在特殊教育领域,培养真正的人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注重其道德品质、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发展。通过啃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特教教师可以深入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并结合特殊教育的实际情况,探索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为此,市特殊教育中心“苔米啃读坊”特开展十一月份啃读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教务处郑泽良老师主持,啃读坊成员们围绕《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第21--40篇内容进行啃读交流。
啃读书本不仅仅是在翻阅纸张,更是在与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与书中人物共历悲欢离合。为了深化阅读体验,促进思想碰撞,本次活动特设“书本知识问答”环节,旨在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及时代特色,也确保每位啃读者对书本内容有基本的了解,为后续的深入阅读打下基础。
真正的人应具备哪些品质?如诚实、自觉、勇敢、共情、善良、无私等,老师们结合《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第21-40篇和自身教学实际分析这些品质对于特殊教育学生的重要性和实践性。
我们班的孩子经常会在课间找我们抱抱,而我们也会完全配合他们,而不是一直板着脸,严肃的样子,难过时也会给予拥抱。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停留在讲课,听课,辅导,从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那么,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可怕的,危险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有爱的教育才是丰满的真正的教育。我想,一个真正的人也就是在这个爱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缺少爱的教育,结果是无法想象的。
作为教师,一言一行都在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只要在教育中真心地付出了爱,我想收获的定是爱的果实,和未来社会上“真正的人”。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
国家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中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德”在教育方面的核心地位。同样,在特殊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格尤为重要。
我这里要提到的是《怎么样培养真正的人》的第四十篇的内容:怎么样培养孩子慷慨大方和大公无私的品格。在教育上它是最微妙的工具之一,也能让孩子们获得激动人心的快乐。
在特殊教育领域中,“真正的人”所应具备的品质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着这些特殊孩子前行的道路。其中,共情这一品质尤为重要,它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开启特殊学生内心深处那扇封闭的大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他人、融入社会,进而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是造就人的地方,培养特殊学生的共情品质是造就他们成为“真正的人”的重要环节。通过共情,我们能够帮助这些特殊孩子跨越自身的障碍,更好地理解他人、融入社会,在他们心中种下善良、理解和关爱的种子,让他们在充满爱与关怀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有情感、有温度、能与他人和谐共处的人,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让学校真正成为他们心灵的港湾和成长的摇篮。
在“怎样教学生正确对待批评和惩罚”这一章中,写到老师要用几十种甚至几百种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迫于压力。读到这里,我想到了我们班的一个小男生,他就餐后的桌面和地面会掉满饭粒,并且自己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起初,我让他自己清理干净,并且自认为苦口婆心地劝说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浪费粮食且弄脏桌子。结果可想而知,遭到他的强烈反抗和拒不悔改。后来,我为他专门配备了一套较为可爱的小扫帚,并且告诉他这是特意为他买的,以后我们班的就餐区域由他专职负责打扫,如果因此获得了卫生红旗还会给他奖励。在这份责任感的驱使下,他开始主动在就餐后为班级打扫卫生。在这日复一日的劳动中,他明白了掉落在桌上和地上的饭菜需要自己打扫干净,也懂得了帮助他人的快乐。所以在面对需要给学生相应惩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转换思维,将它用更加正面的方式使学生接受,并且获得发展。
活动环节伊始,啃读坊成员们在纸上写下自己对《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第 21-40 篇的阅读心得并汇总。完成后,教师们进行随机抽取并分享,同时发表自己对所抽到分享内容的些许感悟。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是一本充满智慧和人文关怀的教育著作,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如何培养“真正的人”的深刻见解,也为我们指出了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的方向和目标。书中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于特殊教育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到每个特殊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重视情感教育,并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和个性化评估与反馈等策略,为他们提供更适合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供稿 丨 郑泽良
照片 丨 王丽莎
编辑 丨 龚洁瑜
审核 丨 何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