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江西省中医针灸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江西省力敏腧穴重点研究室
江西省中医优势病种颈椎病
力敏针刺重点研究室
DONG
ZHI
冬至节气知多少
/ DONGZHI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三个节气,冬季第四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古人对冬至的解释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意思是说,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此时阴气达到极盛,阳气开始萌发。
冬至时节,北方地区通常已经进入寒冷的冬季,气温较低,可能会有降雪。南方地区气温也逐渐下降,但相对北方较为温暖。此时,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变化较大。
1
冬至节气 / 热敏灸养生
冬至是一阳初生的时刻,此时进行艾灸可以更有效地温补阳气,帮助身体迎接新的一年。“冬至灸”是节气灸的一种,即指在冬至这一节气进行灸治。借助艾灸温补之力,祛风除湿,温通经络,调和气血。
热敏灸推荐穴位如下:
1)关元穴:
定位:位于下腹部,脐下3寸。
作用: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冬主肾,肾为气之根,肾阳中下3寸,不足则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可通过艾灸关元穴 固本培元。
2)神阙穴:
定位:肚脐正中。
作用: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并可强健脾胃功能,预防疾病。临床上多用神阙隔姜灸和神阙隔盐灸。
3)足三里穴: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作用: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其性属土经土穴。《黄帝内经》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灸“足三里”有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导气下行,强壮全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2
冬至节气 / 推拿养生
冬至,属于24个节气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气。自古以来,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时至冬至,真正的寒冷会在冬至之后来临标志着正式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冬至时节推拿可以补肾阳、滋肾阴、调脾胃。
以下是冬至时节常用的推拿穴位:
1、摩腹
定位:腹部
操作:仰卧,用掌面或四指摩腹5分钟,掌心紧贴肚脐,以此为中心,顺时针按揉,称摩腹。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理气。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我国唐代名医、百岁老人孙思邈曾经写道:“腹宜常摩,可祛百病。
2、按揉大椎穴
定位: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操作: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每日一次,按揉此穴2-3分钟。
功效:大椎穴又被称为 “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诸阳之会”,是全身阳脉的交汇点。人体的阳气从这里形成保护人体的第一道屏障。冬至艾灸此穴促进周身气血运行,进而起到温通经脉,祛风通络的作用。
3、按揉太溪穴
定位: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每日一次,按揉此穴2-3分钟。
功效:冬天气候由凉转寒,新陈代谢速度降低,易出现精神萎靡等症状,都能通过艾灸太溪穴滋肾阴、补肾气、壮骨阳、理胞宫。
3
冬至节气 / 衣食住行养生
衣:
冬至后,天气寒冷,添衣保暖,防寒养藏以护阳。日常着装应选择绒衣、毛衣、棉服、皮衣、羽绒服等松软轻便保暖性能好的服饰。
食:
冬至饮食当以补阳、补精、补肾为主,可适当增加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枸杞、发菜等食物摄入。注意谷、肉、果、菜的合理搭配,不宜过食辛辣燥热、肥腻食物。
住:
室内空气干燥易导致皮肤粗糙起皱,甚至干裂。需注意居室的湿度,一般而言,生活在相对湿度40%-60%的环境中最感舒适,可通过向地上酒些水以增加湿度。
行:
冬至运动养生要注意讲究方式和方法,宜多做导引,或选择动静结合的运动,如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
4
冬至节气 / 精神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至后养生原则要尽量减少阳气的消耗,保养精气,做到养精蓄锐,有益于防治疾病。冬至养生应以静为主,切忌过于运动出汗,冬至“养心”也很重要,应避免过于抑郁,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团队介绍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团队,是一支技术精湛、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的学术创新团队,形成了“针推康一体化”诊疗新模式。科室以痛症(颈肩腰腿痛)、瘫症(面瘫、中风偏瘫、截瘫)为“两翼”的主治方向,以热敏灸、力敏针刺与力敏推拿为特色技术,同时科室开展了铺灸、脐灸、隔姜灸、隔盐灸、穴位贴敷、火针、浮针、针刀、埋线、自血疗法、放血疗法、小儿推拿、产后康复、运动康复、骨科康复、神经康复、心理康复等多种疗法。科室以中风病、腰痛病、颈椎病、面瘫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周炎、产后腰痛、小儿疾病(婴幼儿腹泻、便秘、厌食、咳嗽、发热、肌性斜颈等)、睡眠障碍、焦虑障碍为优势病种。
作者:李 佳
编辑:黄 颖
审核:陈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