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业头条11月「红灰榜」| 三只松鼠、娃哈哈、胖东来、山姆、五粮液、夜郎古、天味食品、酒便利……上榜!

文摘   财经   2024-12-09 17:32   河北  
糖酒食品厂商应以舆情为镜,时刻关注行业风向。

一段舆论在网络发酵,可以让品牌瞬间集齐“万千宠爱”,也能够迅速导致信任危机。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糖酒食品厂商更应以舆情为镜,时刻关注行业风向。
11月,我们以食业头条APP为数据基础产出“红榜”和“灰榜”,并对榜单进行了解读——
#11月红榜

*红榜:振奋人心,社会反响良好,或者直观反映增长以及带来增长启示

01

三只松鼠召开线下分销大会

11月10日,三只松鼠召开111线下品销大会,三只松鼠董事长章燎原称,零售行业正迎来一场更深刻的变革,2025年会是从量贩零食到量贩零食+,以及全品类折扣超市的真正元年,而这场变革的主战场在社区,三只松鼠将积极拥抱这个新兴渠道。
面对5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加盟商、供应商以及媒体、投资人,章燎原描绘了他对社区零售的构想——从一条街的角度看,它是多业态的,有量贩零食店,有量贩零食店转型的全品类折扣超市和软硬结合的折扣超市,也有三只松鼠的专业零食店,这种多元化的布局,能够让三只松鼠在一条街上满足不同客群的需要。
所以,三只松鼠收购了爱零食和爱折扣,这两家都来头不小:爱零食原有线下门店接近2000家,在《2023年度量贩零食连锁品牌TOP30》中位列第五。有了三只松鼠的强力支持后,爱零食接开启了对全国量贩区域平台的整合工作,并定下2025年5000家门店的目标,目前已经先后和米夫便利、大口零食、食全食美、零食漫步等区域势力统一了阵营。
爱折扣的创始人李悦,被章燎原成为“折扣一姐”。爱折扣虽然门店数量不多,但单店模型相当“能打”。根据李悦提供的数据,一家永辉超市经营面积4000㎡,年销售额6000万,而开在其对面的爱折扣,虽然经营面积只有300㎡,年销售额却达到了3000万。在大会上,章燎原临时起意,放出了“2025年6月30日前免加盟费,前200名单店补贴十万,当日签约再补五万”的政策,一经发出,当日下午便吸引了300余位意向加盟商,且不乏现场签约者。李悦也被激起了雄心和信心,立下了明年超千店的小目标。
三只松鼠从2016年首家投食店开业至今,线下探索已经有8年时间,或许这一次,章燎原真的找到了“最优解”。

02
娃哈哈业绩重回巅峰

在 11 月 7 日召开的娃哈哈集团 2024 年销售会议上,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娃哈哈”)董事长兼总经理宗馥莉郑重宣布,2024 年娃哈哈成功将业绩规模拉齐至十年前的水平。2014 年,彼时娃哈哈营收规模高达 720 亿元,为历史第二好表现。

时隔10年,娃哈哈再度跨越 700 亿元大关,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对于整个娃哈哈集团而言是一件振奋的事,不仅提升了员工的士气与信心,也让业界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了更多期待。
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2013年是娃哈哈的巅峰期,营收达到783亿元,2014年降至720亿元,2015年又骤降至495亿元,此后,娃哈哈的营收一直在500亿元以下徘徊,直到2021年,娃哈哈才重回500亿元俱乐部,2022年,娃哈哈公司营收为512亿元,在202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2023年营收排名),未发现娃哈哈的名字。
如今,营收突破700亿的娃哈哈在当前行业普遍承压的2024年显得尤为突出,这一方面表明娃哈哈在市场中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品牌韧性。
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娃哈哈产品的生命力依旧强盛,同时也是民心所向,而这一切也与宗馥莉有着很大的关系。
据娃哈哈集团透露,今年以来瓶装水、AD钙奶强势增长,这为2024年业绩攀升起到关键拉动作用,与此同时,营养快线、茶果汁等产品也稳中有升。这些产品业绩的背后,也是能看出宗馥莉领导下的娃哈哈在产品管理和市场策略方面的精准决策。
与此同时,娃哈哈今年以来也加大对终端建设的重视。此次销售会议上,娃哈哈透露未来在业务转型中的战略重点是将更多精力和资源集中投入到终端建设上。宗馥莉表示要持续加强终端建设,增加冰柜投放数量和陈列数量,以全面提高娃哈哈的终端陈列形象与占有率。这将有助于提升娃哈哈在终端市场的影响力,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进一步促进销售业绩的增长。
值得称赞的是,此次会上娃哈哈针对业绩增长表现突出的经销商合计发放奖励近亿元,销售人员整体收入增长30%,这一方面提高了经销商和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和忠诚度,另一方面也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当然,对于这次娃哈哈的业绩增长,市场上也有声音认为这并非完全是宗馥莉的功劳。比如,今年3月娃哈哈抖音渠道销量曾暴增,但随后又迅速回落,这也因此引发了对宗馥莉领导下企业可持续增长能力的质疑,但是未来娃哈哈会如何发展,如何突破,依旧值得期待。
03
胖东来集团今年业绩超146亿元
11月27日,胖东来集团创始人于东来公布,截至11月26日,胖东来集团今年累计销售(许昌新乡两地)达146.38亿元,11月累计销售11.94亿元,日均营业额达5172万元。按此趋势,其2024年营收或突破150亿,较2023年增长约40%。
近几年来,在水深火热的线下零售渠道中,胖东来逆势而上,成为了商超界的标杆。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模式都被同行学习借鉴,比如永辉超市、步步高等已经亏损的超市等都因为学历胖东来,经过“爆改”后实现了业绩回升,并广受媒体关注。2024年,胖东来更成为了多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其董事长于东来主动爆改帮扶其他商超也收到了行业的热捧、点赞和媒体的关注,可以说2024年,胖东来是热搜的常驻嘉宾,由此可见,胖东来于行业而言,影响力日增。
当然,这影响力的背后,也是胖东来逐渐提升的业绩体现。2023年,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3中国连锁TOP100》榜单,胖东来以13家门店实现了107亿元的销售额,排在榜单46位。公开报道显示,2022年,胖东来销售额为约70亿元。也就是说,胖东来用过去两年,实现销售额翻倍。
从胖东来增长的原因,其实可以看到,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经营模式。
在商品策略上,胖东来实行精准的供应链管理,确保品质与价格竞争力,同时不断优化商品结构;
在服务体验上,坚持“顾客至上”,比如设立30项爱心服务、无理由退款机制等,赢得大量忠实顾客;
在管理模式上建立科学体系,各环节严格标准规范,并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
在人才培养方面,系统培训体系培养专业人才,且员工待遇优厚、职业发展空间广阔。
随着业内交流的日渐频繁,胖东来对其他商超的模式有了很大的影响。有观点认为,胖东来未来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进一步拓展市场,但在扩张中需注意保持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确保稳健发展。当然,也有人担心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调改效应减弱,胖东来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需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时调整战略。
但无论如何,胖东来的模式是得到了市场认可的,未来的增长还会继续。在胖东来高增长的背景下,未来,是否还会有更多的超市“胖东来化”,也值得期待。
04
山姆中国冲击千亿
11 月 19 日晚间,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布了截至 2024 年 10 月 31 日的 2025 财年第三财季(自然年 2024 年三季度)的业绩报告。三季度,沃尔玛营收、利润继续实现强劲增长。其中沃尔玛中国业绩表现抢眼,在华的山姆会员店和电商业务表现亮眼,沃尔玛中国前三季度净销售达到 152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1000 亿元),而表现强劲的山姆中国有望全年突破 1000 亿元。
05
大润发母公司扭亏为盈

11月12日晚间,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发布了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的中期业绩,公告显示:截至9月30日,高鑫零售集团共实现营收347.08亿,同比357.68亿下降2.96%。
相对年度13.3%的营收下降,降幅也有极大的收窄。而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2.06亿,同比-3.59亿提升157.4%,盈利状况极大改善。
06
维他奶经营溢利增长50%

维他奶国际于11月26日披露了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业绩报告。

报告期内,维他奶收入34.43亿港元,同比增长1.5%;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1.71亿港元,同比增长4.8%。值得关注的是,企业经营溢利大幅增长 50%,主要贡献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业务。这意味着维他奶如果能在未来六个月内保持增长态势,则全年业绩有望从过去三个财年的60亿元营收水平重新冲回四年前的“70亿时代”。
07
洽洽食品第11座工厂竣工投产

11月12日10点18分,洽洽包洽厂新厂竣工投产暨开业典礼顺利召开。

随着剪彩仪式的圆满完成和第一袋瓜子的诞生,洽洽包头新厂正式投产。据悉,本次包头新厂是洽洽的第11座工厂,占地114亩,预计年产葵花籽39000吨,坚果6000吨,将大幅提升北方工厂的产能和效率,辐射内蒙古、晋南、晋北、青藏、甘肃、宁夏、新疆、陕宁、豫北等战区,快速满足北方市场需求。

08
东鹏饮料拟投资12亿元建设海南生产基地

东鹏饮料11月18日公告,公司拟与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书》,投资项目为“东鹏饮料集团海南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12亿元。

为此,公司拟在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设立海南东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暂定,最终以工商注册为准),注册资本为1亿元,专项负责推进、实施所投资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

09
高端白奶品牌“谢添地”上市

在11月中旬举办的2024《大国品牌》国牌盛典活动上,越秀乳业获评央视2024《大国品牌》国牌盛典年度品牌,并且将在11月17日发布新产品“谢添地”牛奶。

据介绍,“谢添地”作为越秀集团推出旗下的高端牛奶品牌,以“一杯来自白云黑土间的牛奶”,将自然与智慧相结合,为乳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了生动实践。

10
阿宽食品新三板挂牌上市

折戟A股后,阿宽食品终于成功挂牌新三板。

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公告显示,阿宽食品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日前挂牌。在业内看来,阿宽食品转战新三板,看似“退守”,但新三板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更为灵活的平台,可以提供一定的融资便利,也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并为未来再次冲刺A股或其他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做一定准备。

#11月【灰榜】

灰榜:争议较多,或者带来非正面/积极的评论、猜想以及情绪,或者事件本身带有的悲情、遗憾等色彩
01
天味食品要求经销商“二选一”
11月初,一份署名为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发的通知称:严禁经营“好人家”火锅底料系列的经销商同时经营和销售“千禾”品牌旗下火锅类产品,严禁经营“好人家”菜谱式调料系列的经销商同时经营和销售“吉香居”品牌旗下菜谱式复合调料类产品。
“二选一”大家都不陌生,以前在电商行业比较常见,2021年,阿里巴巴集团因滥用该市场支配地位,对平台内商家提出“二选一”要求,被市场监管总局开出了182.28亿元的罚单,更是轰动一时,平台“二选一”不再折腾了,但消费品之间的“有你没我”还在不断上演。
随着超级大单品时代的远去,品牌商都开始做多品类布局来寻求增量,品类交叉越来越多,竞对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原本业务不沾边的两家企业可能一夜之间就成了剑拔弩张的对手,但“二选一”这种不符合公平竞争原则的手段实属“下下签”,既伤害了经销商的利益,把经销商推上左右为难的境地,也给行业起到了一个反面作用,甚至可能涉嫌违法违规。
11月15日,天味食品董秘何昌军对此事进行了回应,称《通知》不是公司名义发出去的,而是由一个零售事业部发出,没有经过后台合规审核。天味食品会从中汲取教训,进一步规范内部管控程序,始终坚持合法合规经营的准则,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
关于竞争,我们也引用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的一段话:“这个世界所谓的竞争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在相互竞合中成就自我。一切以消费者为导向,才是以不变应万变!”在此,食业头条呼吁公平竞争,呼吁商业和平,呼吁共同进步,最终带动品类繁荣!
02
茶里陷裁员欠薪风波
11月,多位自称茶里员工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声讨茶里“欠薪”,引起舆论关注。同时,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从今年5月以来,茶里有3位高管卸任,包括茶里公司副总裁、合伙人郑欣,茶里公司CMO胡懿,以及投资人刘一桦。
2023年,茶里创始人谭琼曾在一段采访中提到,三角袋泡茶年销量超过2亿袋,瓶装茶饮料月销量超过1000万瓶,目标两年内超过三得利中国茶饮板块的销量。那时的她,意气风发,想要带领中国茶产业走出一条工业化、标准化、科技化之路。
但是,现在是残酷的,茶里如今也确实遇到了困境,这个困境,相信很多企业也有相同体感: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环境波动与消费者购买力普遍下降,企业经营面临巨大挑战,而茶里还遭遇了银行抽贷,为努力保持经营和品牌、寻求可持续发展,对个别部门依法进行精简或裁撤,并依法完成离职与在职员工的发薪及补偿。
同时,茶里也公开发布声明,网络上关于大面积欠薪、面临倒闭等信息均为不实报道,这些谣传疑似来源于此前茶里公司涉嫌内部因职务侵占罪离职的员工家属等。我们想说的是,多给中国品牌一些时间吧,创业哪能一路坦途,茶里自创立以来已经有11年的时间,我们仍然无比期待那家高喊着“ 做世界的茶里,不做中国的立顿”的企业,能够穿越周期,重回巅峰!
03
夜郎古酒业被判赔偿1.96亿
11月8日,夜郎古酒业收到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其因在白酒产品上使用“夜郎古酒”“夜郎春秋”标识侵犯郎酒“郎”商标专用权,被要求停止相关生产、宣传、销售,变更企业名称,并赔偿郎酒公司1.96亿元。而后,夜郎古酒业认为判决与事实、法理不符,已向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郎酒与夜郎古酒业的商标纠纷案在11月份登上了热搜,引发全行业的关注。从郎酒角度看,这是积极维护自身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也是对品牌保护的重视。毕竟郎酒作为营收200亿+的大企业,其品牌的影响力就是财富,维护品牌价值势在必行。
然而,夜郎古酒业对此判决表示不满,认为“夜郎古”商标合法有效,与“郎”商标不构成近似、不混淆,且双方已和平共存二十多年,对于此次被判败诉难以接受也正常。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这是竞争日益激烈的体现。当前白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市场增长空间有限,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为争夺市场份额,部分企业可能会选择通过商标侵权等不正当手段,傍名牌、搭便车,以获取更多利益,这样的行为并非长久之计。当然,也可以看到知名品牌的商标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商业潜力。
04
五粮液假冒产品77%来自“百亿补贴”店铺
11月13日,五粮液在公司官方网站再发布致消费者的告知书,其中提到公司本月开展的五粮液产品免费鉴定服务,对消费者线上平台购买的148瓶产品鉴定发现,假冒产品18瓶,占鉴定总数的12%,其中14瓶来自某大型电商平台“百亿补贴”频道中的店铺,占比77%。
05
旺仔牛奶收益同比下降1.6%

根据中国旺旺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了108.8亿元人民币的营收,净利润达到18.6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47.3%,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6%。

分业务来看,中国旺旺产品保持均衡发展趋势,乳品及饮料类占总收益约为55%,米果及休闲食品类占比约为44%。2024财年上半年,米果大类收益基本持平,为20.574亿元,销量低个位数增长,主要得益于多元化渠道发展,占收益比近三成的海外市场以及自动售货机、OEM、内容电商等新兴渠道收益均双位数增长。乳品及饮料类收益60.094亿元,同比衰退1.4%。其中,旺仔牛奶收益同比下降1.6%,销量持平,但多元化渠道售卖增加了终端售点,令罐装牛奶收益同比低个位数增长。

06
健合集团前三季度收入下滑6.1%
11月19日,致力成为全球高端营养及健康产业领导者——健合(H&H)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公布2024年前九个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9个月,健合集团营收为人民币96.5亿元,呈报同比下降6.1%,主要由于中国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面临持续的行业挑战,及完成整个“新国标”过渡周期所需的时间。尽管面临挑战,集团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07
劲仔食品陷虚假宣传风波

11月下旬,劲仔食品被曝出“劲仔小鱼宣称的深海小鱼并非来自深海,涉嫌虚假宣传”,消息引发热议。11月27日,劲仔食品工作人员就此事向记者表示,“劲仔小鱼所使用的鳀(tí)鱼本身就属于广义上的深海鱼。公司已关注到相关舆论,将评估具体情况并作出回应。”

08
钟薛高及其子公司被强制执行15.8万

11月中旬,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钟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15.8万余元,涉及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执行法院为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
09
酒便利实控人涉嫌集资诈骗被调查

11月8日,创兴资源公告,公司从控股股东浙江华侨实业有限公司获悉并向公安机关核实,公司实际控制人余增云因涉嫌集资诈骗,被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认为符合刑事立案标准,已被立案调查。

此时,距离9月9日河南酒便利发出的“实控人无法联系”公告已过去了两个月。余增云,不只是创兴资源的实控人,也是在河南、北京、西安、杭州等拥有近400家门店的河南酒便利的实控人。

10
兴隆大家庭宣告破产

11月1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告:2021年12月24日,本院裁定批准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九十二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计划(草案),宣告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九十二家企业破产。
— END —

食业头条
食业头条APP,链接5000万糖酒食品人的生意与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