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文旅丨“古镇+剧本游”模式焕发古镇新面貌,开发乡村文旅新空间

企业   2024-11-07 12:48   北京  






点击下方

关注我们



【温馨提示本文在参考文献基础上经平台责编重新整理,如有转请注明出处。文献参考来源沉浸城市;中国青年报;北湖新闻网;微游甘肃;广州日报;金华文化





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于旅游体验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精细化。传统的古镇游览方式已难以满足年轻一代追求独特、深度体验的渴望。而剧本杀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娱乐形式,以其强大的沉浸感和趣味性吸引了大量年轻受众。当古镇遇上剧本游,这种创新的融合模式不仅为古镇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是为乡村文旅开发开辟了全新的空间。在国家大力倡导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文旅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古镇 + 剧本游” 模式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拉动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使命。它将古老的文化底蕴与现代的娱乐潮流完美结合,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带领游客开启一段又一段充满惊喜与感动的古镇奇幻之旅。

INTRODUCTION




一 · 古镇非遗剧本游:

沉浸式体验古镇文化


在中央一号今年发布的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提出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强化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的意见。与此趋势相关,“古镇剧本游”模式成为古镇文旅业发展的一条路径,许多历史文化名镇都积极结合当地特色非遗民俗文化打造剧本杀,吸引Z世代游客前来体验。


沉浸式实景剧本游能广泛流行于文化消费市场中,必然有其优势。首先在于其满足了年轻消费者的推理解谜、角色扮演与社交需求。通过代入游戏中的角色,玩家得以体会到其中人物的细腻感情并被其打动,获得情绪上的满足。其次,实景式剧本杀具有极强的自由互动体验空间,玩家有着丰富的探索空间,比起剧本杀1.0时代的桌游剧本杀,增强了探索趣味性,带来独一无二的游戏体验。


古镇非遗剧本游是传统文化内容与潮流体验形式的碰撞,以新兴形式让传统文化重焕生机,能丰富传统剧本游的主题内涵,增加关于古镇非遗类、文物保护类的剧本游形式。对消费者来说,能够沉浸式实景体验古镇特色文化、感受当地文化内涵,通过完成各项游戏任务,沉浸式了解非遗技艺,体验非遗文化乐趣。对古镇景区的开发来说,剧本杀的游览形式也是吸引消费者前来的一种方式,对于乡村文旅经济发展有着一定带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古镇剧本杀视频内容|来源:微信视频号)


二 · “古镇剧本游”模式优秀案例


(一)兰州·《纱灯秘境》


兰州市河口古镇景区推出的《纱灯秘境》是甘肃省首个实景非遗剧本杀。《纱灯秘境》的主创团队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实地考察,本着“非遗进景区”、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的理念,最终选择以河口古镇这座明清古建筑群为载体。


(图片:兰州河口古镇|来源:网络公开)


剧本的核心主题从河口古镇文化元素中提取而成,以纱灯传承为故事背景,以探寻纱灯的秘密,完成‘河口四杰’的考验为主线。纵横交错的剧情,饱满鲜活的人物,丰富多样的剧情演绎,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国风沙盒世界。河口古镇历史文化悠久,景区内的实景可以直接作为剧本杀的背景,以景区现有的建筑作为基本场景,为玩家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更强的代入感,留下难忘的沉浸式旅游体验。


(图片:游客体验《纱灯秘境》|来源:网络公开)


河口海关,群英荟萃,作为穿越而来的“异世界的旅人”,玩家各怀心思,目标不一,最重要的是触动时空机关,穿越时空,开启一段扑朔迷离的探秘之旅。更重要之处在于,此剧本结合了河口古镇特色非遗河口纱灯传承技艺。非遗体验,成为《纱灯秘境》的一大亮点——“探索纱灯的秘密,制作一盏纱灯”成为该实景剧本杀最核心的要素。河口古纱灯是陇原大地上黄河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在清代,纱灯以纱做面,以木为架,每个扇面上讲述着一个历史故事。纱灯的流转已近百年,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穿越百年的流光灯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古纱灯传承工艺也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将制作纱灯的非遗技艺融入沉浸式古镇剧本游《纱灯秘境》,有效传播了兰州的非遗技艺,是非遗保护的有益方式。


(图片:河口古镇纱灯展示|来源:网络公开)


(二)台州·《灵溪幻境》


《灵溪幻境》脱胎于浙江台州的天台古村,创作团队历时半年,在古村亲身体验古村特色非遗文化,将其融入《灵溪幻境》的创作中。剧本杀地点灵溪村近年来大力保护修缮村内的古民居,走在保护古村落事业的前列,先后获评浙江省第四批历史传统村落、浙江省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等多项荣誉,向外界彰显出自身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图片:游客体验《灵溪幻境》|来源:网络公开)


高质量的剧本加上适配的场地促成了三合镇本土“非遗”原创文旅剧本杀《灵溪幻境》的大获成功。此次剧本杀项目,让古韵灵溪与现下新兴产物剧本杀进行古今碰撞,拓宽非遗传承展示路径;古今碰撞,在实景剧本杀中让现代玩家在剧情发展中体验古村千年流转间的诗情画意。灵溪村作为千年古村落,人文氛围浓厚,旅游资源、非遗资源丰富,为了融合挖掘和传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元游街”,三合镇利用“文旅+剧本杀”这一新兴业态,融合推理破案、实景解谜、换装扮演、组队寻宝等多种形式,打造沉浸式、古装风的闯关类文旅实景剧本杀,助力打造“文化润富”高地。


(图片:游客体验沉浸式剧本杀|来源:网络公开)


“文旅剧本杀”作为乡村文化产业新模式,顺应了不断升级的文旅消费需求,为单一的旅游休闲消费加注了文化厚度和年轻活力,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据悉《灵溪幻境》剧本在推广前期就备受关注,首发体验推文5分钟就已满额。“灵溪幻境”剧本杀更带动了拉动灵溪村民的再就业,此次剧本杀有近10位本土村民为首批上岗的NPC,预计后续民宿落成后还将带动激活本土餐饮、住宿、土特产等资源,三合镇将以灵溪村为试点开启乡村振兴“金钥匙”。


三 · “古镇剧本游”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一)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独特 IP


深入研究古镇的历史变迁、名人轶事、传统习俗等,找到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情感共鸣点。如以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为背景,或围绕古镇的某一特色建筑、传统技艺展开,挖掘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的文化符号和故事。比如乌镇可围绕其水乡特色和互联网大会举办地的现代元素,打造融合古今的独特剧本游 IP,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图片:游客体验剧本杀剧情|来源:网络公开)


加强与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文化领域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开发衍生产品和周边,如根据剧本游创作系列小说、拍摄微电影或网络剧、制作动漫作品、开发线上游戏等,拓展 IP 的传播渠道和商业价值。例如,若有一个以武侠古镇为背景的剧本游,可以据此创作武侠小说、拍摄武侠短剧,推出相关的武侠游戏,形成全方位的文化体验,提升 IP 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二)多业态融合,形成良性循环


以古镇剧本游为核心,整合周边的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业态,形成全方位、一站式的旅游服务体系。推出与剧本游主题相关的特色餐饮,如古装晚宴、武侠主题餐等;打造具有古镇风格的住宿环境,如客栈、民宿等;提供便捷的交通接送服务;开发与剧本游相关的文创产品、纪念品等,供游客购买留念;同时,结合古镇的传统娱乐项目或现代休闲设施,如戏曲表演、夜市活动、温泉浴场等,丰富游客的夜间生活,让游客在古镇的停留时间更长,消费体验更丰富,实现各业态之间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


(图片:游客在剧本杀中体验书法|来源:网络公开)


除此之外,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剧本游的开发和运营中,如担任NPC、提供特色服务或手工艺品、提供非遗技艺教学等,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同时,居民也可以通过参与剧本游获得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对古镇保护和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形成居民与游客、古镇与剧本游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提升游客参与度与互动性,增强体验感


古镇可以充分利用VR、AR、MR、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升剧本游的互动性和沉浸感。比如通过 AR 技术扫描古镇的建筑、文物,呈现出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虚拟场景,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利用 VR 技术创建虚拟的古镇环境和剧情场景,让游客身临其境地参与剧本游;借助人工智能开发智能 NPC,能够根据游客的不同选择和行为做出个性化的反应和互动,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在剧本设计方面,可以设计更多需要玩家团队协作、互动交流的环节,如共同完成任务、解谜、对抗等,促进玩家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同时,通过线上平台搭建玩家社区,让玩家在游戏前后可以交流分享游戏心得、攻略,组建兴趣小组或社群,增强玩家的粘性和归属感。此外,还可以举办线下的剧本游主题活动、聚会等,进一步拓展玩家的社交圈子,形成良好的口碑传播,吸引更多游客参与。













“古镇 + 剧本游” 模式作为文旅融合的创新之举,已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和魅力。从文化传承角度看,它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和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使文化传承不再是单调的说教,而是生动有趣的体验。从经济发展层面而言,这种模式有力地带动了乡村和古镇的旅游经济,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激活了周边相关产业。


对于游客来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旅游体验,在探索和解谜中感受古镇的韵味。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对古镇原有风貌的保护和文化内涵的尊重,避免过度商业化破坏其独特性。同时,持续提升剧本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让 “古镇 + 剧本游” 模式能够在文旅市场中长盛不衰,为更多人带来美好的回忆,为文旅产业发展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温馨提示本文在参考文献基础上经平台责编重新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推荐







美编|梅兰妮
图文丨文献参考来源:沉浸城市;中国青年报;北湖新闻网;微游甘肃;广州日报;金华文化

责编丨夏宇欣

校对|庄昕昊

审核|卜希霆
声明|本平台登载此文和此图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和图片内容仅供参考。本平台尊重原创与知识产权,凡转载或改编均主动标明出处;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平台原创、整合编辑的内容也可免费授权兄弟公众号友情使用,有需要的可以申请本平台白名单进行转载;或在转发时标注来源。携手共益,共创繁荣。


更美好的生活,更沉浸的城市


「沉浸城市」前身为「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由中国传媒大学卜希霆老师创办,致力于城市文化更新实践与研究、聚焦城市社会创新治理与实验、汇集文旅、文创、文博、沉浸城市等领域学术领袖与业界才俊,搭建政产学研用的共创平台。


投稿及联系合作邮箱|npc@imcity.net.cn;nucuc@qq.com

QQ|228582217 
微博|@卜希霆


卜希霆|文博&文创&文旅&沉浸城市&创意营造研究学者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
沉浸式文旅业态研发与成果转化项目负责人
国家艺术基金沉浸式文旅艺术创意管理人才培训项目负责人
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副理事长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沉浸式文旅产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文化馆协会沉浸式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数字视觉设计与呈现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智慧旅游沉浸式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乡村规划与产业振兴专业委员会顾问专家
北京数字创意产业协会及临空元宇宙研究所“数创智库”特聘专家
永定河文旅联盟智库专家&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智库专家
吉林省白山市科技顾问&山西省大同市文化传播顾问
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学术顾问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城市中国广电媒体联盟学术顾问
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秘书长(曾任)
中国传媒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任)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研究基地主任(曾任)
《品牌价值评价农产品》国家标准(GB/T31045-2014)起草负责人
国家艺术基金“动漫企业高端管理人才培养”项目负责人
《“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起草负责人
《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 年)》参与起草人
《雄安新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专项规划》核心起草人
《雄安新区公共文化设施专项规划》核心起草人
《容东片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策划》核心起草人
《大运河文化辞典(江苏卷》(待出版)编纂负责人
《中国街舞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起草负责人
《敦煌美育传承与创新发展白皮书》起草负责人
《琉璃烧造非遗技艺保护传承方案编制项目》起草负责人
“创意营造”理论首倡者与践行者,复合性公共文化阅读空间——梦想书坊创始人


由于微信公众号近期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您想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可以在每次阅读文章后,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这样推送的文章将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中,感谢大家的支持!

点击“在看”继续关注哦

喜欢文章再点个“分享”吧

沉浸城市
中国沉浸城市创意营造学术智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