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
关注我们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法,虽然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文化需求和信息传播手段时,已显得力不从心。文化遗产数字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
近10几年来,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已成趋势。通过数字化技术,我们不仅能够更有效地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还可以让更多的公众以更丰富和多样的方式接触、理解和体验文化遗产。
INTRODUCTION
一 · 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发展与意义
文化遗产数字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将文化遗产的物质和非物质内容以数字形式保存、处理和传播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包括对文物、建筑、书籍等实体文化遗产的三维扫描、数字存档和虚拟展示,还涵盖了对传统技艺、习俗、口述历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数字化传播和创新传承。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带来了诸多优势。
(一)多方位焕活文化遗产
5月27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而数字化就是激活焕活文化遗产的重要路径,能为文化遗产活化创新提供新动能。
(图片:“敦煌数字藏经洞”海报|来源:敦煌研究院)
数字化保护传承,是文化遗产面向未来、永续利用的内在要求。文化遗产若只有传统味,没有鲜活感,那显然算不上“活”;文化遗产若只有束之高阁,没法大众的体验参与,那也谈不上“活”。就此看,文化遗产的活化涵盖了两点要求:文物本身要“活”;跟大众的连接要“活”。前者要求文化遗产融入时代,后者要求文化遗产走近大众。
而数字技术和文化遗产的深度融合,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焕活文化遗产:一是强化对文化遗产存量破损的针对性修复与增量破损的前瞻性预防,让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实现数字永生;二是将文化遗产跟大众以多重形式连接,让人们可以近距离接触、了解和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数字技术为文保提效提供了强力支撑。就修复来说,通过AI技术对大气环境、古建病害、展厅温湿度、观众流量等方面的高效监测和动态分析,也将神经网络算法、交互动态图像设计、数字三维可视化等技术融入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和智能生成,可以为既有破损提供科学性系统性修复方案,也为预防性保护撑起科技保护伞;就复制而言,凭着数据采集、三维数字化存档等技术,可以让文物以全新方式得到永久保存。
无论是敦煌通过防病害算法和远程会诊技术,避免了壁画残损、颜料脱落等情况,还是不少文化遗址通过虚拟方式拼接、复制、修复被毁坏的文物,全方位多视角展现了昔日风貌,都彰显了数字化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积极价值。而国家层面明确提出,建设涵括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在内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也是有的放矢。
(二)拓展了传播范围和受众
数字化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文化遗产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世界各地的公众随时随地接触到丰富的文化资源,从而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既可以重现,又可以沉浸式体验,既促进了保护,又带动了传承,某种程度上,数字化无异于文化遗产的“活化剂”。可以看到,迄今为止,我国绝大多数古遗址、古建筑、古石窟、古村落等物质文化遗产和许多古乐曲、传统剧目、民族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了数字影像与档案,都在二进制世界中获得了“永生”。3D打印还原的西安兵马俑,AR还原的莫高窟壁画,以全真三维模型呈现的泉州出水宋船……在数字技术“以今入古”后,人们可以穿越古今去感受大量文化遗产的美与魅。
值得注意的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不能只留住形,还要留住魂;不是简单将它搬到网上,而是要将以适应性开发复现其魅力、呈现其内涵。让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活”起来,让文化遗产在人们心中“活”起来,这正是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价值所在。加载数字化基因,加速融入时代潮流、走进民众生活也该是必选项。
在文保等领域,诸如游戏常用的精密三维数字化扫描建模、近景摄影测量、虚拟漫游技术(VR)等适配性数字技术,不妨“应用尽用”,最终将文化遗产IP融入聚合化技术应用场景,增加人们对文化遗产的情感连接与认同。
“祖先的,我们的,后代的。”文化遗产属于过去,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它们唯有活起来,才能传下去。而数字化是文化遗产的“活化秘诀”,善用数字化之力,才能真正让文化遗产永葆活力,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才能更好地留住文化根脉,向传统要未来。
二 · 文化遗产数字化案例
(一)数字中轴:
多维度的信息管理与文化传承
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探索过程中,前段时间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的数字化项目——"数字中轴”无疑是一个典型且创新的案例。
北京中轴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重要项目,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数字中轴项目正是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数字化呈现,使这一文化遗产得以更全面、更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数字中轴”项目的核心在于将物理、历史和思想三个层面有机结合,通过数字技术全面展现北京中轴线的文化价值。这不仅仅是对中轴线建筑实体的数字化保存,更重要的是将中轴线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理念通过数字化手段系统化地管理和传播。
(图片:数字中轴|来源:北京中轴线官网)
首先,在物理层面,数字中轴项目对中轴线上的建筑进行了精细的建模工作。这些高精度的数字模型不仅忠实再现了中轴线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形态,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公众得以在虚拟空间中“漫步”中轴线,亲身体验这条历经千年风雨的文化中轴。
其次,在历史层面,数字中轴项目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中轴线的历史文献、档案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借助这些数字化的历史数据,学者们得以更深入地研究中轴线的历史变迁,并通过数字平台向公众呈现出中轴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样貌和功能。
最后,在思想层面,数字中轴项目着力于将中轴线所承载的文化思想进行现代化的解读和传播。通过数字化手段,传统的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等得以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传达给现代公众。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公众对中轴线文化价值的认同,也为中轴线的世界遗产申报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持。
总的来说,数字中轴项目不仅是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更是通过多层次的信息管理与传播,让这一古老的文化中轴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其他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数字长城:
沉浸式体验与技术创新的完美结合
2022年推出 “数字长城”项目与之前的一些文物的数字化项目相比,则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作为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另一个典型案例,数字长城通过应用先进的游戏引擎和云游戏技术,创造了一个超写实的沉浸式场景体验,让参与者能够在虚拟世界中与长城“互动”。
“数字长城”项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沉浸式体验的设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参与者可以在虚拟空间中沿着长城漫步,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长城的历史和修复过程。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增强了公众对长城的认知和理解,还在互动过程中激发了他们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情。
(图片:数字长城|来源:云游长城)
数字长城项目的另一个创新点在于其技术应用的多样性。除了虚拟现实技术,项目还运用了航拍扫描、数字全景、3D电影等多种数字技术,以克服长城复原中的技术难题。例如,项目团队通过航拍扫描技术,获取了长城的高清影像数据,并结合三维建模技术,对长城的墙体进行了精细的数字复原。此外,项目还尝试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长城周边的生产生活、历史文献和艺术作品进行数字化再现,构建了一个动态的历史场景,让公众在了解长城的同时,也能深入体验其背后的文化氛围。
数字长城项目不仅是对长城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对长城及其周边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创新展示。通过技术手段,项目团队成功地将长城的文化内涵、历史背景以及现代社会对长城的保护努力,完整而生动地呈现给了公众。
位于苏州博物馆的“苏色生活馆”以时间节气为主题,以色彩物像为内容,演绎二十四节气之下动态的苏州生活美学,形成以苏州传统民俗文化生活美学为色彩提取依据的叙事内容,并通过全方位LED屏营造沉浸式的数智化色彩通感空间。该展厅演绎苏州独有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生活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引发人们对历史、艺术、非遗文化及人文生活的思考。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空间的代表元素,“中空围水,回廊宜曲宜长”。苏色生活馆空间布局源自对园林空间的解构提炼。展厅整体分为外廊、内庭、天花三个板块。分别呈现一节气、一季节、一昼夜下的苏州生活。展厅中心区域设置为共创空间,打造一季节一期的装置临展,邀请非遗传承人与当代艺术家共同创建内容和形式,,并借助各方多种信息技术支持,形成了一套取色以及信息转化的研究方法论。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将采集的苏州元素对应于二十四节气,形成空间与时间的对位,通过天象、气象、物象、物态的联动形成一套以色彩为线索的叙事系统,兼具了色彩地理学与色彩社会学的特征。
在结构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互联”体系,开辟国内博物馆数字化新模式。在运营模式上秉持可持续原则,对博物馆场景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革新:全面围合式的沉浸数字场景,搭配以世界前沿的中台控制系统做技术支持。这个实时渲染、虚实相生的色彩空间旨在实现展示内容的常换常新、自我造血、开创万物互联下的5G数字博物馆时代。
在当下博物馆中大多仍以传统陈列为主,观众通过图片、文物展示、展览视频来接收获取信息。那么在人类即将进入的元宇宙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随之改变。并且进入到更多感官信息的时代。那么,在数字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博物馆如何向数字化转型?新时代的数字博物馆该如何呈现?这些是苏州博物馆西馆探究的方向,同时也是“苏色生活馆”设计考虑的问题。
“苏色生活馆”打破时间在空间中的限制,以时间节气为主题,以色彩物像为内容,通过多模态的形式向观众演绎二十四节气之下动态的苏州生活美学。“模态”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感官,是德国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提出的一种生物学概念,即生物凭借感知器官与经验来接收信息的通道,例如人类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模态。那么苏色生活馆多模态展示形式则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视觉、听觉、触觉多感官融合,将信息转化输出营造沉浸式的数智化色彩通感空间。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从数字中轴和数字长城两个项目中,可以看到文化遗产数字化不仅是对传统遗产的保护,更是对其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创新展示。
未来,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文化遗产数字化将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发挥作用。可以预见,未来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将不仅限于历史建筑和文物的数字化保存,还将包括对整个历史文化环境的数字化再现。通过多维度的数字化手段,我们将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体验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推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与传承。
【温馨提示】本文在参考文献基础上经平台责编重新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推荐
责编丨蔡逸森
校对|庄昕昊
更美好的生活,更沉浸的城市
投稿及联系合作邮箱|npc@imcity.net.cn;nucuc@qq.com
由于微信公众号近期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您想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可以在每次阅读文章后,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这样推送的文章将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中,感谢大家的支持!
点击“在看”继续关注哦
喜欢文章再点个“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