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童爸育儿
有儿童健康问题,来问童爸育儿智能体:【童爸育儿】智能问答
@北京日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北京儿童医院夜诊排了近600号#,#首儿所很多患儿走廊上输液# 】近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尤其是患儿扎堆儿,令家长焦急万分。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记者对本市三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展开探访,发现患儿数量持续增长,多家三级医院高位甚至超负荷运转。
不要随便拍头部CT,98%是错误的;
1. 39.5℃以上,有中毒症状者。
2. 各种原因引起的惊厥、昏迷等。
3. 各种创伤意外,包括溺水、车祸、电击、烧伤、烫伤等。
4. 大出血及严重贫血病人,括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5. 各种中毒,包括药物中毒、食物中毒、有毒气体吸入等。
6. 异物侵入体内,包括气道异物、食道异物等。
7. 各种类型的休克。
8. 心肺复苏病人。
9. 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衰竭病人。
10. 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11.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合并脑疝及呼吸肌麻痹。
12. 急性喉炎、哮喘及哮喘持续状态;呼吸困难、面色青紫或苍白等。
13. 严重疼痛病人,包括头痛、胸痛、腹痛等。
14. 新生儿疾病及早产儿。
15. 外院转来的急诊病人。
耳鼻喉科急诊范围:
1. 耳、鼻、咽喉部、气道、食道异物。
2. 耳、鼻、咽喉部外伤。
3. 急性疼痛的中耳炎。
4. 耳廓肿胀及疼痛。
5. 不明原因的鼻痛及鼻部肿胀。
6. 术后出血。
7. 活动性鼻腔出血。
口腔科急诊范围:
1. 口腔颌面部急性外伤者(当天发生,陈旧性外伤除外)。
2. 各种原因所引起的颌面部严重的肿胀者。
3. 因拔牙、手术等原因引起的口腔出血者。
4. 关节急性脱位。
眼科急诊范围:
1. 眼外伤(包括钝挫伤、化学伤、爆炸伤等)。
2. 眼内异物。
3. 眼睑明显红肿。
1. 发热
年龄小于3个月的婴儿:如果体温超过38°C,应立即就医,因为这可能是严重感染的早期迹象。
年龄大于3个月的儿童:如果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者体温达到39°C(102.2°F)以上,特别是伴有以下症状时,应考虑前往急诊:
● 呼吸困难或快速呼吸
● 持续呕吐
● 极度嗜睡或难以唤醒
● 明显的烦躁不安
● 拒绝饮水超过6小时
● 出现抽搐或惊厥
● 出现不明皮疹,尤其是在按压后仍然可见
2. 呼吸问题
● 呼吸困难:孩子呼吸急促、费力,或者呼吸时伴有喘息声。
● 发绀:皮肤、嘴唇或指甲床呈现蓝色,这表明缺氧。
3. 脱水
● 小便量减少:婴儿6小时以上无尿。
● 眼窝凹陷:眼睛周围皮肤内陷。
● 皮肤弹性降低:轻轻捏起皮肤后,回弹缓慢。
● 口干舌燥:口腔干燥,唾液减少。
● 极度疲倦或易激惹:孩子显得非常疲倦或异常烦躁。
4. 神经系统症状
● 意识水平改变:孩子难以唤醒、行为异常或混乱。
● 头痛伴呕吐:特别是伴有颈部僵硬或对光线敏感,这可能是脑膜炎的迹象。
5. 创伤
● 严重头部撞击:尤其是伴有意识丧失、呕吐、行为改变或头痛等症状时。
● 开放性骨折或疑似脊柱损伤:明显的骨骼变形或无法移动某个肢体。
● 严重烧伤或化学灼伤:大面积烧伤或深度烧伤。
6. 过敏反应
● 过敏反应迅速恶化:如出现呼吸困难、面部肿胀、喉咙肿胀或低血压,这可能是过敏性休克的迹象。
7. 中毒
● 吞食有毒物质或药物过量:立即就医,提供可能摄入的物质信息。
8. 持续性疼痛
● 腹痛持续不减:特别是伴有呕吐、血便或腹部膨胀时。
● 剧烈头痛:特别是新发的、剧烈的头痛,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9. 其他紧急情况
● 严重出血无法止住:立即就医。
● 深度割伤或穿刺伤:需要清洁和可能的缝合。
● 溺水后的复苏:即使孩子看起来已经恢复正常,也应就医评估。
总结
在判断孩子是否需要看急诊时,家长应综合考虑孩子的年龄、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症状的持续时间。如果孩子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紧急情况,应立即就医。此外,家长应保持冷静,及时记录孩子的症状和变化,以便向医生提供详细的信息。
@罗百竹:群里经常有人发来一段音频/视频,让我帮忙判断孩子呼吸是不是正常?是不是有喘息?但是我一般不看视频不听音频,也不帮别人判断喘息。特别是——我不听孩子睡觉时候的音频。仅凭一段视频或音频判断是很容易出错的,而有些问题是你需要面诊看医生的。孩子相对比较危险的情况是呼吸急促和哮吼,而喘息不是。也要注意孩子喘息时也容易出现呼吸急促。还有,判断喘息也好哮吼也好,一般都是要在孩子醒着的时候判断,而且一般不能只拍音频,视频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睡觉的时候,孩子嘴巴往往是半闭着或者闭着的,孩子往往是用鼻子呼吸——如果孩子鼻腔里有堵塞,就会形成严重的干扰和可能的误判。
推荐阅读:
家长必须熟知——孩子生病后何时应该就医,而何时可以在家里观察。如果你没有任何学习,那么孩子生病了就需要马上就医,因为你没有能力判断就医条件。孩子生病后的就医条件其实并不死板,需要根据父母的医学知识、经验积累、判断能力和护理能力来调整,但是必须牢记——任何时候你对孩子的病情如果有了担心,孩子的症状让你焦虑,那么你就应该及时就医!从科普角度来讲,当孩子的症状较严重,病程过长,精神状态非常不好,怀疑出现了严重并发症的时候是需要看医生的。出现下面的情况,我是建议父母要及时就医的,包括但不限于:
发热且年龄不足3个月(90天) 精神状态看起来非常不好 意识模糊或无响应 反复发烧超过3天(特别是发烧强度没有降低甚至反而提高) 退烧后过了一两天后又出现发热且精神状态不好 出现严重的咳嗽 咳嗽持续超过2周且没有改善 出现了呼吸急促/呼吸窘迫 出现喘息 出现哮吼(犬吠声) 呼吸困难或呼吸费力(三凹征) 长时间拒绝饮用任何东西 过于频繁的呕吐或腹泻导致了可能的脱水 大便出现脓血 严重腹痛怀疑肠套叠/肠阻梗 伴随发烧的不明皮疹 皮疹面积过大/血管性荨麻疹/喉头水肿 鼻塞/流鼻涕超过10天且没有好转趋势 眼睛严重发红或持续分泌黄色黏稠物 较严重的耳痛怀疑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严重的咽痛 热性惊厥/抽搐 发热且行为反常/颈部僵硬 疖肿/皮肤脓肿 烧烫伤/电击伤 头部外伤/骨折 牙外伤/根尖周脓肿
二、患儿的危险症状
三、如何判断精神状态
四、学会看医生
5.1 裴医生关于就医的文章
【最后修订:2024.11.26】
一
1.1 生病了盲目就医弊大于利
@罗百竹:生病了盲目就医弊大于利。儿童发热,什么时候应当去看医生?三个月以上的孩子如果精神状态比较好,没有明显的不舒服或严重并发症表现,可以暂时在家观察,不必着急马上就医。如果遇到孩子感冒发烧,家长不懂得观察就着急去医院,往往是弊大于利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推荐阅读:
1.2 家长应理性对待极端案例
健康群宝妈:童爸你好。去年冬天我同事的孩子病毒感染,进了北京儿童医院ICU,孩子命大,再晚点儿命就没了。对于这个现象我是心存恐惧的。通常病毒性感染有自限性,烧个几天可以自愈,为何也会要人命?去年冬天儿童医院死了好几个孩子,都是病毒感染导致的。
童爸回复:任何疾病都可能导致死亡,哪怕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轻微的普通感冒(当然致死率极低)。什么时候去医院?我们应该听从权威医学组织的意见,因为这是建立在无数医生的经验总结以及科学的研究基础之上的。我们本来就是生活在一个具有风险的世界里,并不存在绝对的安全,也不能去追求绝对的安全。没有神能保佑每个人都长命百岁。只要出门就可能被车撞死,你一辈子都要呆在房子里吗?但是呆在家里如果遇到地震那么风险却更高。
孩子发烧感冒没有严重的症状就盲目去医院,这更容易遭遇交叉感染以及被过度治疗;孩子明明有了严重症状,而父母还不带孩子去医院看医生也是错误的。理性的人应该合理评估风险,权衡利弊后进行选择。什么时候去医院,我们应该听从权威医学组织的意见,因为这是建立在无数医生的经验总结以及科学的研究基础之上的。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做了一个【就医】笔记的原因——童爸汇总的关于孩子生病何时就医的科普文章。
1.3 符合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卓正儿科姚跃医生:如果符合以下情况,卓正儿科姚跃医生建议看医生——
发热且年龄不足3个月(90天) 精神状态看起来非常不好 意识模糊或无响应 反复发烧超过3天(特别是发烧强度没有降低甚至反而提高) 退烧后过了一两天后又出现发热且精神状态不好 出现严重的咳嗽 咳嗽持续超过2周且没有改善 出现了呼吸急促/呼吸窘迫 出现喘息 出现哮吼(犬吠声) 呼吸困难或呼吸费力(三凹征) 长时间拒绝饮用任何东西 过于频繁的呕吐或腹泻导致了可能的脱水 大便出现脓血 严重腹痛怀疑肠套叠/肠阻梗 伴随发烧的不明皮疹 皮疹面积过大/血管性荨麻疹/喉头水肿 鼻塞/流鼻涕超过10天且没有好转趋势 眼睛严重发红或持续分泌黄色黏稠物 较严重的耳痛怀疑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严重的咽痛 热性惊厥/抽搐 发热且行为反常/颈部僵硬 疖肿/皮肤脓肿 烧烫伤/电击伤 头部外伤/骨折 牙外伤/根尖周脓肿
@新华网:【#孩子发烧哪些情况可线上诊疗#?】#孩子发烧要不要去医院可以通过呼吸判断# 冬季以来,支原体肺炎、流感、细菌感染等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孩子发烧咳嗽,哪些症状可以在家用药,哪些要及时前往医院治疗?新华访谈专访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主任医师秦强解答相关话题。
视频来自@新华网
童爸点评:这个医生讲得挺好,但是一分钟呼吸次数要在孩子退热后处于安静状态下统计才是准确的!因为发热会引起呼吸次数自然增加。如果孩子发热超过3-5天后体温未正常,或热退后精神状态很差,或咳嗽伴有呼吸急促,或者咳嗽伴有气喘,或病程中出现耳朵疼痛,或流鼻涕超过10天无改善,或退热后2-3天又出现了发热,还是建议面诊专业医生。
在宝宝相对安静的状态下,且没有发热或者退热后,数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如果超过了下面标准,这时要考虑有肺炎的可能性,最好去医院排查一下。童爸提醒:这个标准可以用60-50-40-30的规律来记忆,60天内儿童标准是60次,1岁内是50次,1-5岁内40次,5岁以上30次。实际上当3岁以上孩子超过35次,4岁以上孩子超过30次,都要警惕的——因为已经超过正常呼吸次数的99%的百分位。
① 小于60天的宝宝,呼吸次数 ≥ 60次/分钟;
② 2月龄-1岁的宝宝呼吸次数 ≥ 50次/分钟;
③ 1-5岁的宝宝呼吸次数 ≥ 40次/分钟;
④ 5岁以上的宝宝呼吸次数 ≥ 30次/分钟;
1.4 你的孩子需要你来做决策
@罗百竹:科普提供的是一般的知识,而不是给具体的患儿做诊断(这也不可能)或者代替患儿父母做决策。例如群里经常有人会问孩子是否应该就医?我一般不会帮人判断这个,而是会积极提供需要就医的各种情况。你家孩子是否需要就医,这需要在孩子身边的父母自己判断的!我都没看到你家孩子,我怎么敢根据你的几句描述判断孩子一定需要或者不需要就医?!实际上,当父母无法判断孩子的病情严重程度而担心时,这就属于就医条件之一!从科普角度来讲,当孩子的症状较严重,病程过长,精神状态非常不好,怀疑出现了严重并发症的时候是需要看医生的。你可以来问我一般情况下孩子需要就医的种种条件,但你不能来让我来帮你做决策是否就医,因为没人能代替你为你的孩子负这个责任。不过,如果你看了医生,你可以把病历、检查单和开药单发到群里,我可以对医生的诊治做一些点评。
怡禾医疗儿科陈建军医生:陈医生,孩子发热/呕吐/皮疹/拉稀了,要不要去医院?基本上,我会保持沉默,why?因为我也不知道你该不该去医院。去医院是解决问题的一条途径,是否选择去医院取决于:自己是否有能力搞定当前的局面?其实就医只需要一个理由,心里没普就可以行动。
1.5 家长要学会对症护理/支持疗法
1.6 发热第5天是很多疾病的分水岭
推荐阅读:
1.7 不同年龄儿童的就医条件
1.8 科普文汇总:何时需要就医
二
2.1 患儿的危险症状体征
患儿的危险症状,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呼吸增快、胸凹陷、哮吼(严重喉炎)、激惹、嗜睡、拒食、发绀(紫绀)、脱水。大多数有一般危险体征的患儿需要紧急转诊到医院。若有以下情况,说明患儿有危险体征:
2.2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心率的标准
① 小于60天的宝宝,呼吸次数 ≥ 60次/分钟;
② 2月龄-1岁的宝宝呼吸次数 ≥ 50次/分钟;
③ 1-5岁的宝宝呼吸次数 ≥ 40次/分钟;
④ 5岁以上的宝宝呼吸次数 ≥ 30次/分钟。
2.3 这些情况提示大脑损伤
UpToDate临床顾问:如果宝宝表现出任何以下的症状,提示可能大脑受伤,要尽快去医院。
2.4 警惕儿童肺炎等严重疾病
微博全文: https://weibo.com/1990821721/N1buv3ypt |
@罗百竹:孩子发热咳嗽两三天后,家长有一些担心,于是带孩子去看医生,医生让验血和拍片,之后根据拍片结果诊断为肺炎。如果家长并不太认同这个诊治,这时候健康群里就不好给意见了,一般只能建议家长去付费咨询专业医生。我写了一篇文章,欢迎朋友们阅读——《孩子发热咳嗽几天,去医院验血+拍片后医生说是肺炎,请你看看这篇文章》
在【童爸育儿】微信公众号的对话框发送关键词【肺炎】,就可以看到最新版本的科普笔记。
三
3.1 判断病情轻重从这四个方面观察
儿科严医生:孩子生病时,家长的主要职责应该是观察孩子。因为家长没有受过系统的医学培训,缺乏对疾病诊断的能力。不过,即使到医院,医生也不一定能够马上做出一个明确的诊断,因为有的时候病情时复杂的。但是,观察和判断病情是否严重是家长可以做的。那我们要观察孩子哪些方面呢?我们应观察生病孩子的意识状态、有无脱水、呼吸状态以及循环状态。这四个方面其实就是我们综合判断一个孩子病情严不严重的重要标准。
推荐阅读:
3.2 家长可通过看眼神和动画片判断
@罗百竹:学习过一些儿童健康知识的宝妈宝爸都会知道,孩子生病后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精神状态”。可是新宝妈没有经验不会观察怎么办?没有经验的宝妈可能最想知道的是,精神状态是否有简单的量化标准?如果知道了就可以根据量化标准迅速判断孩子的精神状态。我的个人经验是,对于大孩子来说的确是存在的简单的量化标准,答案就是:【动画片】。
3.3 生病后“有点软、胃口差”是正常的
@罗百竹:孩子发烧、生病后精神状态会变得差点,有些父母也称作“有点软”,这个是正常的。不仅是孩子,成人生病后精神状态也会变差,会全身乏力,想睡觉,胃口差。这一方面是你的身体在提醒你正在和病菌作斗争所以需要保存更多体力而不是相反,胃口差往往是生病期间人的消化能力也变差了所以相应会降低食欲。有些家长会担心这是“精神萎靡”吗?如果孩子表现为爱睡觉,但是睡醒后能正常和家长互动,会主动玩玩具,愿意看有趣的书或者动画片,孩子爱笑,那么一般就不是精神萎靡。如果孩子很爱睡觉,叫醒后不能正常和家长互动,不要玩平时喜欢的玩具,不要看平时感兴趣的图书或动画片,一不留神他又睡着了。那么你要怀疑孩子的精神状态是有些萎靡的,要警惕孩子出现意识模糊、昏睡、昏迷等更严重的情况,要考虑带孩子去医院看医生的。
3.4 区分嗜睡/昏睡/昏迷
科普:你确定孩子是嗜睡吗?嗜睡:是指过多而深沉的睡眠,可以唤醒,但反应迟钝。回答问题不完善,常有错觉,而且不能维持清醒的状态。昏睡:是指深沉的睡眠,需要强烈的刺激才能唤醒,停止刺激后又立刻入睡。昏迷: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浅昏迷是指对强烈的疼痛刺激(比如用力按压眼眶上部)有反应,并且吞咽、咳嗽反射存在。深昏迷是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吞咽、咳嗽反射也消失。
健康群大壮妈分享:嗜睡是指孩子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言语或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而缓慢地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如果确定是嗜睡,需要尽早去医院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如果不是嗜睡,如果孩子表示想睡觉,就让他睡会,只要孩子睡得很香,就尽量不要去打扰他睡觉,睡饱后再去评估孩子的精神状态。因为,保证孩子的休息很重要,充分的休息可利于疾病的康复。
推荐阅读:
3.5 退烧药是为了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
使用退烧药的条件不是发热温度的高低,如果发热引起了孩子的不适,这时候才考虑使用退烧药,目的是为了缓解孩子的不适。美国儿科学会关于儿童发热和退热剂使用的临床报告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治疗可能会增加给药不准确的可能性,并且可能会促发“发热恐惧症”。类似地,意大利儿科学会关于儿童发热的处理指南推荐不采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治疗。NICE劝诫不要同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并且建议,只有当下一次给药前儿童持续存在或再次发生痛苦不适时,才考虑交替使用这些药物。如果决定使用联合或交替治疗,必须详尽解释用药说明和用药时间间隔。
无论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还是布洛芬,60分钟内都应能观察到反应,3-4小时达到反应峰值。如果儿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3-4小时后,温度仍较高,且其不适感未得到改善,一些专家会建议将对乙酰氨基酚换成布洛芬,或反之。目前尚没有评估这种实践的安全性或有效性的研究发表;然而,理论上来说,一些发热可能对某一种退热剂的反应更好。如果患者持续发热超过4或5日、在病程中最高温度明显升高或者出现新的示位症状,应考虑其他诊断或细菌二重感染,应由医护人员进行评估(如果儿童在疾病发作时已经接受过评估,则应由医护人员重新评估)。
3.6 学会判断精神状态
四
4.1 家长的常见就医误区
推荐阅读:
4.2 听懂医生的言外之意
2. 医生如果说孩子的病情“可以观察”,那就说明孩子“目前没有问题”,只需要警惕之后是否会出现可能的并发症(任何疾病都可能出现并发症)。
医学上的事情,谁也不太敢把话说得太满,医生在表达的时候往往会保守一些。此外,家长也要能理解医生的建议。例如,还有个宝妈问我:孩子被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医生让我选择挂水还是吃药,你能给我一个意见吗?童爸想说,如果医生诊断准确,而且医生主动让你选择吃药还是静脉注射,那家长肯定要选择【吃药】啊!如果孩子病情真的严重到必须静脉注射(打吊瓶),医生就不会让你选择了啊。
4.3 如何读懂儿童病历里的术语
4.4 看完病一定要拿到病历
推荐阅读:
4.5 儿童门诊疾病大多数是自限性疾病
@罗百竹:儿童门诊疾病大多数是自限性疾病,太多是不需要开药或者仅仅需要开退烧药/补液盐!但是如果医生严格按照权威医学组织的指南用药,仅仅每次赚几元或十几元诊疗费(挂号费),绝大多公办儿科门诊都将会倒闭!国内公办医院的医生,绝大多数会有冲动给孩子做一些可能无效的检查,或者开一些可能无效的药品/安慰剂。我们也很难单纯指责这些医生,因为目前的大环境就是如此。例如过去几十年以药养医的制度逼迫医生必须多开药,现在虽然西药几乎都是零差价,但是中成药/中药、院内制剂(也包括三伏贴、小儿推拿等)还不是零差价。医院购置的大量设备,也必须通过检查费回收成本吧。此外,国内的很多医院没有给医生提供良好的再教育途径,有时候医生要使用一些专业app,还要医生自己掏钱去买呢。
我们父母知道了这个底层逻辑,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面对很多判断的时候,就能更容易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当然了,社会在慢慢进步,我支持不断提高儿科医生的诊金,作为变革的一个促进条件。但是也需要制度来促使医生不断学习做一个可以不断更新自己医学知识的合格医生,同时也需要制度保证医生在提高了诊金的前提下不能通过检查和开药再获取更多的收益。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也应该会立即明白——农村那些不收诊疗费的诊所,几乎100%不靠谱。
4.6 如何正确带孩子就诊
@罗百竹:公办医院的医生往往一天要看很多患者,所以家长在描述问题的时候,一方面要言简意赅(这个要求是很高的),另一方面要尽量使用术语。例如你一开口就能说出非甾[zāi]体抗炎药、萘[nài]普生等。医生做决策时也会考虑家长的知识水平。如果是去循证医学机构,你可以提前把孩子的病程写出来或者打印出来,建议以日期(几月几日)开头,分段描述,逐日描述孩子的症状,例如发热温度、鼻涕情况、咳嗽情况、咽喉疱疹、皮疹情况、腹泻次数和性状、是否有呕吐、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疾病严重程度等。描述的内容应该量化(例如今天反复发热2次,最高温度38.5度和39.2度,每次持续4-5小时,吃退烧药后30分钟左右退烧),而不要出现模糊性描述。模糊性描述包括但不限于:每天、最近、近期、前段时间、一直、经常、总是、频繁、有时、很多、很大、有天、有一天。
推荐阅读:
4.7 综合性看病指南
推荐阅读:
五
5.1 裴医生关于就医的文章
5.2 关于医患关系的文章
5.3 家长学习科普的意义
宝妈分享:我娃也是不到七个月,六个月的时候有过发烧,两天退了。这次一直在38度到38度6之间徘徊。反反复复烧了5天,今天脸上身上起了很多疹子。我才确定是幼儿急疹。基本应对方法是,发烧难受或者超过38度5,就吃泰诺林,0.8到0.9ml,平时让娃挂在身上吃奶。开空调,穿的很薄,散热,有时会多洗澡几次。小孩精神状态一直还可以,不过有时被烧的没点笑容,哼唧,之前一直没有就医,今天忍不住了网络问诊,医生让我检查血常规之类的。今天第五天,我坚信今天最晚明天就会好转,一直在观察,好在宝宝终于好了,真是煎熬。我的心得体会是,孩子生病,妈妈心里有数,知道正确处理方法,最大的阻力来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次孩子生病都要抵御各方轮番轰炸,还有猪队友,我心态几乎要崩了,没办法只有熬,年纪大了人思想认知真是无法改变,即使按照我的方法来处理问题,每次都处理的很好。爷爷奶奶趁着我出门学习还偷偷给吃药。科学育儿之路,漫长,好在和我同龄的人,认知提高了很多很多,真的欣慰。童爸提醒:也要同时注意就医条件。
✩ 做循证妈妈太难了!我现在理解的妈妈,不亚于一个博士学位!
✩ 宝妈咨询:学习循证医学的我,实践两次后却变成了全家人的嘲笑对象!
✩ 罗百竹:科普知识不能代替医生给孩子看病,那我们学习科学育儿的意义在哪里?
✩ 罗百竹:新宝妈花几分钟快速获取童爸多年汇总的1000个知识点,进入科学育儿的新世界!
✩ 罗百竹:我几乎踩遍了育儿路上所有的坑,就如同无数的新父母踩过一样!但是我最终醒悟了!
2024-11-24
2024-11-23
2024-11-21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
本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科普信息汇总,不能替代个人的任何医疗诊治,个人医疗问题请咨询靠谱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