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有一项社会调研发现,经历过父母离婚的人群中,82%认为如果父母在一起不开心,那宁可选择父母离婚,分开过。
图源:Pexels
01
在孩子不同年龄时离婚
对孩子的影响怎么样?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少,其实目前并没有确切答案。这也不难理解,因为离婚这件事情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还是要看孩子个体化情况,家庭状况,以及离婚后父母是如何抚养孩子的。
关于孩子几岁时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是怎么样的,倒是有不少研究。我们可以来看一下:
0-2岁
对离婚的理解非常有限,不太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需要经常地、规律地与爸爸、妈妈保持联系
当父母中一方不在的时候,可能会感到焦虑
3-4岁
仍然非常需要父母的支持,尤其是与主要看护人之间的依恋
仍然不容易理解什么是离婚,为什么会离婚
能够接受与父母分开的时间久一些
5-8岁
有更好的理解和思考能力了。
孩子可能会陷入父母的忠诚矛盾(loyalty binds)(比如:父亲或母亲对孩子指责、抱怨对方,允许亲友在孩子面前职责、批评另外一方,让孩子偷偷做情报员等行为,可能会让孩子陷入忠诚矛盾)。
离婚后,如果只是跟妈妈或者爸爸生活时,会感觉没跟自己生活的家长拒绝自己,或者不再爱自己了。
9-12岁
能够更好的理解父母为什么离婚。
可能对父母双方区别对待,比如认为一方是好的,另外一方是不好的。
更有沟通、表达的能力了,比如能够更好的描述自己的感受、担忧以及如何应对父母离婚的事。
13岁及以上
有更好的独立意识,所以他们会感觉自己可以控制好局面,处理好父母离婚的事。
能够看到事情的多面性,所以这个年纪的孩子可能不再愿意站队。
如果离婚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不同,可能会导致孩子行为上的问题。
02
孩子多大时离婚
对孩子伤害或影响最大?
在孩子6-12岁期间离婚,对孩子的挑战可能是最大的,造成的影响也可能更大。
这个年纪的孩子,他们已经能够记住一家人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他们也能了解和体会更复杂一些的情感和家庭情况,但却又不能很好的理解。
所以,这个年纪的孩子,如果经历父母离婚,他们可能会经常问:
你爱我,为什么不和我住一起?
我做错了什么?
离婚是因为我不听话吗?
我保证我会做个好孩子
爸爸/妈妈不爱我吗?所以他/她不和我一起了?
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这些疑问都是围绕着自己,他们不能理解父母离婚是父母之间的问题,所以总是在想自己怎么回事,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导致父母离婚了或者一方父母不再爱自己了。
而所有这些想法和感受,对孩子的内心伤害是挺大的,应对不好,可能造成短期或长期的影响。比如,对孩子这些问题和感受置之不理、不关心,离婚后孩子也不再被关心或爱护,那可能会对孩子心理造成长远的不良影响,孩子可能变得不愿交流、孤僻、焦虑等。
又或者,他们可能情绪爆发,与妈妈闹与爸爸闹,出现各种行为问题,也可能在学校里与同学同伴之间出现相处问题。
图源:Pexels Photo by PNW Production
最新研究发现
2019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10)的教育研究院(IOE)发表了一项科研发现:
父母在孩子年幼时离婚,可能对孩子的影响相对小一些。研究人员统计和分析了6000多名孩子在3岁,5岁,7岁,11岁和11岁时的心理行为状况,包括情绪问题(比如感觉低落、焦虑),行为问题(比如冲动行为、对抗行为等)。
五分之一的孩子在3-14岁期间经历了父母离婚。相比其他年龄段经历父母离婚的孩子,在7-14岁期间经历父母离婚的孩子,出现情绪问题的风险平均升高了16%,出现行为问题的风险升高了8%。
相比父母在一起的孩子,父母在3-7岁之间离婚的孩子,一直随访到14岁,也没有发现他们出现行为问题或者情绪问题的风险增高。
03
父母离婚了
孩子最想对父母说的是什么?
父母离婚了,如果希望把对孩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除了离婚后父母双方仍然继续爱护孩子、积极响应和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等,父母双方也要对孩子的日常事务提前商讨并达成共识,这样可以让孩子有相对安定和安全的感觉,比如父母提前决定好孩子的上学安排、日常生活安排、生日怎么过、重大节日怎么过、双方探视孩子的频率等。
父母离婚了,孩子最想对父母说的是什么?还真有一些调研和统计,我汇总一些给大家看看:
我仍然希望爸爸妈妈都参与我的生活。请经常给我打电话、发短信,经常向我嘘寒问暖;如果你不参与我的生活,我可能会感觉我对你来讲不重要了,你可能不再真正的爱我了。
请爸爸妈妈不要在互相攻击,矛盾相处。与我相关的事务,请你们多多彼此达成共识。如果你们因为我而争吵,我可能会觉得我做了什么错事,我会觉得愧疚。
我爱你们,我喜欢与你们分别相处的时光。请支持我,请支持我和你们各自相处的时光。我与你们中的任何一方相处时,如果另外一方表现的嫉妒或者不高兴,我可能会觉得我必须要站队,必须要作出选择,爱你们其中一个要比另外一个多。
请你们直接沟通,不要让我在中间当传话筒。
妈妈与我讨论爸爸,或者爸爸与我讨论妈妈时,请记得讲愉快的事,好的事,又或者,可以避而不谈。如果在我这里说另外一方家长的坏话,会让我觉得我必须要和你站一起。
请一定记得,我希望你们永远在我的生命里。我期望我的爸爸妈妈抚养我、教育我,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我。
(信息来源:美国密苏里大学)
图源:Pixabay
最后
关于离婚,只要是理性的、对彼此都好的决定,那就是正确的决定,“为了孩子凑活过”未必是好事。离婚后,父母继续共同抚养、爱护、关心、教育孩子,可以把离婚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
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缘分,是世间最珍贵的缘分。既然决定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那就算离婚了,继续共同爱护、关心和教育孩子,是为人父母的本分。
每次明星艺人的结婚、离婚、生子,都会引起巨大的社会关注。所以,我总会想着蹭一蹭热度,希望把那些重要的,但平时可能关注度不高的话题科普一下,就像今天这篇。如果你看了有用,请分享给更多人一起阅读和学习。
关注我,一起科学育儿、共同成长,了解前沿的母婴健康和养育信息。
-END-
如果觉得有用
分享给更多人阅读
孩子或家人的个体化健康问题,包括儿科、皮肤科、妇产科、临床营养、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等,欢迎关注公众号:祐苗,自“咨询”菜单,向祐苗的靠谱医生咨询。
在祐苗上线的医生至少有5年国内三甲医院或者海外同等级医院工作经验、有循证理念和服务意识。祐苗后台也有日常咨询质量控制。
往期回顾
设置星标,不再错过我的推送:
1. 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澳洲妇幼Dr韩”
2. 点击右上角“...”
3. 点击“设为星标”
长按关注,阅读喂养|睡眠|养育|孕产科普
让更多父母看到
让更多孩子受益
分享 点赞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