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趴和不趴的宝宝,究竟有哪些差别?

健康   2025-01-04 21:07   澳大利亚  

很多家长可能都听过,宝宝小的时候要多趴趴,经常趴和不趴的宝宝将来差别大。


这是不是真的呢?如果宝宝一趴就哭,一趴就撅屁股挣扎不耐烦,怎么办?多大开始趴?伏趴要注意什么?


这篇来分享一下宝宝伏趴相关的问题。


01

经常趴 vs. 不趴

有什么差别?


从小经常趴和不趴的宝宝,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


1

抬头及头部控制能力


伏趴动作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锻炼颈部支撑力量,从而帮助宝宝更好地抬头以及控制头部运动。


2

翻身、坐、趴的能力


伏趴的过程,也可以更好地锻炼宝宝背部和肩膀的肌肉力量,这些肌肉的锻炼,有利于宝宝的翻身、坐、趴等大运动发育。


3

保持理想头型


宝宝睡觉时,建议仰卧位入睡。宝宝清醒时,如果继续躺着,那宝宝出现偏头、扁头的风险会增高。因为如果宝宝不论清醒还是入睡,颅骨的受力部位都在后面,久而久之就可能会被“睡扁”、“睡偏”。


清醒时,让宝宝多伏趴,可以帮助宝宝保持理想头型,减少头型异常的风险。


02

多大开始趴?

要趴多久?


健康宝宝在出生后不久就可以开始伏趴,比如出生1-2天之后就开始。


图源:freepik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伏趴动作,一开始可以只有1-2分钟,然后根据宝宝的接受度,慢慢延长到3-5分钟,或10-15分钟。每天可以做2-3次这样的伏趴。


到了2月龄左右,宝宝每天总的伏趴时间目标是15-30分钟。到了宝宝4月龄左右,伏趴目标是每次10-15分钟,一天三次,也就是每天总的伏趴时间是在30-45分钟左右。当然, 这些只是粗略的参考时间,并不是严格要求,具体根据宝宝的接受度来适当调整。


另外,头比较大或者早产的宝宝,可能需要稍微更长一些的时间来慢慢练习伏趴。


03

宝宝抗拒伏趴

怎么办?


宝宝趴着的时候,可以使用毛绒玩具、书本、塑料镜子等来吸引宝宝,一则让宝宝觉得有意思,二则吸引宝宝抬头看。


假如宝宝一趴就哭,一趴就打挺撅屁股,对直接趴在相对硬的平面上比较抗拒时,可以试试让宝宝在大人的大腿上、胸口、大瑜伽球上等地方趴一趴。比如:


1

姿势一:坐着,胸口贴胸口伏趴

2

姿势二:躺着,胸口贴胸口伏趴

3

姿势三:飞机抱着伏趴

4

姿势四:躺在腿上

5

姿势五:瑜伽球上伏趴

6

趴在卷起来的毯子上

以上示意图来自:https://www.rch.org.au


04

伏趴的小窍门和注意点



选择合适的时机,避免宝宝已经疲劳想睡的时候,也要避免宝宝刚刚吃完奶的时候(马上趴可能导致不适或吐奶)。


刚开始练习伏趴时,很多宝宝可能都会表现出抗拒,这时候可以试试用各种玩具(比如镜子、摇铃)来分散一下宝宝的注意力,或者试着跟宝宝说话或者唱歌(用声音)来分散宝宝注意力。


如果宝宝抗拒直接趴,不要就直接放弃了伏趴,而是试试各种不同的伏趴姿势,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些。


当身体着力点在手肘部位时,宝宝们可能会发现伏趴起来相对容易,所以要让宝宝的手肘部位有良好的支撑和受力,比如让宝宝伏趴在不打滑、坚实的平面上,避免过软、过滑的平面。


对于还不会抬头的宝宝练习伏趴时,可以试试用手轻轻按下他们的臀部,这样可以鼓励他们抬头。这个协助过程类似我们大人做仰卧起坐时,有人按住我们的脚,我们更容易坐起来。


05

多大不再需要伏趴?


在宝宝已经学会爬,或者可以自如翻身的时候,就不再需要大人帮助伏趴了,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宝宝们已经自己就能实现伏趴。


06

容易吐奶的宝宝

伏趴怎么办?


宝宝有反流,或吐奶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伏趴。可以选择让宝宝身体整体直立的状态下伏趴,比如家长坐位,宝宝竖立状态胸贴胸伏趴;在瑜伽球上伏趴等。


另外,伏趴时机可以选在在喂奶后20-30分钟后,再开始练习伏趴,从而避免吐奶和不适。


图源:freepik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以上便是关于宝宝伏趴话题的分享,希望有所帮助。如果觉得有用,也请分享给身边有小宝宝的家庭,一起了解和阅读。


我是珊珊,关注我,一起科学育儿。



- 部分参考来源 -

  1. https://safetosleep.nichd.nih.gov/reduce-risk/tummy-time

  2. https://pathways.org/topics-of-development/tummy-time/

  3. https://www.pregnancybirthbaby.org.au/tummy-time

  4. https://www.rch.org.au/kidsinfo/fact_sheets


-END-

 如果觉得有用 

 分享给更多人阅读 


孩子或家人的个体化健康问题,包括儿科、皮肤科、妇产科、临床营养、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等,欢迎关注公众号:祐苗,自“咨询”菜单,向祐苗的靠谱医生咨询。


在祐苗上线的医生至少有5年国内三甲医院或者海外同等级医院工作经验、有循证理念和服务意识。


往期回顾


设置星标,不再错过我的推送:

1. 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澳洲妇幼Dr韩

2. 点击右上角“...

3. 点击“设为星标


长按关注,阅读喂养|睡眠|养育|孕产科普


让更多父母看到

让更多孩子受益

分享 点赞 在看 ↓↓↓ 

澳洲妇幼Dr韩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妇产科医学博士,妇幼健康博士后;临床营养学硕士;临床医学学士。 与你分享专业、可靠、实用的喂养、睡眠、养育和孕产科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