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读到一篇文章,例举了12件会给婴儿造成心理阴影的育儿行为,包括:
强迫喂养:强迫喝完整瓶奶
婴儿时期,父母与宝宝互动缺乏
阻止宝宝吃手
突然夺走宝宝玩具,打断宝宝
婴儿时期与父母分房
突然对孩子大声吼叫
强迫孩子独自入睡
突然让陌生人照顾宝宝
父母偷偷离开宝宝
缺乏高质量陪伴,边陪玩边玩手机
家庭关系紧张
强行喂食导致呛咳
其实,以上例举的育儿行为,有的确实可能影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安全依恋关系,而有的则属于是不合理的喂养方式,甚至有安全风险,比如强迫喂食导致呛咳这条,是很危险的。
至于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也就是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那这些例举的育儿行为还是非常局限和片面的。今天这篇跟大家分享:
1. 到底什么是婴幼儿的心理健康?
2. 哪些迹象提示宝宝心理健康?
3. 哪些迹象提示宝宝心理健康可能出现问题?
4. 如何促进宝宝的心理健康?
01
什么是婴幼儿心理健康?
它重要吗?
婴幼儿对自己以及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感受,也就是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健康,也就是他们对自己以及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感受更多是正向的、积极的;而心理健康状态出问题,则提示他们对自己或者周围时间的认知和感受出现异常。
或者说,良好的心理健康指孩子对自己感到满意,并在日常环境中感受到被爱、安全和有保障。
良好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婴幼儿:
理解和管理他们的情绪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学习、玩耍,以及发挥创造力
适应变化
应对将来生活中遭遇的挑战和压力
图源:Unsplash
02
哪些迹象提示
孩子有良好心理健康状态?
良好的心理健康表现会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而改变。不同的孩子表现也会有所不同,但家长仍然可以观察到孩子有良好心理健康的一些普遍迹象。
0-1岁,如果孩子有良好的心理健康,他们可能会:
与人有眼神交流
对人和周围环境表现出兴趣
享受父母或照护者的关注,并通过微笑或拥抱做出回应
开始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手势(例如挥手和用手指指向)进行交流
开始模仿大人的肢体语言
通过哭泣表达需求,并在需求得到满足后平静下来
对陌生人感到不安,并希望获得家长的安抚,尤其是宝宝接近1岁的时候
1-2岁,如果孩子有良好的心理健康,他们可能会:
对父母或照护者有很强的依恋,并在分开时感到不安
能够应对短时间的分离
自我控制能力开始发展
出现情绪爆发(如发脾气),但也开始学习如何管理强烈的情绪
开始表现出他们能理解他人感受的行为,例如,当妈妈撞到脚趾时会拥抱妈妈
开始想要自己独立做事情
2-3岁,如果孩子有良好的心理健康,他们可能会:
与他人互动,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除了与妈妈或照护者相处,也开始喜欢与他人共处
开始学习好的行为表现
与人打交道时开始学习:轮流和分享
开始使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情绪。
03
哪些迹象提示
孩子心理健康状态可能遇到困难
需要帮助?
对婴幼儿来说,某些迹象可能提示心理健康状态有些不对劲,或者他们可能需要额外的心理支持,包括:
哭闹无法被安抚
经常感到不安或烦躁,并且难以被安抚
不愿意进行眼神交流
疏远妈妈或者照护者,对妈妈或照顾者无反应
持续睡眠不好或饮食喂养不好
持续体重下降,生长未达到预期
对与妈妈或者照护者分离时,表现出极度的焦虑和压力。
在几个月时间内,失去本来已经掌握的技能
出现一些不好行为——例如,扔东西、打人、持续且严重的情绪爆发,或持续出现咬人、掐人或拉扯别人的头发
出现无法解释的行为或者突然的行为改变
图源:Photo by Mikhail Nilov from Pexels
04
如何促进良好心理健康状态?
促进孩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主要的大方向就是:1)安全、有保障的成长环境;2)良好的亲子关系;3)好好陪玩,让玩在孩子成长过程发挥作用。
一、安全、理想的成长环境
安全且可预测的成长环境有助于孩子感到安全、放心和被好好照顾。这对促进孩子良好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为孩子创造安全的成长环境,促进良好心理健康,可以试试:
建立日常作息
通过日常作息的建立,可以为家庭生活带来可预测性。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理想做法是尽量保持作息规律的同时结合孩子的需求,也就是不能太刻板、教条地执行某个作息时间表,相反首先要学会观察和理解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尽量执行规律作息。
随着孩子长大,家长就可以大致安排孩子的固定作息,比如睡前的日常安排。
确保家庭环境安全
积极排查家里的安全隐患,确保家庭生活环境安全,同时,日常注意监护在孩子身旁,积极规避风险。
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父母之间的冲突
如果孩子经常看到友善和尊重的关系,他们更容易感到安全和安心,同时也会学习如何变得友善和尊重他人。
二、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温暖、积极地回应,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孩子良好的心理健康。
同理,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就在于:能始终温暖地回应孩子对食物、安抚、睡眠、关注等各种需求。
婴幼儿常常能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向家长传递信号、表达需求。有时候家长无法确定孩子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这也是没关系的,重要的是家长要通过行动来让孩子明白一直在他们身边,会一直照顾他们。比如孩子哭了,但是就是说不清楚为什么哭了,这也没关系,重要是仍然能够保持陪伴和支持,这个举动仍然可以让他们感到安全和安心。
0-1岁,促进亲子关系,从而促进宝宝良好心理健康,可以试试:
1. 陪伴宝宝
花时间观察宝宝,经常抚摸和拥抱宝宝,与宝宝进行眼神交流并微笑。这有助于亲子之间相互了解并建立亲密关系。
2. 经常与孩子一起做双方都喜欢的事情
比如一起出去散步、和其他宝宝及父母见面、一起听音乐等。
3. 平和而持续地安抚宝宝哭泣
4. 尽可能温暖而轻柔地与宝宝交谈
聊什么并不重要,仅仅描述正在一起做的事情就很好。
5. 关注宝宝的兴趣
例如,当宝宝递了一只小熊给妈妈,妈妈可以说:“是的,这是宝贝最喜欢的小熊,小熊是要抱抱吗?”
6. 温柔地与宝宝互动或拥抱他们
7. 根据宝宝的性格和行为特点匹配养育方式
随着家长对宝宝的了解加深,比如更了解宝宝的气质和脾性等,就可以更好地、更及时地适应和满足宝宝的需求。
1-3岁,促进亲子关系,从而促进宝宝良好心理健康,可以试试:
1. 给予孩子足够的积极关注
比如,当孩子在沙坑里给您看某样东西时,您可以蹲下与他们保持同一高度并回应他们。
2. 告诉宝宝,我爱你
家长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向孩子表达爱,例如进行眼神交流、拥抱或对孩子微笑。
3. 回应宝宝沟通的意向
例如,如果宝宝指向一件玩具,我们可以说:“你想要卡车吗?”
4. 帮助孩子认识情绪
帮助宝宝了解情绪及如何管理情绪,同时让他们感到被理解。
三、好好陪玩
对孩子来讲,玩耍是十分重要的。好好玩,可以让孩子们:
感受到爱、快乐和安全
探索周围环境并发挥创造力
享受乐趣
培养自尊和自信
建立与他人的联系并学习关爱他人
发展社交技能、语言和沟通能力
提高运动技能
关于如何通过好好陪玩,促进孩子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试试:
1. 玩耍过程,跟随孩子的兴趣
这向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你的兴趣对我来说很重要。
2. 仅在孩子需要帮助时提供支持
例如,当孩子搭积木需要帮助时,大人可以提供协助,帮着孩子完成拼装。这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避免孩子自己搭的好好的,大人强行“指导”,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
3. 利用玩耍帮助孩子表达和学习情绪
例如,可以通过互动小游戏、哼唱或者进行手工和涂鸦等“脏乱游戏”来帮助孩子发展情感。
4. 与孩子一起阅读和分享故事
阅读能促进大脑发育和想象力,帮助发展语言能力和情感,同时加强亲子关系。
5. 为孩子提供充分的机会进行户外活动
孩子可以探索自然环境,挑战身体极限,并建立自信心。
6. 为孩子提供练习分享的机会
尤其是孩子已经进入幼儿阶段时(比如1-3岁阶段),可以通过一起玩积木等方式练习轮流和分享这个概念。
图源:Photo by Karina Guseva from Pexels
良好的心理健康,与孩子良好的身体健康同样重要。而孩子从出生后,就已经在慢慢开始建立自己的心理状态。希望以上分享能给到一些思路和方向,如果觉得有用,也请分享给更多家长一起了解和阅读。
我是珊珊,关注我,一起做更好的父母。
-END-
如果觉得有用
分享给更多人阅读
孩子或家人的个体化健康问题,包括儿科、皮肤科、妇产科、临床营养、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等,欢迎关注公众号:祐苗,自“咨询”菜单,向祐苗的靠谱医生咨询。
在祐苗上线的医生至少有5年国内三甲医院或者海外同等级医院工作经验、有循证理念和服务意识。祐苗后台也有日常咨询质量控制。
往期回顾
设置星标,不再错过我的推送:
1. 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澳洲妇幼Dr韩”
2. 点击右上角“...”
3. 点击“设为星标”
长按关注,阅读喂养|睡眠|养育|孕产科普
让更多父母看到
让更多孩子受益
分享 点赞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