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224《张孟谈既固赵宗》|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文化   2024-11-20 21:15   河南  

《战国策》224《张孟谈既固赵宗》

刘向
张孟谈既固赵宗,广封疆,发五霸,乃称简之涂以告襄子曰:“昔者,前国地君之御有之曰:“五百(bà)之所以致天下者,约两主势能制臣,无令臣能制主。故贵为列侯者,不令在相位,自将军以上,不为近大夫。今臣之名显而身尊,权重而众服,臣愿捐功名、去权势以离众。”襄子悢(liàng)然曰:“何哉?吾闻辅主者名显,功大者身尊,任国者权重,信忠在己而众服焉。此先圣之所以集国家、安社稷乎!子何为然?”张孟谈对曰:“君主所言,成功之美也。臣之所谓,持国之道也。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君若弗图,则臣力不足。”怆然有决色。襄子去之。卧三日,使人谓之曰:“晋阳之政,臣下不使者何如?”对曰:“死僇(lù)。”为张孟谈曰:“左司马见使于国家,安社稷,不避其死,以成其忠,君其行之。”君曰:“子从事。”乃许之。张孟谈便厚以便名,纳地释事以去权尊,而耕于负亲之丘。故曰,贤人之行,明主之政也。

耕三年,韩、魏、齐、燕负亲以谋赵。襄子往见张孟谈而告之曰:“昔者知氏之地,赵氏分则多十城,,而今诸侯复来谋我,为之奈何?”张孟谈曰:“君其负剑而御臣以之国,舍臣于庙,授吏大夫,臣试计之。”君曰:“诺。”张孟谈乃行,其妻之楚,长子之韩,次子之魏,少子之齐。四国疑而谋败。

【译文】

张孟谈既已巩固了赵襄子的政治地位,开拓了国土,于是颂扬先主赵简子当初的治国之道,告诉赵襄子,说:“从前,先君简主治理赵国,有遗训说:‘五霸之所以能统率天下各国,是因为君主的权势能够控制臣子,并且不允许臣子的权势控制君主。所以贵为列侯的人,不能让他们身居相位;将军以上的人,不能让他们做亲近的大夫。现在我名声显赫、地位尊贵、权力重大,众人都服从我,我愿意放弃功名、丢掉权势来远离众人。”赵襄子悲伤地说:“这是为什么呢?我听说辅佐君主的人名声显赫,功劳大的人身体尊贵,执掌国政的人权力重大,自身忠诚守信就会使众人服从。这就是先圣之所以能把国家治理好、使社稷安定的原因啊!你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张孟谈回答说:“您说的是成就功业的好处,我说的是治理国家的办法。我观察过去的事情,研究古往今来的道理,发现天下美好的事情都是相同的,但臣子和君主的权势相同还能保持美好的情况,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不忘记过去的教训,它们会成为今后事情的借鉴,您如果不考虑这些,那么我的力量是不够的。”赵襄子看到张孟谈表情悲伤,有诀别之意。赵襄子让他离开了。在床上躺了三天后,赵襄子派人对张孟谈说:“晋阳的政务,如果臣子不听从安排,该怎么办?”张孟谈回答说:“处以死刑。”有人为张孟谈对赵襄子说:“左司马为了国家的安危和社稷的安定,不顾个人的生死,忠心耿耿,您就让他走吧!”赵襄子说:“那就遵从他的想法吧。”于是答应了张孟谈的要求。张孟谈就抛弃了功名利禄,归还了封地,舍弃了官职,放弃了权势地位,亲自到員丘耕种。所以说,贤人的行为能够实现,都是依靠明君的政治。

张孟谈耕种了三年,韩国、魏国、齐国、燕国背叛了原先的盟约,计划攻打赵国。赵襄子就去见张孟谈,告诉他说:“当初瓜分智氏的土地,我们多分了十座城,现在各国计划来攻打我们,我们该怎么办?”请您背上宝剑为我驾车,回到国都以后祭祀宗庙,让我拥有控制大臣的权力,我再试着谋划。赵襄子说,“好。”张孟谈就派他的妻子到了楚国,派他的长子到了韩国,派他的次子到了魏国,派他的幼子到了齐国,四个国家互相猜疑,攻打赵国的计划就失败了。

【注释】

1.张孟谈(生卒年不详),姬姓,张氏,名孟谈,汉代司马迁为避其父司马谈讳作"张孟同",字国师(据《张氏族谱》),战国初年晋国人,赵襄子赵无恤的家臣。张氏七十六世祖。春秋末年游说韩氏、魏氏两家联合赵氏对抗智伯瑶,直接促成韩、赵、魏三家联手的局面,为后来"三家分晋"打下了基础。

2.宗:尊,主,意即张孟谈巩固了赵国的地位。

3.途:道路,这里指治国之道。

4.五百:即春秋五霸。百:通“伯”。

5.悢(liàng):悲伤,惆怅:悢然。

6.集:使安定;使和睦。

欧阳修《贾谊不至公卿论》:“天下初定,人心未集。”

《晋书·刘宣载记》:“今见其进止风仪,真所谓如珪如璋,观其性质,足能抚集本部。”

7.怆然:悲伤貌。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三国 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郭令闻之,怆然动容。——唐·封演·《封氏见闻记·第宅》

临别,执手怆然交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

8.不使:不顺从。

若以为政乎天下,上以事天鬼,天鬼不使。——《墨子·非命下》

少主幼弱则大臣不使。——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

今苟贪不毛之地,营恤不使之民,暴军伊吾之野,以虑三族之外,果破凉州,祸乱至今。——《后汉书·庞参传》

9死僇(lù):意思是处以戮刑。僇,通“ 戮 ”。


《战国策》01《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战国策》02《秦攻宜阳》
《战国策》03《东周与西周战》
《战国策》04《东周与西周争》
《战国策》05《东周欲为稻》
《战国策》06《昭鱼在阳翟》
《战国策》07《秦假道于周以伐韩》
《战国策》08《楚攻雍氏》
《战国策》09《周最谓吕礼》
《战国策》10《周相吕仓见客于周君》
《战国策》11《周文君免士工师藉》
《战国策》12《温人之周》
《战国策》13《或为周最谓金投》
《战国策》14《周最谓金投》
《战国策》15《右行秦谓大梁造》
《战国策》16《谓薛公曰》
《战国策》17《齐听祝弗》
《战国策》18《苏厉为周最谓苏秦》
《战国策》19《谓周最曰仇赫之相宋》
《战国策》20《为周最谓魏王》
《战国策》21《谓周最曰魏王以国与先生》
《战国策》22《赵取周之祭地》
《战国策》23《杜赫欲重景翠于周》
《战国策》24《周共太子死》
《战国策》25《三国隘秦》
《战国策》26《昌他亡西周》| 反间计的典型案例
《战国策》27《昭翦与东周恶》
《战国策》28《严氏为贼》
《战国策》29《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战国策》30《秦攻魏将犀武军于伊阙》

古诗词文欣赏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