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225《晋毕阳之孙豫让》|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文化   2024-11-21 20:36   河南  

《战国策》225《晋毕阳之孙豫让》

刘向
晋毕阳之孙豫让,始事范、中行(háng)氏而不说,去而就知伯,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刃其扞(hàn)曰:“欲为知伯报仇!”左右欲杀之。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

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识,曰:“状貌不似吾夫,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其友谓之曰:“子之道甚难而无功,谓子有志,则然矣,谓子知,则否。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子之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豫让乃笑而应之曰:“是为先知报后知,为故君贼新君,大乱君臣之义者无此矣。凡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非从易也。且夫委质而事人,而求弑之,是怀二心以事君也。吾所为难,亦将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怀二心者。”

居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所当过桥下。襄子至桥而马惊。襄子曰:“此必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于是赵襄子面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知伯灭范、中行氏,而子不为报仇,反委质事知伯。知伯已死,子独何为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襄子乃喟然叹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为计,寡人不舍子。”使兵环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君前已宽舍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非所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死之日,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

【译文】

晋国毕阳的孙子豫让,最初的时候侍奉范氏、中行氏,那时候不受重用,于是他就离开了范氏、中行氏,前去投靠智伯,智伯很宠信他。后来韩、赵、魏三国瓜分了智伯的土地。其中赵襄子最痛恨智伯,把智伯的头盖骨拿来作饮酒的容器。这时豫让逃到山里说:“唉!士人应该为赏识自己的人去死,女子应该为喜欢自己的人打扮,我应该为智伯报仇啊。”于是他改换姓名,伪装成被判刑服役的人,到赵襄子的宫中去刷厕所,打算趁机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如厕的时候,心里一阵悸动,就把那个刷厕所的人抓起来询问,结果发现是豫让。他把刀刃藏在刷厕所的工具上,说:“我要为智伯报仇!”卫士拿下他,要杀他,可是赵襄子却制止说:“这是一位义士,我只要小心躲开他就行了。况且智伯已经死了,没有后代,而他的臣子还要为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最后赵襄子把豫让放了。

豫让又在身上涂漆,使身上长满烂疮,剃掉胡须和眉毛,用自残的方式改变面容,扮成乞丐去乞讨。他的妻子没有认出他,说:“这个人的相貌不像我的丈夫,但他的声音怎么那么像我的丈夫啊!”于是豫让又吞炭让自己的喉咙变得嘶哑,改变了说话的声音。他的朋友见到他对他说:“你采取的这种办法做起来很艰难,而且不会成功,要说你是一个有志气的人,你确实是,但要说你是一个聪明的人,那就错了。凭着你的才能去好好侍奉赵襄子,赵襄子一定会亲近你、宠幸你。你受到亲近之后再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这样就非常容易而且一定能够成功。”豫让就笑着回答说:“这样做是为以前赏识我的人去报复后来赏识我的人,为旧的君主去残害新的君主,这对君臣之义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没有比这更过分的了。我做这些事情的原因,是为了彰显君臣之义,并不是为了选择容易的办法去做。况且投身到人家那里侍奉他,却想着将他杀死,这是怀着二心去侍奉君主。我之所以选择困难的办法,也是打算让天下后世那些怀着二心的臣子感到羞愧。”

不久之后,赵襄子要外出,豫让就埋伏在他所要经过的桥下。赵襄子走到桥上时,马受到了惊吓,赵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派人去查问,果然是豫让。因此赵襄子就责备豫让说:“你不是曾经侍奉过范、中行氏吗?智伯灭了范、中行氏,你不但不替范、中行氏报仇,反而屈节忍辱去臣事智伯。如今智伯已经死了,你为什么还要替他报仇?”豫让回答说:“当我侍奉范、中行氏时,他们只把我当作普通的人看待,所以我也就用一般人的态度对待他们;而智伯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也就用国士的态度报答智伯。”于是赵襄子用怜惜的口吻感叹说:“唉!豫让啊,你为智伯所做的这些事情,已经可以名扬后世了,而我之前赦免了你,也已经足够了。你为自己考虑一下吧,我不能再放过你了!”于是赵襄子就下令卫士把豫让包围起来。这时豫让又对赵襄子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会埋没别人的忠义之举,忠臣不惜以死来成就美名。您之前已经宽恕了我,天下没有人不称赞您的贤明。今天的事情,我原本应该伏法受死,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让我用剑刺几下,这样我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我不敢奢求愿望能够实现,但我还是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愿望。”于是赵襄子被他的话感动了,就让使者拿着自己的衣服递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跳起三次,向上天呼喊并用剑刺向衣服,说:“我终于可以报答智伯了。”说完就自刎而死了。豫让死的那一天,赵国的士人听说以后都为他流下了眼泪。

【注释】

1.毕阳:人名,晋国毕万的后人,侠义之士。

2.豫让,姬姓,毕氏,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是晋国正卿智伯瑶的家臣。

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赵、韩、魏联手在晋阳之战中攻打智氏,智伯瑶兵败身亡,豫让为了给智伯瑶报仇,多次刺杀赵襄子,甚至用漆涂满全身使自己面目全非,吞炭使自己的声音改变,最后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为其所捕。

豫让临死时,求得赵襄子的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尔后伏剑自杀,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典故。

3.晋国范氏,显赫卿族,晋国六卿之一。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元和姓纂》等资料记载:晋国范氏的先祖是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夏朝是御龙氏,在商朝是豕韦氏,在周朝是唐杜氏。

后周宣王冤杀杜伯,于是儿子杜隰叔逃奔晋国,担任士师(法官),以官名改姓士,儿子士蒍(wěi),孙子士缺,到了曾孙士会(范武子)担任晋国上卿、正卿中军将,被封到了范邑,后世子孙便以封邑范为姓,称范氏,是晋国六卿之一。范氏的始祖,在得姓之初便已显赫万分,自士会范武子以后,范文子、范宣子以及范献子,世代都是晋国的上卿,可以说是曾经左右早期政治的世家钜族之一。

4.中行(háng)氏,是东周时期晋国六卿之一,公元前632年成立,公元前490年败亡。

中行氏的直系先祖是中行桓子。中行桓子,姬姓,中行氏,名林父,因中行氏出于荀氏,故多称荀林父(生卒年不详),谥号曰桓,史称中行桓子。荀林父为纯臣荀息长孙,大夫逝敖之长子,智氏始祖智庄子的兄长。

5.荀瑶(公元前506年—公元前453年),姬姓,智氏,名瑶,即智瑶。因智氏源自荀氏,亦称荀瑶,又称智伯、智伯瑶。谥号“襄”,史称智襄子。是春秋末期晋国执政大臣。

智襄子向韩氏、魏氏、赵氏讨要万户封邑,韩氏、魏氏随后献出封邑,唯独赵氏不肯献出封邑,智襄子于是率韩、魏两家一起讨伐赵氏。在即将获胜之际,韩、魏两家突然倒戈,与赵氏联合以水倒灌智氏大营,智襄子兵败被杀。韩、魏、赵三家瓜分智氏封邑,智氏被灭族。智氏亡而三晋分,三晋分而七国立,中国从此进入战国时代。

6.刑人:判刑罚做苦工的人。

7.涂厕:粉刷厕所的墙壁。

8.厉:通“癞”,恶疮。

9.自刑:自残肢体;自杀。

10.委质:古代臣下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

11.宽舍;宽大赦免。


《战国策》01《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战国策》02《秦攻宜阳》
《战国策》03《东周与西周战》
《战国策》04《东周与西周争》
《战国策》05《东周欲为稻》
《战国策》06《昭鱼在阳翟》
《战国策》07《秦假道于周以伐韩》
《战国策》08《楚攻雍氏》
《战国策》09《周最谓吕礼》
《战国策》10《周相吕仓见客于周君》
《战国策》11《周文君免士工师藉》
《战国策》12《温人之周》
《战国策》13《或为周最谓金投》
《战国策》14《周最谓金投》
《战国策》15《右行秦谓大梁造》
《战国策》16《谓薛公曰》
《战国策》17《齐听祝弗》
《战国策》18《苏厉为周最谓苏秦》
《战国策》19《谓周最曰仇赫之相宋》
《战国策》20《为周最谓魏王》
《战国策》21《谓周最曰魏王以国与先生》
《战国策》22《赵取周之祭地》
《战国策》23《杜赫欲重景翠于周》
《战国策》24《周共太子死》
《战国策》25《三国隘秦》
《战国策》26《昌他亡西周》| 反间计的典型案例
《战国策》27《昭翦与东周恶》
《战国策》28《严氏为贼》
《战国策》29《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战国策》30《秦攻魏将犀武军于伊阙》

古诗词文欣赏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