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智慧与人文精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小学文言文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探究小学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而独特的文学形式,并懂得其中的道理,12月初,我校四年级语文组决定开展以“品古文之韵 研文言教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集体探讨,确立主题;探究梳理,反复磨课;课例展示;研讨交流;总结提升五个环节构成。
集体探讨 确立主题
12月2日,我组教师根据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单元主题及语文要素,确定本单元的主题为“学讲寓言故事,争当智慧之星”。整合单元内容,形成核心任务“寓言故事秀”,展开真实情境下的大单元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学习与活动,引导学生尝试着与故事中的角色展开对话,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发现寓言故事背后藏着的大道理与大智慧。
探究梳理 反复磨课
12月9日至12日,我组老师一起梳理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守株待兔》这一课的内容。故事内容平实易懂,语言精练耐人寻味,揭示了不努力,而抱有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好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故事篇幅短小,仅39个字,但寓意深刻。像这样的“老故事”,我们要如何讲好呢?本课将通过“读好、读懂、讲好”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明白故事的寓意。经过微课初试,老师们发现教学中要抓住寓言的特点,启发学生对守株待兔这种行为有正确的认识,运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讲故事这几点要求再一次进行磨课。
教学展示
12月23日,汇报课在四楼多功能大厅如期举行。范志梅老师以趣导入境,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以“趣”为抓手,让学生看图猜寓言故事名称、引导学生走进寓言,既勾起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回忆,又让学生对这类文章的特点进行复习,知道寓言往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为总结同一类文章的学习方法奠定基础。她基于新课标理念和任务的落实设定核心任务。整个课堂在学生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老师以生为本,以趣促学,搭建多种学习支架,不仅教授内容,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帮助学生归纳文言文学习的小技巧,从而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文言文。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评价,真正做到“教学评”一致性。
研讨交流
12月24日,我组教师进行教学展示课的研讨交流,老师们纷纷发言,从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教法与学法等方面对本课进行了分析说明。有的老师对精彩的教学环节给予了高度赞扬,有的老师则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建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寻求更完美的教学方法。范志梅老师阐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听课教师在做好详细评课记录的基础上,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点评,肯定了教学亮点,同时针对有待改善的地方提出了具体建议。
总结收获 砥砺前行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教研活动是教师们成长的摇篮和进步的阶梯。老师们在思维碰撞中汲取经验,开拓思路。此次教研活动为文言文的教学提供了交流分享的平台。因为教无涯,研无尽,所以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是切实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助力语文教学迈向新征程的重要途径之一。
- END -
图文|四年级语文组
编辑|杨 彬
初审|金燕娇
复审|岳建萍
终审|岳小芳
百年文成欢迎您
扫码关注
\ | /
★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一位好老师就是一种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