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黄酒被列为皇室贡品,备受贵族官僚喜爱。诸多文人墨客也将黄酒作为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传递着古人对黄酒的赞美之情。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描述的便是黄酒的美好滋味。宋代文豪,被今人誉为大吃货的苏轼在《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诗五首暴雨初晴》一诗中这样写道:应倾半熟鹅黄酒,照见新晴水碧天。同样,宋代诗人陆游在《拥炉》诗中也对黄酒赞誉有加,“如倾潋灩鹅黄酒,似拥蒙茸狐白裘。”
小时候在老家南阳,每逢饭前,家里大人便让我端着一个大碗到街边的黄酒铺子里打上一碗香气扑鼻醇和馥郁的黄酒,作为下饭之用。那时不懂酒的我,对黄酒却留下了芳香的记忆。
网上查了下,黄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考古挖掘显示,万年前华北地区的先民就已经开始用石磨盘和石磨棒来加工粟、黍,并用陶器来蒸煮粟、黍等。此后,粟、黍农业开始逐步发展,粟、黍等剩余产品的增多可能为北方黄酒的酿造奠定了原料基础。
粟、黍是中国本土起源的重要的粮食作物,不仅在漫长的历史中是人们的主食,而且也是传统酿酒的重要原料。因此,先有了北方的黍米酿造的黄酒,而后才传到南方。公元前200年的汉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历时1200年,则是我国传统黄酒的成熟期。
此后,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如今黄酒已经形成了多种流派和品牌。
宁夏吴忠张寡妇黄酒,便是北方黄酒中的佼佼者。
张寡妇黄酒,相传是宁夏金积堡(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人张袁氏(1867~1946)所创立。
张袁氏的丈夫张青林是湖南湘乡人,清朝末年被征招为湘军士兵,跟随左宗棠大军来到宁夏。退伍后娶当地16岁的袁氏为妻,在金积堡定居下来,并以卖醪酒为生。几年后,张春林病故,张袁氏与儿子张永吉苦心经营酒铺,面对激烈的酒铺竞争,她放弃醪酒,改作黄酒。
当时的黄酒,只能现做现卖,存放几日,便要腐变,味道既酸又苦,十分难喝。为了能制出能存放、口味好的黄酒,张袁氏潜心摸索制酒诀窍,经过无数次的失败,花了整整三年的心血,她终于制出了一种配方别致,工艺独特的上乘黄酒。经张寡妇一手酿造出的黄酒色如琥珀,香气芳香,入口绵软,滋味醇爽,被誉为宁夏流传百年的知名品牌、享誉四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张袁氏年轻守寡,世人皆呼“张寡妇黄酒”。
据说,“张寡妇黄酒”曾经代表宁夏地方政府上贡天朝,其影响力,朝野上下达到了“无人不识君”的程度。
当年,宁夏的官宦人家专饮张寡妇黄酒;兰州专以张寡妇黄酒作最佳药引;来自西安、青海的酤酒者络绎不绝;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以骆驼背负木桶前来驮酒。买酒者纷至沓来,热闹非凡,金积堡因此而越加繁荣。张寡妇酒铺一时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还挂出"德生和"字号。
1946年,七十九岁的张寡妇去世,酒坊便由儿子张永吉夫妇经营。
而就在当年,天津《益世报》记者秦晋访问西北各省,次年2月,天津《益世报》馆将秦晋访宁时所写的通讯结集出版,书名为《宁夏到何处去》,书中对张寡妇黄酒分别进行了记述,“(张寡妇黄酒)以酒液明亮、醇厚甘甜而著称,特别是饮之沾唇,斟之挂碗,指触迅提竟能抽起缕缕黏丝,更是令人赞不绝口。”
解放后,张寡妇黄酒继续生产至1958年,后因粮食紧张而停止酿造,1982年由张袁氏孙子张玉林将其配方及酿制工艺整理,经酿造试制成功。
历经发展,如今,张寡妇黄酒先后被宁夏商务厅评定为宁夏老字号、宁夏优品,被吴忠市人民政府评定为吴忠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原自治区工商局连续五年评为宁夏著名商标。
1996年,根据宁夏老字号“张寡妇黄酒”传奇故事创作拍摄的彩色遮幅式故事片《这女人,这辈子》被广电部列为当年第二批全国重点影片。
时光荏苒,今天,自治区商务厅主办的“岁月沉香·风华新生”2024宁夏老字号创新发展行动之“全民寻访”小组来到吴忠市张寡妇黄酒厂,听张寡妇黄酒传承人张玉林老爷子和其子张锐娓娓讲述老字号张寡妇黄酒的故事和酿造工艺,“张寡妇黄酒采用百年老配方,遵循古法酿造、古法蒸煮。作为北方黄酒的代表,张寡妇黄酒选用糯米为主要原料,每年春季,经过选料,用清水淘洗后,蒸、煮、凉、拌,加上优质酒曲入大瓷缸密封,经过一两年,甚至七八年的窖藏,才能用质纯、色清的井水榨出地道的老字号黄酒。”
站在散发着馥郁酒香的生产车间,我们看到,黄酒的酿造,更需要精湛的技艺和长时间的等待,每一步工序都凝聚着传承人的心血和智慧,每一次发酵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每一滴黄酒都蕴含着传承人的心血和智慧。一滴黄酒里,藏着很多看不见的魔法,而黄酒的传统酿造工艺也因此得以传承。
作为典型的中华民族文化符号,黄酒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作为宁夏老字号,张寡妇黄酒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