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文昌阁与吕母图书馆
瓦楞草 阿尔
门致中 “礼贤下士”
门致中 民国时期汉奸
一个初春的早晨,古老的宁夏府城寒气未尽,这时,一辆民国时期特有的老爷车在一户门庭前停下,一个身材高大,穿长衫,戴礼帽,绅士一般的人物从车上下来,嘱咐随从叩响了这户人家的大门。
暗红的木漆大门打开了,一股草药之香扑面过来。来访者深吸一口气,便被请入厅堂……
这是一次极不平常的拜访。
1929年,对于宁夏也是不同寻常。这年,宁夏不再隶属甘肃,而是另起炉灶成立了宁夏省,新任的宁夏省主席门致中,原是冯玉祥麾下一员大将,被冯玉祥举荐做了“一省之王”,可谓是春风得意。
新官上任三把火,门致中想把火烧的更旺。此时,宁夏人对外来的新生事物逐渐开始接纳起来,不管是平头百姓还是政府要员。银川的大街上已经见不到捂着辫子哭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剪不得!”的男人,女人也不再大门不出,二门不进,而是逐渐走向社会舞台。
“五四”运动后,各地尚文风气盛行,办学、建图书馆,各地政府争先恐后,一个个生怕落伍。
这一时期全国局势仍然十分混乱,战事不断,几个军阀南北争战,杀来杀去,虽说战乱使得人心惶惶,但打仗归打仗,社会教育依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也算是民国时期一个特别有趣的社会现象。
刚刚上任的省主席门致中也不例外,他召来得力干将,时任宁夏省政府委员、建设厅厅长的魏鸿发商讨新建图书馆一事,于是就有了本文开篇,魏鸿发带着省主席交付的任务走进中医吕六阳家,专为建图书馆之事登门造访。
说起魏鸿发(魏绍武),也不是一般人,也是民国时期的文武双全之人,曾经官至中将。1935年5月,魏鸿发还和刘小石(陕西人,民国时期宁夏法院审判庭长)等人发起组建了宁夏存在时间最长、培养演员和演出剧目最多、演员行当最全、阵容最强、群众影响最大的秦腔班社觉民学社。
魏绍武,字鸿发(1887—1983),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魏家村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优秀书法家。历经满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二十五岁时与黄钺等组织发动天水起义,响应武昌起义。长期活跃在民国政坛,曾任先后民国政府时期之甘肃督署任军法科科员、军官学校校长、振武军教练官、陇东巡访第一营管带、甘肃省道路管理处副处长、宁夏省建设厅长等民国要职,主持修筑了甘肃第一条高等级公路。解放以后任甘肃省政协委员、政协常委、文史馆馆员。享有98岁高寿。
作为一位爱国民主人士和知名书法家,魏鸿发的生涯横跨满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作为书法家,魏鸿发的书法造诣深厚,风格高古,神韵独特,自成一体,且擅长赋诗,因此在中国近代书坛占有一席之地。
民国魏鸿发行书条幅
民国魏鸿发书法作品
清代,因书籍为少数人所有的垄断性,使私家藏书得以发展。大凡有点钱的读书人,千方百计都要搜求和转抄书籍,以便自己和少数亲朋好友读书研求之用,从而形成私家藏书之风。
到了民国年间,宁夏府城私办图书馆之风渐起,在晚清时期当过医官的中医吕六阳爱书成癖,家中藏书甚多,便在自家后院办起图书馆供人阅读。
吕六阳结发之妻郭氏听说建设厅厅长大人为办图书馆之事登门,连忙设茶殷勤接待。魏鸿发这才知道,原来吕六阳已经去世,吕家由女主人郭氏主事。
文昌阁办起吕母图书馆
按说在战乱四起的年代,百姓命同蒿草,省主席想办个图书馆何须派堂堂建设厅厅长前去登门商量,一声令下,强行将吕家书籍收来,纳为公有,不就万事大吉了嘛?这难道是门致中 “礼贤下士”,体恤民情?
但门致中在宁夏上任后的作为,却并不是那么光彩。
这省主席门致中一上任,首先自己的关系户都提拔上来,建起官官相护的关系网。接着又兴修府邸,将老婆接来“掌印”。
门致中在任期间,宁夏早已连续两年无雨,成为特大旱灾区,门致中却全然不顾民之疾苦。时任南京政府内政部长薛笃弼等到宁夏视察灾情后给甘肃省主席刘郁芬致电:“宁夏各区,灾情较重,平凉尤甚,而宁夏省政府门致中等则弹冠相庆,对灾情置之不顾。”这段电文是对门致中在宁“政绩”的最好评价,由此可见,这样的官员自然不会“礼贤下士”,对百姓过多客气。
然而,如果排除这个因素,是吕家有什么特殊背景让门致中有所顾忌?,
吕氏家族突然显得诡秘莫测起来,查遍关于吕家的记载,也仅有吕母图书馆的简单几笔记录。不过宁夏政协网却有一篇文章《关于《西北晨钟》刊载《宁夏辛亥革命史略》一文及其作者吕锡有的两点质疑》(作者杨发第)说道:“吕锡有的父亲名叫吕六阳,清朝时期在宁夏府城(现银川市)当过医官。原籍宁夏中卫县。其祖父死后,由祖母主持家务……;吕锡有“l929年门致中任宁夏省主席时,当过印花股股长。l933年马鸿逵统治宁夏以后,当过宁朔县教育局局长……”
而吕锡有,其实也不是一个一般人物。他曾是宁夏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之一。
辛亥革命是一次全国规模的、有各族人民参加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宣统二年(1910)6月,陕西、宁夏的哥老会与同盟会在大雁塔歃血订盟,建立了联合推翻清王朝的合作关系。宣统三年(1911年)9月1日,西安哥老会和新军发动起义,西安光复,军政府成立。部分哥老会的成员成立军政府的领导,如哥老会成员马福祥被任命为副都督。
1911年,地处西北的宁夏与全国一样,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大革命。当年6月,同盟会“宁夏革命同盟支部”成立。
西安光复后,为争取当时有较大势力的宁夏哥老会众参加起义,宁夏革命同盟支部负责人刘先智、吕锡有加入哥老会并被推为首领。
哥老会起源于四川和重庆,是活跃于长江流域,具有声势和影响都很大的一个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同治年间传入陕西、宁夏地区。
1911年11月,起义军推翻了由满汉政权把持的反动政权,建立了宁夏革命政府,颁布了《新政大纲》和《临时政纲》,对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吕锡有,亲身参加了这次起义的领导工作,可谓功劳颇大。
而随后,吕锡有应该是一直在宁夏工作,直至门致中成为宁夏省主席派魏鸿发去吕家商议由省政府提供地点,并拨款一千银元购置新书,将吕家私人图书馆扩大办成公共图书馆。
吕锡有的母亲郭氏自然立马应允,表示愿意捐出所有藏书建立一个图书馆。也是因此,宁夏府城中山公园的文昌阁上才有了一所吕母图书馆,吕母图书馆可算是由政府扶持而建的私人图书馆。吕锡有后来当上了宁朔县(现银川新城)教育局局长,
吕母图书馆在宁夏建省之初热热闹闹地开馆了,为宁夏图书馆的发展史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但事情到此时并未结束。
《关于《西北晨钟》刊载《宁夏辛亥革命史略》一文及其作者吕锡有的两点质疑》所讲到的吕锡有的故事,使吕母图书馆之后的命运留下了神秘莫测的阴影。
吕母图书馆的福与祸
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在西安出版的《西北晨钟》上首次刊登吕锡有、何其智撰写的《宁夏辛亥革命史略》,详细记叙了这次起义的全过程。
天水市档案馆馆藏的《宁夏辛亥革命史略》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7月出版,西京市甘青宁同乡会发行,西京市新中国印书馆印刷。景梅九、张天五作序。由于作者吕锡有亲身参加了这次起义的领导工作,更增加了这份资料的参考价值。
1932年,马鸿逵被任命为宁夏省主席,l933年到任,成为宁夏的统治者,他的统治一直持续到解放前。
“宁夏王”马鸿逵是个唯我独尊,“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军阀,他统治宁夏期间,宁夏府城一切皆在他权杖之下,小小的吕母图书馆自然也不例外。
马鸿逵先是把吕母图书馆改成吕马图书馆,等于占了吕氏的图书馆。后来一不做二不休,又干脆将这个图书馆与建设厅民众图书馆合并,成立省立图书馆,划到了他的政绩之下。
吕母图书馆不存在了,马鸿逵却没有善罢甘休。随之而来的是身为宁朔县教育局局长的吕锡有被马鸿逵撤职了。世道就是如此这般千变万化,使吕锡有因吕母图书馆而得福,又让吕锡有因吕母图书馆而得祸。
先是因吕锡有家人捐书有功,令他当上宁朔县教育局局长,接下来新主子马鸿逵将图书馆纳为囊中之物。
在这我们不妨设想:吕锡有可能对此有所不满,他的情绪很快被马鸿逵探知,十分恼火,宁夏皆为马氏天下,自然一切皆归马家所有,吕锡有作为手中一枚棋子竟敢表现不满,真是胆大包天。
于是马鸿逵一气之下,克扣了宁朔县的教育经费,致使教师工资拖欠,更增添了吕锡有的无比愤恨。于是,吕锡有暗自散布了一些反马的言论,这些言论又被马鸿逵探去,就下令撤了吕锡有的职,让他回家去当平头百姓。
但是不久,吕锡有就从此下落不明了。有人说他被马鸿逵暗害,抛尸荒野;也有人说他为了逃避马鸿逵进一步加害,忿而离宁远走他乡。吕锡有的家人四处寻找,但终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吕锡有失踪几年后,民间很多传闻出现。
有传,吕锡有流落西安,穷愁潦倒衣食无着,靠行医和武功农学院宁夏同乡学生接济维持生活,后又转往宝鸡、天水、岷县一带行医;有传,吕锡有离开宁夏,到山西汾阳找高士秀,联络宁夏外地知名人士组织反马活动;有传,吕锡有在宝鸡,因擅长说河南话,联络河南籍人士在西安组织河南同乡会,被推为会长,并开设了‘月得胜山山堂’,他为龙头大爷……。
不过,史载,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在西安出版的《西北晨钟》上首次刊登吕锡有、何其智撰写的《宁夏辛亥革命史略》,详细记叙了这次起义的全过程。
至今,甘肃天水市档案馆还馆藏有《宁夏辛亥革命史略》,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7月出版,西京市甘青宁同乡会发行,西京市新中国印书馆印刷。景梅九、张天五作序。作者就是参加过宁夏辛亥革命的吕锡有。
时过境迁,如今的中山公园文昌阁,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吕母图书馆和吕家的儿子吕锡有,就这样慢慢地时间所湮没,但我们依然在历史的烟云里能够找寻到一些模糊的痕迹,它被时光所永远镌刻。
(以上图片据网络,如侵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