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彬∣秦安三皇庙与“羲里娲乡”雅称

文摘   2024-10-30 15:03   甘肃  

  

点击上方第二组蓝字,关注成纪广林


成纪广林,讲述古成纪秦安的历史文化


秦安三皇庙与“羲里娲乡”雅称

文|李雁彬

   秦安自古以来雅称“羲里娲乡”,因大圣人、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皆诞生于此。伏羲又称宓羲、庖牺、包牺、牺皇、皇羲、太昊等,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据传,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和中国古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结绳为网,教人渔猎,饲养动物,设立婚姻制度,发明琴瑟,创作乐曲《驾辨》等。

女娲,既有中华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创世女神女娲,又有伏羲之妹、三皇之一的女娲,在战国之后的史料和传说中女娲为伏羲之妹,同为风姓,人首蛇身。“抟土造人”和“炼石补天”为流传最广的神话故事。

伏羲女娲生于成纪,即古成纪地,东晋王嘉《拾遗记》:

庖牺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

古成纪地域较大,但基本以今天大地湾为中心,秦安为古成纪的中心地带,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元鼎三年于其地设置成纪县。但据司马迁的《史记》,置成纪县之前其地名早已存在,汉文帝时“黄龙见成纪”即可证。明代的《巩昌府志》记载商代已有成纪地名。与秦安南境相接的三阳川有卦台山,传说为伏羲创画八卦之地,上建有伏羲庙,附近有龙马洞,印证龙马负图之说。但秦安民间一直认为,县北的安伏川也是伏羲初画八卦之地。因成纪县在历史上大多时为秦州或天水郡所辖,成纪县亦于五代迁至天水,所以宋元时期在天水市区设立伏羲庙。伏羲祭祀仪式为天水市最为隆重的传统大典。

因而,把伏羲所生之地称为成纪。同时史料记载,女娲,风姓,生于成纪。《史记补•三皇本纪》:

女娲……代宓犧立,号曰女希氏。

《水经注•渭水》云:

瓦亭水(今葫芦河)又西南出显亲峡,石宕水注之。水出北山(县北三十里阳极山),山上有女娲祠。庖羲之后有帝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矣。

显亲峡即今锦带峡,秦安民间相传伏羲女娲在此从山顶滚下石磨盘,合而为一,于是兄妹成婚,繁衍人类,因称此峡为显亲峡。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汉窦友被封显亲侯之前,显亲地名早已存在。安伏玉钟峡旧有名为“白蛇碥”的巨石,上有双蛇相交图案,传说为伏羲女娲图腾,后因修路而炸毁,但遗迹仍然可辨。

       

史料记载,秦安陇城为女娲诞生之地。秦安另一女娲祠即陇城女娲祠,明《秦安志》曰:

(龙泉山)其山当陇城之北,有女娲庙。庙建于汉以前。娲皇,成纪人也,故陇得而祀焉。今庙存而祀废矣。有北山寺。

清道光《秦安县志》记载,陇城镇有“娲皇故里”牌坊。《甘肃新通志》载:

相传女娲氏风姓,生于风台,长于风谷,葬于风茔。

又载:

女娲庙,在州北四十里秦安县,在县东北龙泉山(龙泉山,当地又称风台梁),建于汉代以前。

风谷、风台、风茔三址皆在秦安县陇城镇,地名沿袭至今。在风谷西崖有一天然洞穴,当地人称“女娲洞”,洞内曾出土过大量红陶残片,洞壁早期尚存白灰抹面。女娲庙庙会规模极大。2008年,秦安女娲祭祀仪式被列入第二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类),2010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安境内女娲祠有两处,但伏羲庙传至今天的只有秦安凤山之上的伏羲庙,为原三清殿所改建,并非古代所遗留,这又是为何?

其实,秦安古代是把三皇合在一块儿敬的,秦安三皇庙的由来久远,但传至今天竟无一处,深以为憾。

三皇,谓伏羲、女娲、神农,秦安祀三皇,据秦安元代文庙碑文记载,元代之前秦安县即建有三皇宫。元代至正九年的《重修文庙碑》曰:

王公从仕讳思聪,字明夫,清水人氏,由儒业吏,廉介有为,政治之嘉,非独于此,其三皇庙洎公廨葺以轮奂。

就是说,秦安的三皇庙在王思聪的主持修葺下,变得美轮美奂了。

那么,三皇庙究竟在什么地方?笔者曾采访秦安书法家、原人大副主任王元喜,他说小时候去凤山的时候,最高层的老君殿右侧建有三皇庙,内塑伏羲、女娲、神农三圣像,后来采访薛荣琪等许多老人,也言明凤山之上旧有三皇庙。元代王思聪所修葺的三皇庙是否指此,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另外,笔者在南小河流域的赵家川大爷庙考察时,当地人称此庙为龙凤观,庙后有三皇宫,此为另一处三皇祀奉之处。龙凤观有旧匾,上曰:

秦邑城东旧有龙凤观,崇奉九天圣母,后有慈悲庵,中列三皇宫,钟楼、鼓楼巍然侍列左右……

南小河的赵家川亦祀三皇,其来源亦久远而不可考,到晚清时已成典故。可见,在秦安历史上,对包括伏羲在内的三皇的祀奉一直是存在的。秦安祀三皇而不单独祀伏羲,设立伏羲庙的原因就是秦安是三皇中两皇的诞生之地,因此,捎带着祀了神农。

但是羲皇故里的文化传承是无处不在的。胡缵宗在明《秦安志》中说:

故自庖羲氏开辟,已为成纪地(阳兀川何氏地掘得一石刻,上有成纪字。今存)。

在《地理志》概括:秦安“开辟既远,教化亦浃,”“羲娲之流风犹有存者”。在《秦邑赋》中写道:“负九龙而翔集,仰卦画于羲天。系龙马之西崦,引东阳而右旋。”“地既统于成纪,才莫辨于陇川。”“律吕太古,卦爻先天,羲皇既作,轩帝复宣。”胡缵宗始终将秦安山水人文与伏羲女娲这两位人文始祖融合在一起,说明秦安“羲里娲乡”的人文积淀和传承来源已久。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秦安县重修文庙碑》:

建庙设置,崇祀孔子,矧秦安古成纪地,元圣诞育之区,庙建固宜首先诸邑也。

牛运震在其文中写道“谁炼五色之石,再补娲天,可玩八卦之文,重演義画。”道光《秦安县志》建置志中记载,其北城门上旧曾榜曰“羲皇”,意为纪念伏羲。清同治秦安知县程履丰在《重建泰山庙碑》开首即称:“秦安古成纪,地僻在陇干”。《甘肃新通志》在记述秦安人物时,开篇即曰:羲皇诞育,肇启人文,娲皇继之,人伦以正,圣门三子,身通六艺,斯文宗派,照耀千秋。

在《圣贤》一节中写道:

天生神圣,为万世辟鸿蒙,开道统,里居所在,动人遐思,窃维考据之精,无过我朝,伏读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伏羲生于成纪,故城在今甘肃秦州秦安县,女娲为伏羲女弟,当亦生于成纪,秦安南郭门有“羲皇故里”额,砖刻,字迹模糊,相传始于金时。北山旧有女娲祠,见《水经注》,陇城镇有“娲皇故里”坊,建自前明,又有风茔、风台,皆因风姓以名地,亦古迹可证也。

又在《城池》中记述,同治元年,巡道林之望令邑人增筑南、北郭,南郭城五门,正南曰“羲皇故里”。民国27—28年重新建城门后,王健庵又生书此额。民国22年在县长叶超主持印行《羲里娲乡唱和集》,选收县内文化名人诗文。《唱和集》中,有很多诗文提及伏羲、女娲。

   由此可知,秦安“羲里娲乡”这一文化品牌为长期历史形成,不但是史实,而且成为境内人民世世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长期滋养、影响和激励着境内士人的人文情怀

成纪广林
甘肃秦安档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