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刊发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普利锋署名文章:加快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人才集聚中心城市

文摘   2025-01-01 10:04   云南  

1月1日,《学习时报》刊发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普利锋署名文章

《加快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的

人才集聚中心城市》



全文如下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云南省昆明市正处于高质量发展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望人才、依赖人才,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我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人才集聚中心城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昆明篇章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突出特色优势,建设引才聚智、创新创业“强磁场”

 昆明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在人才投入、环境营造、政策创新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突出区域特色,加快推动现有人才平台载体蝶变升级。


 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科研创新平台。立足自身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加快筹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领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支撑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战略需求。围绕生物医学、植物化学、稀土和贵金属新材料等优势特色重点领域方向,争创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集群。围绕能源、矿产、种业、农资等领域,推动与周边国家共建一批高水平国际科技研发平台,集聚国际领先、全国一流的科技人才。


 打造高水平“校院企地”协同平台。发挥昆明集聚全省90%以上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70%以上的科研人员优势,支持在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通过市场化机制,共享大型仪器设备、共建共用实验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争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联合大型企业共建职业教育基地,推动重点院校与地方企业合作共建现代产业技术学院和人才培训基地。加快推进昆明经开区与驻昆高校打造澜湄职业教育共同体,发挥职业教育参与南亚东南亚市场的引领示范作用,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培育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依托昆明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前沿和门户优势,用好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磨憨沿边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飞地”研发中心、销售中心,构建“昆明研发+边境生产+东南亚组装+全球销售”的价值链。大力抓好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推动加工贸易型、出口导向型产业落地,协同发展国际金融、国际旅游和教育医疗等产业,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对外辐射力及人才集聚力。



扩大交流合作,做好内外统筹、双向开放“大文章”

 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昆明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开发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


 推动区域人才协同发展。建立健全“1+5”区域人才工作互动合作新机制,推动滇中地区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聚焦区域内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领域,与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人才高地的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和龙头企业等创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加快构建人才互认互通体系,建立高层次人才跨地区联合保障机制。


 实施国际人才引培工程。优化“春城计划”高端外国专家专项,通过以才引才、柔性引才等方式,定向对接、精准引进事业需要的各类海外人才。支持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探索“境外孵化、成果回归、分建共享”的离岸人才引进和使用模式。与泰国、老挝等国知名智库共同成立智库联盟,整合各国研究力量,促进区域发展。推进非通用语种人才培育,加强小语种翻译、航运物流、跨境电商领域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人才交流枢纽。


 提升资源跨境配置能力。加快建设中国·昆明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培育一批高水平国际猎头公司和人才服务企业。建设磨憨国际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在老挝、缅甸、越南的重点城市设立职业技能培训分中心,开展汉语、法律法规、电气电工、服装缝纫等专业技能培训,探索“输入+培训+就业”的全链条跨境劳务合作模式,形成“企业有人才需求,磨憨能快速输送”的跨境人力资源供给能力。



优化人才服务,打造近悦远来、尽情驰骋“好生态”

 昆明市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努力把昆明建成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


 深入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在滇中新区、昆明经开区、高新区探索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匹配定制化支持政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实行更加开放的外籍人才来昆工作、科研、交流的停居留政策,开放国际(跨境)职业资格互认,加快研究技术移民制度建设,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形成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制度体系。


 持续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建设高端人才社区、产业人才社区和国际人才街区,强化人才住房保障,拓展“春城惠才卡”服务事项,构建人才政策“一网查询”、科创需求“一键匹配”、人才服务“一码集成”的数字化服务平台,一条龙解决人才在就业创业、安居住房、家属安置、子女上学等方面的现实需要,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营造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落实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容错免责实施办法,加强创新成果保护,让有真才实学、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名利双收”。加快塑造开放、多元、包容、创新的城市文明特质,打造“春城人才”品牌,办好国际赛事,提升城市良好对外宣传形象。

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朱杰、黄章文

责编:王超、程锋

审核:昆组轩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春城先锋

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

春城先锋
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欢迎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