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我劝你学会分清 “ 细菌感染” 和 “病毒感染 ” ?

学术   2024-10-07 18:31   四川  

你可能会疑惑:为啥要分清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这不是医生的工作吗?

的确,区分细菌和病毒感染,是医生的专业领域。

但这件事并不容易,医生也有把病毒感染误作细菌感染处理,错用抗生素,病情非但没好转,还出现白细胞下降(尤其是腺病毒,临床表现和细菌感染类似,容易被错认为细菌感染)。

还有不少人,出现发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后,不想去医院,给自己或孩子用药,更应该了解这两者的区别,避免不必要的焦虑和错误的治疗方法。


▍从2个病例,看区分两者的重要性[3]

病例1 :小明(4岁)突然发烧,体温达到39℃。家长立即带他去看医生。医生通过详细问诊和检查发现,小明并没有接种过肺炎疫苗,但精神状态良好,没有其他病史。医生初步判断为病毒感染,并建议家长观察48小时。两天后,小明的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状态也恢复正常。

病例2:7岁女生,高烧5天(体温39-40摄氏度),肌肉酸痛,咽痛,但不咳嗽。家长也出现发热症状。

家长担心孩子旷课,带到附近诊所看病,诊所做了血常规和超敏CRP化验,发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1%,误以为是细菌感染,用了5天的头孢曲松和中草药针剂,仍持续高烧。

错误的化验结果解读

血常规检查中,看到中性粒细胞比例高(91%),医生误认为是细菌感染,但实际上并不一定是细菌感染的标志。

细菌感染一般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而且超敏CRP也会高。

忽略了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儿童在流感病毒感染的早期,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特别是淋巴细胞减少,只有中性粒细胞比例相对增高。

没有结合临床症状和季节判断

处于流感高发季节,且出现肌肉酸痛、咽痛、家长也发热等症状,应考虑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正确诊断和处理

到医院就诊,通过呼吸道6项检测,确诊为乙型流感核酸阳性。

输液后白细胞很低,中性粒细胞低,符合流感发热后2天血常规的特点,当然也可能与误用抗生素有关。


▍从症状上,能区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吗?[1]

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不能单纯通过症状来区分,因为早期症状并没有特殊性。

如果一定要找出症状的不同,大概有以下几点:

细菌感染

当孩子有细菌感染时,症状一般会比较严重。孩子可能会表现得精神不太好,发热持续时间较长(超过3天)、怕冷、呕吐、头疼和肚子痛,这些症状会比较明显。

还可能有耳朵疼(中耳炎)、咽喉化脓(扁桃体上有脓苔,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为链球菌感染)、尿路感染(尤其是小于2岁的婴儿)和脓血便(细菌性肠炎)。

如果孩子发热超过3天,体温没有好转趋势,或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病毒感染

孩子的精神状态通常会好一些,有流鼻涕、咳嗽、喉咙痛、嗓子里有疱疹等症状,通常在48-72小时内逐渐减轻。如果孩子的体温在几天内有所好转,精神状态也不错,大概率是病毒感染。

黄痰、黄鼻涕、绿鼻涕

有黄痰、黄鼻涕、黄绿痰等症状,并不一定意味着全身都有细菌感染,可能只是局部的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

有的细菌感染的症状和病毒感染很类似,所以不能仅凭以上症状,就判断是细菌感染。比如,有些亚型的腺病毒可引起腹泻、呕吐和腹痛,甚至出现扁桃体红肿、覆有白色或灰色斑点的扁桃体炎等症状,容易被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


▍家长怎么大致判断,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3-4]

家长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初步判断孩子的感染类型:

年龄因素

3个月以下的婴儿,如果出现发热,不论其他症状如何,都需要高度重视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婴儿免疫系统没发育完全,细菌感染的风险高,需要及时就医。

精神状态

孩子的精神状态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好,即使发热,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但如果孩子显得非常疲倦、嗜睡或活动明显减少,就需要考虑细菌感染的可能性。

疫苗接种情况

如果孩子接种了肺炎疫苗和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出现严重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小。这些疫苗极大减少了孩子感染致病细菌的风险。

病史

如果孩子有免疫缺陷、反复尿路感染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病史,需要特别注意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这些孩子的免疫力较低,容易被细菌感染。


▍ 医生怎么判断,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2-6]

当你因急性感染性疾病去看门诊或急诊时,医生通常会做一些基本检查,比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沉、尿常规、胸片、超声检查、头颅CT和脑脊液检查等。

医生会看这些检查结果,再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感染是细菌还是病毒引起。下面是他们诊断的三个重要过程

一、临床表现评估及鉴别

1. 流行病学信息

不同病毒和细菌感染具有季节性流行特征。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流行多发生在冬春季;肠道病毒、虫媒病毒主要流行于夏秋季;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流行于秋冬季;麻疹病毒感染主要流行在春季。

2. 病史及体格检查

如前所说,病毒和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有一些差异,但不能单靠这些特征进行病原诊断。

3. 基本辅助检查

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影像学检查等针对急性感染的基本评估。

具体来看看:

血常规

血象

指血液中的各种成分的数量和比例,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通过血象检查,医生可以了解血液的健康状况。简单来说,就像是给血液做个“体检”,看看有没有异常,比如贫血、感染或其他疾病的迹象。

血象分类比总数更有参考价值。也就是说,血象总数告诉你血液中细胞的总数量,但血象分类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比如,白细胞总数可能是正常的,但如果你看一下分类,你可能会发现某一种类型的白细胞(比如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异常增多或减少。这种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细菌感染: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
一般会导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尤其是像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的化脓性球菌。有时严重感染反而会让白细胞总数下降。
注意三种特殊情况:
1)白细胞增多,但中性粒细胞不高。
2)白细胞正常或稍低,但中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3)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增多(多见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病毒感染: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伤寒、副伤寒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还有很多呼吸道病毒感染,比如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新冠病毒感染会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在感染初期,白细胞可能会稍微增多,但是中性粒细胞(N)通常不会增加太多。
病毒及特殊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
腺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流行性出血热,这些病毒感染常常会引起血淋巴细胞增多
百日咳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布鲁氏杆菌等特殊细菌感染,也会引起淋巴细胞增多。
所以,只看血常规的变化,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是不行的,需要结合其他炎症指标和临床表现来判断
C-反应蛋白(CRP)
病毒感染时,CRP测定值大多没有明显增高(除了一些严重侵袭导致组织损伤的病毒,如腺病毒、疱疹病毒等),通常不超过50mg/L,极少超过100mg/L。
细菌感染时,血清CRP可出现中等至较高程度升高,革兰阴性感染可发生最高水平的CRP,有时高达500mg/L;革兰阳性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一般会引起中等程度的反应,典型的在100mg/L左右。 
降钙素原(PCT)
PCT 是一种由 116 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主要由甲状腺的 C 细胞产生,血液中的含量很低。但当身体受到炎症刺激,尤其是细菌感染或脓毒血症时,身体多个组织都会产生更多的 PCT,导致 PCT 水平显著升高。相比之下,病毒感染时 PCT 的水平只会轻微增加
所以,通过测量血清中的 PCT 水平,可以帮助判断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二、目前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HNL: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是鉴别细菌感染的重要标记物
PCR:高灵敏和高特异性的病原检测技术
NGS:高通量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可检测多种病原体
三、未来可能用到的检测方法
未来还可以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血液白细胞转录组,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或是通过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感染病原诊断中的应用。以及红外光谱显微技术等新兴技术,更准确地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
总结
到目前为止,没有单一的指标能早期、准确地区分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所以,需要通过结合病史分析、体格检查、临床表现和各种检测方法,才能准确做出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任晓旭. 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 [J] .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0,27 (03): 181-18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912.2020.03.005
2.急诊成人细菌性感染诊疗专家共识
3.这种病毒感染,特别容易被当成细菌感染,您了解吗?柯大夫儿科科普 2024-04-30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5.C-反应蛋白如何鉴别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看完这篇就够了!医脉通呼吸频道 2024-03-13
6.如何从症状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呢?儿科医生刘华  2020-09-22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科普文章,不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医脉通呼吸频道
关注医脉通呼吸科,快速获取国内外呼吸领域进展,及时查看指南更新,抢先知晓热门会议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