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叶嘉莹先生:诗词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

文摘   2024-11-25 00:18   北京  

沉痛的噩耗传来

中华古典诗词大家

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先生

于 2024 年 11 月 24 日溘然长逝

享年100 岁


▲2015年10月17日,天津,在南开大学建校96周年之际,位于该校八里台校区内的迦陵学舍正式启用。在迦陵学舍启用仪式上,叶嘉莹先生为来访者致辞。(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叶嘉莹先生堪称 “诗词的女儿”,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对古典诗词文化的追寻,一心渴望达成古典诗词文化的“珠圆月满”之境。


她生前曾深情地说道:“只要有中国人在,古典诗词就不会消亡。”


“诗言志,歌永言”,绵延数千年的中华诗词,对中华民族有着特别的意义。道中华文宣平台曾在2022年10月15日发表了关于叶嘉莹先生生的访谈(《叶嘉莹:什么是中华诗词之美?》),倾听先生解读中华诗词之美,如何突破文化鸿沟、促进文明互鉴。如今读来,字字句句皆是真情。


在先生驾鹤西去之时,让我们回顾诗词的女儿的一生和她对诗词的大爱。


▲2018年4月,第八届“海棠雅集”诗会活动在南开大学迦陵学舍举办,来自海内外诗词界、艺术界、文化界的名家学者共赴迦陵学舍。叶嘉莹出席活动,与众人赏花吟诗。(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叶嘉莹曾坦言:“受益于古诗词,(即便)我一生经过了很多苦难和不幸,却能一直保持乐观、平静。” 


从大陆到台湾,又从国内到海外,一生漂泊,屡经磨难,尝尽人生苦难,阅遍家国离乱和复兴,叶嘉莹的百岁人生足够传奇。


2023年10月15日,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开幕。开幕式上,叶嘉莹深情讲述自己四十多年前决心归国教书和结缘南开的往事。


▲2015年10月,叶嘉莹在南开大学一讲座上演讲。(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1924年生于北京,出身叶赫那拉氏,叶嘉莹三四岁时,父母便教她背诵诗词来识字。


1937年,初中二年级的叶嘉莹经历了卢沟桥事变。面对北平的沦陷,少年的叶嘉莹写下了悲痛的诗句: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


1941年,她考入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1948年,随丈夫南下,开始了“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的生活。


1974年,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北京。这一次,叶嘉莹写下一首2700字的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叶嘉莹在演讲。(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叶嘉莹曾这样讲述自己的人生体会:“我以前曾经假托我的老师顾随先生说过:‘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这两句其实是我自己的话。正是当我经历了一生的忧苦不幸之后,我自己想出了这两句话。它使我真的超越了自己的小我,不再只想自己的得失、祸福这些事情,才能使自己的目光投向更广大、更恒久的向往和追求。”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回望漂泊如转蓬的一生,叶嘉莹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这句话加以概括。她认为,要身经忧患,才深解诗词。


诗词是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


在叶嘉莹心中,诗词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之一,是美文,包括了形、音、义等几个方面,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其重要特点。


▲叶嘉莹照片  (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中华诗词之美首先体现在中国语言文字上,独体单音和平仄四声的特征使诗词具备了独一无二的文字与声音美感。


当然,这不是全部。诗词中所体现出来的诗人、词人内心的感情和生命之境界,是中华诗词最具独特性的美感。


中国古典诗词自始即以其能予人直接的感发之力量为最基本特色,作诗一定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看到外界的景物情事使内心感动,然后用诗歌表达出来。


▲20世纪70年代,叶嘉莹在哈佛燕京研究室。(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钟嵘在《诗品》中曾说:“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叶嘉莹认为,在贫贱艰难或寂寞失意时,没有比诗词更能安慰人、鼓励人的了。


可以说,中国古典诗词凝聚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志趣、气度、神韵,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


“把所知道的都说出来,说给年轻人听”


中国古典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为独特的崇高地位,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叶嘉莹认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诗歌最宝贵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由作者到读者,不断传达出生生不已的感发的生命。


▲1993年,叶嘉莹在哈佛大学讲演。( 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我之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本不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受益于古诗词,(即便)我一生经过了很多苦难和不幸,却能一直保持乐观、平静。”叶嘉莹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


现在有一些青年人文化积淀不够,看不懂诗词内容,也分辨不清哪首诗是好诗,好在哪里,不能认识诗歌对人的心灵和品质的提升的功用。守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宝藏而一无所知,这自然是一件极遗憾的事。


弥补这些遗憾是叶嘉莹这些年来的一大愿望,也是她选择回国教书,而且在讲授诗词时特别重视诗歌中感发之作用的一个主要原因。


“但我愿把所知道的都说出来,说给年轻人听,否则上对不起古人下对不起来者。”


中华诗词如何实现全球化传播?


中华诗词所独有的声韵美感及其体现出的作者独有的情感,是难以言传的意韵之美。因此,当语言文字发生改变时,诗词的感觉和所蕴含的情志可能就改变了。


当然,中国诗词英译中也有极好的翻译,叶嘉莹曾提及,她曾听过,将唐诗“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翻译成“I return you the pearls with my tears/ that we didn’t meet in earlier years”。


在叶嘉莹看来,这种声音与感情结合得很好的翻译,需要译者具有诗人的情怀和才华,达到这种水平很难。


▲叶嘉莹先生讲解《鹧鸪天》。(视频来源:南开大学微信公众号)


在英语课堂上,叶嘉莹将她对诗词的理解表达给学生,将诗人真正的、本质的美好讲述出来,和对待中文读者、中国学生一样。


学生们对她的教学极感兴趣,课堂积极性很高。这与叶嘉莹用生命将诗歌的情感、意志诠释出来有着极大的关系。


当然,叶嘉莹在课堂上的吟诗诵词,也吸引学生们陶醉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诗词蕴含着久远的文化传统,只有对中国的古典文化理解得越多、越丰富,才能更好、更多地体味诗词中的意味。以用典为例,只有真正理解了所用典故的涵义,才能更好地体味诗人、词人用典的良苦用心。


叶嘉莹曾告诫人们,传播中国文化时,首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正热爱中国文化,是不是知道中国文化美好品格所在,是不是能让其在自己身上表现出来。一句话,就是要用言行、用实践来传播中国文化。


“诗歌的生命生生不已”


大约十年前,南开大学出版叶嘉莹的《中英参照迦陵诗词论稿》。在序言中,叶嘉莹谈了成书经过及当年与哈佛大学海陶玮教授合作研译中国诗词理念。这段与美国一流大学的第一流汉学家密切合作的经历,让她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感受良多。


▲2015年10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在天津向叶嘉莹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以表彰她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教学和中西交流所作的杰出贡献。(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叶嘉莹曾经特别提到,古典中国文学的历史比拉丁文学的历史更久远,而且古代的文言文,即使在白话文出现已久后也仍是一种重要的文学语言,两者并存而不悖,不像拉丁文学古今有绝大歧异。中国文学以其传世之久、方面之广,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要想研究中国文学,就需要彻底了解中国文学。


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用处,叶嘉莹以为,正在其可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活泼开放、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


▲2023年11月26日,以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说与中华诗教理念为内核音舞诗剧《诗教绵绵——为有荷花唤我来》在南开大学首演。现场观众在书签上写下诗句寄语。(图片来源:中新社)


有人问“中国古典诗词会灭亡吗”,叶嘉莹答道:“我以为不会。我相信,宇宙间确有一种属灵的东西。人的生命当然是短暂的,但诗歌的生命却生生不已。”


叶嘉莹曾说,如果问,最希望将中华诗词的哪一种美感向西方世界传播,那就是诗词中的中国人的精神。字里行间流淌着的中国人的情感、意志与品性,是她最希望传递给西方读者的。


2023年7月24日,道中华文宣平台刊发了叶嘉莹先的生《诗词十六首》,现予重发,致奠先生。





叶嘉莹诗词十六首


今天选取叶嘉莹先生创作的16首诗词,从少年时代的“初夏心情无可说”到耄耋之年的“未应磨染是初心”,既有顺遂,也有跌宕。但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叶先生的诗词中始终饱含着一股柔韧和坚定,读者从中或可读出叶先生的人生心路,感受到其中的力量。


对窗前秋竹有感


记得年时花满庭,枝梢时见度流萤。

而今花落萤飞尽,忍向西风独自青。


作于1939年。北京。


大约十一岁时,开始跟伯父学着作诗,因为没有其他的生活体验,庭院中的景物就成了写诗的主要题材。夏天的时候,满院子都是花,常常能看见萤火虫在花的枝叶上飞过。可是到了秋天,花草全都黄落凋零了,只剩下竹子依然茂盛。“看看你所有的同伴都凋零了,你怎么忍心自己一个人还青翠依然呢?”


咏莲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


作于1940年。北京。


那个时候父亲已多年没有音信,只知道父亲所在的地方国民党军队一个城一个城地陷落。人世间有这么多的战争、这么多的灾祸、这么多的苦难,我们都是在人生的苦海之中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这苦难的一生有什么价值,什么才是我们人生的目的。


哭母诗八首(其二)


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

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


作于1941年。北京。


母亲到天津做手术开刀感染,在回京途中的火车上去世了。人生中最悲惨的事情,就是当棺盖盖上,钉子钉下去的时候,从此你与棺木中的亲人就人天永隔了。“漫将修短破天悭”,指生命的长短。修短是命。母亲去世的时候,只有四十四岁。


初夏杂咏四绝之一


一庭榴火太披猖,布谷声中艾叶长。

初夏心情无可说,隔帘唯爱枣花香。


作于1943年。北京。


这年初夏,刚刚拆下冬天防寒的屋门,换上了很宽的竹帘子,院内的榴花与枣花都在盛开,遂写了这首小诗。 


生涯


日月等双箭,生涯未可知。

甘为夸父死,敢笑鲁阳痴。 

眼底空花梦,天边残照词。

前溪有流水,说与定相思。


作于1943年。北京。


此时还在抗战沦陷之中,不知道祖国哪一天回来,不知道父亲哪一天回来,不知道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但是如果有一个光明的,“我看到那是太阳,我就要追它,我甘心为我所追求的那一点光明而牺牲”。另一方面亦知道“眼底空花梦”,《圣经》上说,“草必枯干,花必凋残”,世界上的一切荣华是尽都如此,眼底的一切都是空花梦。


冬日杂诗 (其三)


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

晴明半日寒仍劲,灯火深宵夜有情。

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

伐茅盖顶他年事,生计如斯总未更。


作于1944年冬。北京。


第一句是写实,呼啸的北风吹得好像大地都要摇动了,那是胜利的前一年,也是抗战最艰苦的一年。傍晚至深夜,能听到日本人在街道上喝醉酒唱着歌,开着卡车呼啸而过,所以说“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当时已经是抗战的后期了,有时有一些好消息传过来,但是毕竟战争还没有结束,我们仍然承受着苦难,所以说“晴明半日寒仍劲”。我希望我们年轻人记住 :我们的国家曾经有过这样的苦难,如果我们不奋发图强,苦难还会再来。尽管外面是这样的战乱,但是我在沦陷区中关在自己的房间,还有一盏煤油灯,还有一炉火,我就还有光明还有温暖,我也就还有希望,所以说“灯火深宵夜有情”。后四句是说你身为人活在世界上,就该为人类做一些事情;你要做事就会有责任,就会有人批评指责;你要有这种担荷和牺牲的精神,你的心必须要有一定的持守。 


转蓬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作于1950年。彰化。


前有小序:1948年随外子工作调动渡海迁台。1949年冬长女生甫三月,外子即以“思想问题”被捕入狱。次年夏,余所任教之彰化女中自校长以下教员六人又皆因思想问题被拘询,余亦在其中,遂携哺乳中未满周岁之女同被拘留。其后余虽幸获释出,而友人咸劝余应辞去彰化女中之教职,以防更有他变。时外子既仍在狱中,余已无家可归。天地茫茫,竟不知谋生何往,因赋此诗。


浣溪沙


一树猩红艳艳姿,凤凰花发最高枝,惊心节序逝如斯。

中岁心情忧患后,南台风物夏初时,昨宵明月动乡思。 


作于1951年。台南。


经历了抗战的苦难,经历了漂泊流离的苦难,经过了牢狱之灾,虽然那个时候只有二十多岁,但心情已经是中年的心情。 


郊游野柳偶成四绝(其一)


岂是人间梦觉迟,水痕沙渍尽堪思。

分明海底当前见,变谷生桑信有之。  


作于1962年。时任教于台湾大学。


从台北到基隆之间有个地方叫野柳,那里的海岸都是礁石,而且是奇形怪状的,是个旅游名胜。跟学生一起去那里郊游时写下了四首绝句,这是其一。想当年这些礁石都是在海底的,现在经过大自然的沧桑,水下去了,石头都露出来了。《诗经》里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人间的沧桑也像自然界一样,是果然有的,人生的变化是“信有之”。


鹧鸪天


寒入新霜夜夜华。艳添秋树作春花。眼前节物如相识,梦里乡关路正赊。

从去国,倍思家。归耕何地植桑麻。廿年我已飘零惯,如此生涯未有涯。


作于1967年。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东亚系二楼的办公室,窗外有一棵非常高大的枫树,眼看着这棵枫树的叶子一天一天地变红了,像春天的花一样。这眼前的季节,这地上的新霜,这树上的红叶,这些景物都是认识的,可是故乡依然在梦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父殁


老父天涯殁,余生海外悬。

更无根可托,空有泪如泉。

昆弟今虽在,乡书远莫传。

植碑芳草碧,何日是归年。 


作于1971年春。温哥华。


父亲去世。从1949年离开大陆,他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故乡,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其他的亲人,甚至也没有跟家里通过一封信。真是令人悲慨万分。 


哭女诗(其一)


从来天壤有深悲,满腹酸辛说向谁。

痛哭吾儿躬自悼,一生劳瘁竟何为? 


作于1976年。温哥华。


作于长女言言和女婿永廷车祸双双殒命之后。 


向晚二首


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

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 

花飞早识春难驻,梦破从无迹可寻。

漫向天涯悲老大,余生何地惜余阴。 


作于1978年春。温哥华。


刚刚给国家教委写了一封信,表示愿意利用假期回国教书。寄信的路上,看到落日的余晖正在树梢上闪动着金黄色亮丽的光影,马路两边的樱花树正飘舞着缤纷的落英。这些景色唤起了对自己年华老去的警惕,也感到了回国教书应争取早日实现的重要性。 


赠故都师友绝句十二首(其十二)


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作于1979年。天津。


这是第一次回国讲学时所写的一首绝句,与南开大学的情谊也就是从那一年春天开始建立起来的。 


高枝


高枝珍重护芳菲,未信当时作计非。

忍待千年盼终发,忽惊万点竟飘飞。

所期石炼天能补,但使珠圆月岂亏。

祝取重番花事好,故园春梦总依依。


作于1983年。


80年代中期多次回国教书后,逐渐发现学校中修习古典文学的学生,竟然有了程度下滑的现象。青年学生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偏差,对于海外的一切都感到新奇,而忽视对中国自己传统文化的学习。这只是短暂的现象,当人们物质利益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必然会回到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有感于这种状态,写了这首诗。“高枝”上的“花”,象喻着古典诗歌:只要尽到自己的力量,则不仅“天”可以“补”,“月”也不会“亏”的。 


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


又到长空过雁时 , 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作于2001年。天津。


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深切缅怀叶嘉莹先生!



监制 | 闫   永  肖静芳
审核 | 清   风
统筹 | 王彦龙
责编 | 才丽媛

制作 | 郭欣欣


投稿邮箱:daozhonghua@163.com



推荐阅读


叶嘉莹:什么是中华诗词之美?

叶嘉莹:诗词十六首

春江有此花月夜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道中华
道中华之美 美中华之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