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爬藤”大火!:华裔父母批量制造“奥运冠军”,是捷径还是困境?

教育   2024-08-09 07:40   山东  


前有北京冬奥会爆火的“斯坦福少女”谷爱凌,与就读于耶鲁的冬奥会花滑冠军陈巍作为楷模;


今有巴黎奥运会的斯坦福击剑冠军江旻憓,和中国首位奥运网球单打冠军郑钦文作为新榜样,


郑钦文


这些牛娃们在奥运会和名校学业上的双重成功,点燃了很多中国家庭的“体育爬藤”梦。

但这些华裔运动员的成功并非偶然:


他们的背后往往有着相似的国际化背景家庭背景和“体育爬藤”成长经历。


许多华裔家长认为,通过体育特长进入美国顶尖名校是一条捷径,但事实果真如此简单吗?“体育爬藤”的真正价值又是什么?





华裔"鸡娃"新高度

体育学术两手抓





体育特长生例来是美国藤校及TOP学校最偏爱的招生群体之一,被称为美国名校录取的“后门”。


谷爱凌就读的斯坦福曾经有一项调查,说是美国名校录取的新生中:66%以上有体育方面特长


随着美国顶尖大学的录取情况越来越严峻,很多华裔家长转战“体育爬藤”,想要提升被藤校录取的机率,“鸡娃”方式已经next level!



这也体现在各项世界体育赛事中,“体育学术两手抓”的华裔体育健将遍地开花:


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上,斯坦福击剑冠军江旻憓,斯坦福本科,人大硕士,港中文博士,中英粤语切换流利,关键还相当招人喜欢,简直是各项buff全部叠满的“六边形运动员”;


击剑冠军江旻憓


2022年冬奥会上夺下2枚金牌的谷爱凌,是首位在自由式滑雪中完成两周偏轴转体1440度的女子运动员,2020年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即将前往牛津大学交换学习;


谷爱凌


2017年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冠军、2022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冠军陈巍,被耶鲁大学录取;


花滑冠军陈巍


2018-19赛季NBA总冠军、P. LEAGUE+总冠军林书豪,以篮球特长进入哈佛大学,主修经济学,辅修社会学。


林书豪


2017世界花样滑冰男单冠军、2022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团体赛亚军周知方,在2018年被布朗大学录取;


周知方


他们一手奥运奖牌,一手名校offer,成了令人艳羡的人生赢家、多少华裔父母的“梦中情娃”。


实际上,帮助孩子成功体育爬藤的家长们,都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其体育特长,为孩子聘请专业的教练,安排密集的训练课程。


同时,他们还会积极为孩子寻找参加各种比赛的机会,通过比赛积累经验和提高知名度。


不仅如此,家长们也会十分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确保他们在体育特长突出的同时,能够满足名校的学术要求。


为了孩子升学顺利“无上限”付出的华人爸妈,携家奋力卷学术、卷体育,甚至不惜把孩子卷到奥运会。


但牛娃们顺利体育爬藤,进入理想的大学后,新的问题又来了。


一生致力于“鸡娃”的华裔父母,又马不停蹄地开始考虑孩子体育爬藤成功后的发展路径。






爬藤上岸并不是终点 

奥运冠军也要职业转型





一生追求稳定工作的华裔父母,哪怕孩子变成了奥运冠军,也难免要求他们转换职场赛道,找一份安稳的工作。


比如,今年28岁的华裔运动员张安,就被父母催着找份“正常”工作。


张安是美国女子乒乓球排名第一的职业运动员、四次征战奥运、还是加州伯克利大学心理学毕业的高材生。


按理说,这妥妥已经是走上成功巅峰的“别人家孩子”了,但她的父母却持保留态度。


她的母亲刘女士说:“我们总是试图说服她停止比赛。我们只希望她有一份正常的工作,有一个稳定的生活。”


在他们看来,乒乓球运动员的职业生涯短暂且充满不确定性,而一份传统的工作能为她提供更稳定的未来。


 张安的父母希望她赛后找稳定工作


你看,即便张安已经是美国奥运历史上成就最高的乒乓球运动员,也依然逃脱不了来自传统华裔家庭在求职方面给与的压力。


而家长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职业运动员的收入往往不够稳定,且职业生涯相对较短。一旦受伤或状态下滑,可能会面临经济上的困境。


根据外界的估算,目前张安算上比赛奖金、商业赞助、代言等,大约身价有三百万美金左右,但这点钱和鸡娃体育烧得钱比起来可能还是小巫见大巫。


换句话说,张安靠着乒乓球养活自己是问题不大的,但想要过上质量好点的生活很难。


 张安与父母


更何况,运动员一旦受伤,治疗和恢复又是一笔费用。


“一串连败或一次韧带撕裂就可能断送职业生涯!可能让你瞬间失去稳定生活的意外太多了。”张安表示。


另一方面,体育行业竞争激烈,能够真正成为顶尖运动员并获得丰厚收入的只是少数,能成为全美第一的张安更是风毛菱角。


更多的普通选手只能在一些较不知名的体育项目中勉强度日,他们独自一人乘坐经济舱到世界各地参加国际巡回赛,争夺微薄的奖金和赞助。


田径运动员凯特琳·詹娜表示,“这么多年来,在成千上万的运动员中,名利双收的比例其实屈指可数。百分之九十九的运动员在生涯结束后,需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


可见,体育爬藤上岸的父母们担心孩子的未来生活没有保障,希望他们后续离开体育场能够拥有一份稳定的职业,也不无道理。


再看看更多体育爬藤大军落选的家庭,不惜透支时间和金钱让孩子走体育路线,最后却难如愿,这让很多家长也开始迷茫:


“体育爬藤”这条路真的合适自己的孩子吗?拼到最后又是为什么呢?





体育爬藤是捷径还是弯道?

一切从“心”出发





其实,人人热议的“体育爬藤”,并不是一条适合所有孩子的捷径。


根据美国大学体育协会的数据,美国有1,093,234名高中橄榄球运动员,只有0.08%会真正成为职业运动员。


绝大部分孩子,在高中或大学做运动员的经历,只是人生中很小的一段旅程罢了。只有极少数有天赋的孩子才能在这条路上持之以恒地大放异彩。


 体育招生比例


不可否认,家长们为孩子规划未来的出发点是出于爱和关心,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名校,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然而,一味地追求体育爬藤,可能会导致孩子对体育失去兴趣。


原本应该是出于热爱而投入的运动,变成了为了达到升学目的而被迫进行的任务,导致孩子对体育产生厌恶情绪。



犹他州立大学一项研究发现,“一旦孩子认为父母给自己的运动投资,是为了获取某种回报,很快就会失去参与运动的激情。孩子运动的内在乐趣被父母的压力压垮了,或者被一种外在奖励取代,那就是大学的录取通知。”


与此同时,要求体育生在取得一定成绩后转换职场赛道,对于那些真正热爱体育的孩子来说,又成为一种巨大的打击。


无数的“张安们”为了体育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努力,却因为家长对稳定的追求而被迫放弃自己的运动员生涯。


这不仅会抹杀他们的热情,还可能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失去追求梦想的勇气。



说到底,体育爬藤的终点到底该落在哪里?这个问题值得家长们提前思考。


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体育运动更多是一种调节学习压力、培养品格和促进身心健康的极佳选择,热爱体育运动的背景也会为学校申请增色不少。


对于家长而言,“体育”不应该成为爬藤的工具和捷径,从而本末倒置,滋长孩子的功利心和名利欲。


或许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让孩子享受体育运动,培养对体育的热爱,重视体育所带来的成就感与成长启发,这些经历与感悟都将为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积极能量,最终照亮未来的路。



“体育爬藤”的真正价值其实在于,既不错过孩子的天赋,也不过度内卷,真正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发展的道路。


这条路从来都不是一条捷径,而是给那些有体育热情和天赋的孩子准备的。我们完全无需、也很难按照谷爱凌、陈巍、江旻憓这样的鸡娃天花板路径去培养自己的孩子。


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协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赋优势,扬长避短,发掘生命潜能。


毕竟,世界上没有两个孩子是一模一样的。正如郑钦文说的那句话: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自己,都有不一样的路要走。”


互动

你如何看待体育爬藤?考虑过让自己的孩子也走“体育爬藤”这条路吗?


关注、点赞、转发,为更多父母带去力量!


美国留学妈妈圈
跨越体制内外,突破认知边界,把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带到你身边。求学资讯、宝藏资源、理念干货、亲子奥义,助力你和你的孩子从容交流,自信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