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悄然而至,女孩儿的身材焦虑也达到了顶峰,不然不敢穿裙子出门。“作为女孩,我真的无法停止焦虑。” 在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高中生劳拉坦白道。 这些并不是个例,焦虑已经成为了Z世代孩子们的“流行病”,而相较于男孩,女孩们的焦虑感可能更加隐秘,也更普遍。2021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以前,女孩罹患焦虑症的概率接近男孩的2倍。总体而言,
女性患焦虑症的可能性接近男性的两倍
美国儿童心理学专家赛西·高夫(Sissy Goff),从女孩的视角出发,在新书《养出不焦虑的女孩》中向大家展现了当今孩子的焦虑困境,而书中所呈现的情况实际上也提醒了我们,要高度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养出不焦虑的女孩》
那么为什么女孩的焦虑更加隐秘?对于女孩来说,她们面对的焦虑困境具体有哪些?作为家长,又该怎样帮助自己的孩子摆脱焦虑?作为拥有30年临床经验的资深儿童心理健康咨询师,在研究过众多现实案例后,高夫还有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一些出于好心、对孩子充满爱意和关怀的父母,反而容易陷入常见的错误养育陷阱中。在这样痛苦的挣扎里,父母和女孩同时面对巨大挑战。如何更好地去认识焦虑的源头、了解彼此,是他们在战胜焦虑之路上的重要课题。很多时候,孩子的焦虑是有苗头的,这些苗头来自于生活中催生惊恐、失败的经历,甚至可能自童年就伴随着他们。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坐飞机时脑海中突然出现飞机坠毁的画面、站在高楼上有一种向下跳的冲动...... 它们通常一闪而过,一个人平均每天会产生几十次甚至几百次这样的想法,这些被称为“侵入性思维”(intrusive thought)。作为成年人,多数家长可能会想,“侵入性思维”很普遍,而且无伤大雅;如果因为这些想法而焦虑,可以说是“杞人忧天”。但孩子不一样,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女孩,她们心理更加敏感,极为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2017年,爱丁堡大学博士后心理学家斯图尔特·里奇(Stuart Ritchie)领导的一项脑科学研究表明:
女性和男性的大脑皮层厚度以及脑容量存在不同,而女性较厚的皮质层一般与各种认知方式有关,女性的认知方式更为复杂。所以女性表现得比男性更加喜欢“反复地回味和自省”,是有一定生理学依据的。
女性与男性的大脑皮层厚度和容量存在不同
因此,在女孩的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侵入性思维,往往会给她们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表演谢幕后,耳边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 “我是不是做得还不够好?我的动作哪里出错了?”
妈妈没接电话,“她是不是为了接我电话分心,然后出车祸了?”
跟朋友聊天时,忽然回想起她昨天没有和自己打招呼,“我哪里惹怒她了?她其实是不是讨厌我?”
因为害怕说出来会引来别人异样的目光,这又会让女孩进入一个循环怪圈——她们回想那些怪异的念头,不停关注痛苦本身;侵入性想法愈加频繁,最终女孩陷入惊恐中。除了“侵入式思维”带来的惊恐,成长的不同阶段,女孩们还要面对一些令她们惊恐的典型事件:高夫表示,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惊恐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随着女孩们对自我信任度的提高,以及生活经历的增加,她们完全能走出惊恐。但如果女孩判断一些坏事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时,她们会将惊恐放大,继而过度反应。可以这样说,暂时的惊恐并无威胁,但被放大的、长时间的惊恐则会演变为忧虑,持续侵蚀女孩的内心,甚至表现为不良的生理情况:因此,高夫把这些情况形象地称为“忧虑怪兽”:长久的不安和惊恐在女孩心里绕啊绕,令她们无法抵抗,最终忧虑变得像一只巨大的怪兽,破坏力惊人。焦虑可以说是“忧虑怪兽”的PLUS版。高夫认为,焦虑实际上是一种持续忧虑、持续高压的精神状态。在压力之下,女孩希望自己能确定一切、掌控一切,确保事情万无一失,并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她们的视角也会随之改变,夸大消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女孩们会歪曲事实,消极地看待自己,以至于她们的思维变得非常跳跃、夸张、非黑即白。在前来咨询的女孩身上,高夫注意到,她们会用一些意义绝对的词语,像 “一直”“从来不”,且常常认为成年人“讨厌”她们。她们总是认为自己永远都是被孤立的那个人,从来没有被重视过,且认为老师对她们不公,令她们难堪。因为消极偏见,她们感到更加孤立,也更加焦虑。
在高夫眼里,很多女孩非常优秀:努力工作、目标明确、关心他人,大多才华横溢、聪慧过人。
可她们却因某个时刻的错误认知,会说出“我永远都做不到”、“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话,这些评价已经深入到她们的自我认知中,事情结束了,她们却仍感到焦虑不安,甚至丢失了自己的快乐和初心。
那么为什么这些在众人眼中很优秀的女孩儿反而更容易焦虑呢?在过去任何时代的文化中,女孩都没有像现在这样拥有如此多的机会。但遗憾的是,在这个浮躁的快餐时代,她们所得到心灵上的指引还不足以支撑起她们所要抵抗的压力。 1. 众人的期待:社会对女孩要求太多
根据2023年美国国家统计局报告,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录取率上,女生超过了男生。而研究显示,女生面临的压力挑战比男生严重得多。 也是在去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对象包括66名年龄为18—21岁的大一学生。数据评估结果表明,大一女生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郁闷。美国著名家庭医生兼心理学家莱昂纳德·萨克斯(Leonard Sax)在他的著作《浮萍男孩》(Boys Adrift : The Five Factors Driving the Growing Epidemic of Unmotivated Boy)中分析说:相较于过去,越来越多的男孩正在贪图享乐,耽于电子游戏,不再拥有从现实世界中获得成功的动力;越来越多的女孩开始奋发上进,得到足够多的机会,但她们却无所适从。
如今,女孩似乎总是被期待比男孩更加懂事,成绩亮眼,同时要表现得毫不费力,要有我们现在所谓的“松弛感”。尽管嘴上不说,但父母行动上和目光中所流露出的殷切期望比言语上更振聋发聩。“我们小时候可没有机会做这些事情。”有时候莉迪亚的妈妈会这样感叹,她鼓励女孩去做、去争取。
莉迪亚告诉高夫,为了让妈妈开心,从10岁开始,她一年到头都在学习。如今16岁的她,高中就学习大学的内容,甚至还到大学去旁听课程。
高夫通过挖掘更多青春期女孩的心理健康数据发现,女性焦虑的根源,更多在于她们想要成为别人眼中的那个自己,不想让他人失望。她们的行为和选择并不是完全出于自身的意愿,更多是社会和他人对女性的要求使得她们这么做,并且在这个完成他人要求的过程中逐渐背离自己。高夫接触过一些案例,在大人看来,这些行为可能让人费解,但却是女孩们心理压力的具象化:10岁的索菲亚从不参加体育活动,只因她害怕令团队失望;
12岁的劳拉因为担心说错话而避开朋友,导致朋友越来越少;
一位父亲表示,自己的女儿一天会洗手20多遍,一再地确认问题,只为了求得安心……
女孩既不想让他人失望,又对自己的焦虑情绪认知不足,因此她们的外在表现常常与内心世界不符。在这样的多重选择和不同声音中,很多女孩陷入了迷茫与焦虑。 2. 社交媒体:网络的沉浸式压力
女孩在生活中会感受到无尽的压力,她们的压力常常会转化为焦虑。除了现实生活,几乎无处不在的虚拟社交也是女孩们产生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在美国,“色拉布”(Snapchat)这款照片分享应用的最大潮流之一,是“快照留痕”(Snapstreaks)功能。一位初中女生这样描述“留痕”在她生活中产生的影响:我只有10条‘留痕’,而我很多朋友有30条……有些人持续留痕超过了100天。‘留痕’对我和朋友的友情没什么促进作用,但如果我不再参与‘留痕’,我会失去我的朋友。
可以看出,诸如“留痕”一类的社交互动,实际上反映了女孩们用相当长的时间去维护社交网络关系。 3. 父母的焦虑:遗传与示范效应
实际上,焦虑有病理性和非病理性的区别。日常生活中的焦虑情绪通常短暂,对正常生活影响不大;而病理性焦虑则持久并且会转化为精神病症。如果一个孩子的父母有焦虑问题,那么他罹患焦虑症的概率是其他孩子的7倍。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研究证明,对于已经转为精神疾病的焦虑症,其特征可以通过表观遗传传播;另外,从遗传学角度来看,如果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患有焦虑症,那么孩子很可能也会焦虑。所以从基因上来说,病理性的焦虑其实是会遗传的。不过,遗传的影响只占30%~40%,还有更多焦虑的情况由其他因素影响,包括性格、生活经历以及父母的示范效应和养育风格。在高夫看来,能预测孩子产生焦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孩子父母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李德·威尔逊(Reid Wilson)和心理治疗师琳恩·莱昂斯(Lynn Lyons)在著作《焦虑的孩子,焦虑的父母》中指出:在与长期表现出焦虑的父母同住的孩子中,有多达65%的孩子出现了与焦虑症有关的心理问题。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来看,如果父母或其他长辈长期处于焦虑的状态,他们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创建了一个让孩子更容易陷入焦虑的环境。因为当父母在生活中行事时,即便无意为之,家长都会表现出焦虑。而这最终会发展出一种焦虑型养育方式。更加棘手的是,孩子不仅会与父母说同样的话,还会在父母的示范下,采用同样的视角来看问题。研究人员对受到社交焦虑困扰的妈妈们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相比于没有社交焦虑的妈妈,受社交焦虑困扰的妈妈,更容易对面临的威胁做出灾难性评价。也就是说,当孩子遇到威胁时,她们会跟自己的父母一样,反应强烈,夸大威胁的影响,高估困难、低估自己。2006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当孩子正在进行一项任务时,父母加以干涉,或孩子本可以自己完成,而父母干涉进来,那么孩子成功完成任务的能力将会受到限制,他们还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这是因为父母在告诉孩子,目前的状况很危险,她们没有能力应对。从本质上来说,这些父母无意间在“鼓励”孩子依赖家长,而不是学会独立。所以在教养之前,父母需要先改造自己。或许出于好心,或许认为自己作为家长,理应“责无旁贷”,父母想当然地便把女孩放到了自己的“保护伞”下,结果往往背道而驰。须知,没有独自应对过困难,在温室里生长的花朵,怎么能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应对突如其来的风雨? 当焦虑来袭时,怎么办,暂时回避焦虑有用吗?大多数人的选择是逃避和回避。目前,这也是最常用的控制焦虑的方法,而它们都不奏效。想要长期帮助孩子对抗焦虑,首要在改变对抗焦虑的方法。高夫指出,在抗争焦虑的过程中,需要坚定信念,发挥胆识,相信自己并勇敢面对。有助于坚定信念的4大基石分别是:信任、耐心、平和与关爱。 1. 始于信任
在孩子的压力加重时,她们会忘记过去的勇敢表现,从而失去了对自己的信任。而信任则是忧虑的解药。而当家长给予女孩合理期待,互相分享关于信任的故事时,信任也就在这种不急不缓的步调中建立起来了,焦虑的难题迎刃而解。建立信任往往就在生活的小细节里。比如很多时候,当事情出现问题或是孩子确实犯了错,很多父母都喜欢擅自猜测、评判孩子,听不进孩子的辩解。但其实家长可以用平等的姿态,像朋友一样好好听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表达理解,再做判断。哪怕是孩子真的犯了错,也要给孩子改正的机会,相信孩子能够做得更好。另外,如果父母和他人共事时能显现出良好的信任氛围,那孩子也会笃信亲子之间本来就该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父母要深深地相信,孩子是善良的,他们都希望得到爱、尊重与鼓励,并变得更好。 2. 培养耐心
等待需要时间,且离不开自信的期待,它能促使孩子成长。当耐心地等待时,原本焦虑状态的身体、大脑和心灵都会慢下来。高夫就给出了不少日常生活中可以加入的小活动: 比如和孩子一起种种花草,带着孩子一起观察植物的生长。每天聊一聊未来这株共同培育的小生命会怎样生长,还可以延展话题聊一聊成长,比如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她自己的感受。一起兜风。除了感受新鲜空气,可以先快速开一圈,问问孩子“有看到什么吗?” 再慢速开一遍,让孩子有机会看到之前不曾留意的事物,让他们感受到:慢下来,可以在生活中看到更多事物。以此缓解焦虑的紧张情绪。
3. 归于平和
为人父母的首要任务是欣赏自己的孩子,享受和孩子的相处过程。那么,如何扮演这种角色呢?高夫认为,父母是孩子眼中的榜样和模板,所以一定要先努力做好自己的压力管理,学会放弃控制一切的想法,并学会接纳一切。平和的心态需要练习,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与孩子都能收获平和:
一个简单的做法是调整呼吸。当孩子情绪激动时,父母要保持镇静,首先要保持声音平和,调整呼吸,不要惊慌,要相信她一定会好起来的。然后再教她学会使用更合理的应对方式,鼓励她应用自己学到的应对技巧。只要父母和孩子互相依靠,保持冷静,一定都可以做到。还有一种方法是感受宁静。高夫建议,这个环节可以父母带着孩子一起来,陪着孩子在周日下午,花一小时坐在户外或阳台上读读书,时而抬头欣赏天空中的云卷云舒。放下手机,远离电脑,享受宁静带来的心绪平和。
4. 终于关爱
最后的最后,爱仍然是那个最质朴的答案。充满爱的心态对身体、大脑和心灵都有益处。高夫提出的几个建议看起来有点“矫情”,但恰恰是“大声”表达关爱的方法:比如写下自己的忧虑,记录自己觉得温暖的事。全家人都可以参与,每周写几篇,然后定期分享。
一位母亲告诉高夫,她和14岁的女儿一起了准备一个“爱的储存罐”。她们把它放在客厅,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她们一直不停地记录下令人温暖的事情。一段时间后,她的女儿发现,她所担心的事情其实没那么吓人,因为生活中有那么多值得记录的温暖瞬间。
或者是设置一个回忆相册。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可以让她在笔记本上制作,在相册中贴上自己所爱的人和事物的照片。当她开始忧虑或痛苦时,可以翻阅相册,让自己的大脑从令人不安的事物上转移开。
当然,女孩们的焦虑困境需要全家人,乃至身边很多人共同面对。高夫如此写道:焦虑的问题在于它总是关乎未来。安全感和确定性来自生活,而未来取决于自己。正如《无声告白》所说的那样,“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在这条追寻真我的路上,女孩的困惑和疑虑或许重重,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男孩们就没有忧虑。如果孩子们能感受到自己被深爱着,在所爱的人的帮助下发掘真实的自我,他们一定会感到勇气倍增。她们勇敢、聪明而坚强,并且被深深地爱着。我们相信,在爱与信任的陪伴下,孩子们注定会摆脱“忧虑怪兽”。女孩不必要时刻完美,充满戒备,男孩亦不必强装松弛,迎合他人期待。
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聚焦中国K12国际化教育。我们致力于专业、前沿、有高度、有温度的内容。帮助学校和家长实现融合、创新、有效、以人为本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