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留学全知道(ID:Eduknow)
在成都,顶尖美国本科的录取比大熊猫更稀缺。
二十多年前,当来自成都外国语的刘亦婷被哈佛大学录取时,曾有人这样形容美国名校招收中国人的态度,“中国学生就是校园里的大熊猫。”这种说法对于成都学生如今依旧成立。
据统计,2024申请季成都各校共斩获的美本top30录取总和不到100枚(包括了一人拿下多枚offer的情况),而今年生活在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的大熊猫数量已达244只。
放眼整个川渝地区,四川省拿下的美国藤校+Top10数量一只手便可数过来,重庆拿下的藤校+Top10数量也只有7枚,其中4枚还出自同一名学生。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西南地区的美本录取,和单一所头部国际学校,每年动辄就能拿下十几甚至几十枚顶级offer的北上广深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本文就将讨论,在西南地区,出国留学的困难究竟有哪些?和北上广深的差距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西南地区的家长们对待国际教育是什么样的心态?西南地区的普娃、牛娃,怎样做出更适合自己的申请规划?
学习北上广
是拙劣的模仿?
“西南地区的留学申请,和北上广相比,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一位base在重庆的资深美本申请机构负责人这样告诉我们。
他进一步解释,就像“在某行业领域,我国暂时落后某国n年”一样,所谓的代际差异,指的是西南地区学生的申请思路,与北上广深相比落后了一个五年左右的版本。
举个例子,疫情后北上广深的美本申请趋势,越来越偏向学生的“个性化”。很多学校老师和中介顾问都发现,让孩子“说一个好故事”,比展现自己是一个多么好的学生,更有机会获得顶级名校的青睐。
于是,“个人主线”、“人物弧光”等概念也迅速成为了北上广深各类分享和讲座上的热词。头部国际学校的学生们,也早就开始从卷成绩、卷竞赛,走向了多元化发展、全力突出个人特色的新赛道。
然而在西南地区,这样的申请思路还过于“超前”。
来源pexels
无论是从市面上的讲座,还是家长与校内学生的反馈,我们都能感受到,西南地区绝大部分孩子的申请规划,仍遵循着“优异的成绩+顶级的竞赛、夏校=名校录取”这样看似简洁但实际已经过时的思路。
一位来自成都某知名国际部AP班的学生告诉我们,10年级刚进学校时,由于需要适应,加上英语还不够好,学校老师一般只要求考2门AP,但到了11年级,老师会一下要求再考5门,而到了12年级升学时,人均手握8门甚至10门AP去申请的情况已经成为了常规操作。
死卷成绩的现象不是个例,在成都和重庆的多所国际学校和国际部中都有类似的情况。但是随着近年西南地区学生越来越卷、分数越考越高、ap越学越多、奖项越拿越牛,名校录取却没有增加。
除了申请思路的落后,这种现象的产生多数时候也出于无奈。
在国际教育欠发达地区,国际学校常见的问题是定位不清、缺少特色,所以死抓成绩和分数往往就成为了最简单粗暴的做法。
毕竟孩子的成绩上去了,是肉眼可见的成果,不管家长懂不懂教育,这都是最直接的交代。
一位西南地区的家长表示,“我也知道北上广的学校想法更先进,想学习他们的做法,可是两边学校的实力本身就不一样,即便我在本地努力做到了最好,大概率还是竞争不过他们。”
根据成都教育媒体择校abc的调查, 我们能窥见这种想法的端倪。
来源:择校abc
以上海和成都两地的顶级IB学校包玉刚学校和树德国际部为例,可以发现即便是课程体系相同、学生规模相当,两所学校的区别还是体现在了许多细节上:
比如开设IB科目的数量,众所周知IB对教师要求非常高,三倍以上的科目差距,代表的是师资的巨大差异;
比如包玉刚学校的中外教比例接近55开、学历高,而内陆的学校在这点上则被降维打击;
比如和包玉刚高中实行的是四年而非三年制,让学生有了更充分的准备,学校也可以借机筛选出一批9升9而非8升9的优质生源;
比如包玉作为上海民办学校的代表,采用了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一贯制。本校初中直升的学生占到了高中的一大半,初中提前解决了语言问题,高中专注于学科学习。
不止是IB学校对比明显,拉出两地AP、Alevel头部学校(如星河湾、光华剑桥和成都外国语、石室剑桥),我们能都能发现类似的对照。
除了学校间的差距,在国际学校招生上,西南地区和北上广深的生源也有极大不同。
目前上海9、10年级入学的标化成绩,基本达到了托福100/雅思6.5的水准,很多孩子入学后标化可以直接过关。但西南地区的学生在进入国际部之前,很多甚至没有接触过托福雅思,更别说已经有像样的成绩。为了申请努力考一个合格的语言成绩,常常贯穿了很多孩子的整个高中生涯。
来自重庆的资深美本顾问也这样说,“这不是孩子的问题,单纯是两地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同。上海的孩子从小学甚至更早就开始鸡英语,试问本地家庭有几个做得到?”
对于西南地区的家庭来说,难的不是学习一线城市多元化、个性化的申请思路,而是如何弥补两地高中阶段学校和自身存在的客观差距。
孩子水平到了,学校的课程多样、师资雄厚、思路清晰自然都成为了“丝滑”的申请加分项;孩子苦苦挣扎于标化成绩、英语学习,纵使学校的条件再好,所谓的追求个性化和多元化,也都成为了“拙劣的模仿”。
增长中的“颈部”家庭
甘愿做绿叶吗?
“在最好的学生之间,各地都没有区别。”当被问到生源时,多地的留学行业老师都给出了相似的回答。
图源pixabay
在2024申请季,重庆的南开中学国际部有两名明星学生。一位在早申中拿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录取,一位拿到了加州理工、宾大、康奈尔、莱斯、圣母、剑桥等多个名校的录取,一己之力创下了西南地区录取的多个纪录。
有趣的是,这两位同学都并非传统学霸。
斯坦福的那位由于没有卷竞赛最后从物理转申哲学;加州理工的那位虽然因为申请化学手握UKCHO金奖和丘成桐全球优胜奖,但除此之外还参加了很多公益项目以及担任学校多个社团的管理岗位,综合能力很强。
说到加州理工,很多人说它是典型的“分控”校,特别看重GPA和竞赛大奖,但今年被加州理工录取的两位中国女孩既没有特别的竞赛大奖也没有接近满分的绩点,这再次印证了美国名校招生的标准既非唯“学术论”,也不是唯“领导力论”,而是“综合能力”。
至于这种综合的才华的表现形式,没有固定的要求,选择最擅长的即可,并不一定是竞赛、科研,保持极致的专注和热爱才是名校录取的必选项。
这也是为什么“在最好的学生之间,各地都没有区别”,因为这一类拥有极致热爱、专注的学生,呈现形式不同,但内核往往是相似的。
不论在西南还是沿海,一些留学机构和顾问鼓吹看似完美的规划,搭配标准的活动和竞赛履历,都不见得一定会取得理想的结果。家长们常见的误区,是认为名校录取就一定要竞赛大奖、十几门的AP、参加各种活动,实际上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跟风而行,浪费孩子时间和精力。
一位来自成都的教育顾问感叹:
资源的紧缺,也体现在了西南国际学校们所制定的升学策略上。
由于“虹吸效应”,成都能够吸收四川各地和西藏的头部生源,重庆则能吸收云南、贵州的头部生源,这使得屈指可数的几所知名国际部和国际学校,可以集中整个西南地区的“明星选手”,倾全校之力辅助他们拿下好录取,通过好录取打响学校招牌,进而招收更好的生源。
这样的办学思路,或许可以赢得短期竞争,但长期来看并不能提升学校办学的整体质量,也无法满足西南地区越来越多的“颈部”家庭的需求。
根据择校abc的统计,2024年成都Top20录取与往年基本持平,但Top30与Top50区间的录取,在申请人数没有明显变化下有着明显提升,说明学生的整体水平比去年好,美本申请的热度回升了。
来源:择校abc
通过分析重庆地区南开、育才等老牌国际部的录取数据,也可以看到相似的趋势:无论是IB还是AP体系,美本Top50的录取明显高于去年。
一是由于多所美国“大众情人校”的排名在不断上涨,二也是因为西南地区的申请相较过去有所进步,人均提交的申请份数和获得的录取数量都有所提升。
但多位川渝地区的家长也都反应,数据虽然在上升,但落到个人头上又是两回事。与北上广深不同,西南地区的家长因为知道差距,所以对于孩子升学结果的姿态常常比较低,更何况,申请对于谁来说都是第一次,心理没底。
于是学校也吃准了这种心理,给孩子的选校建议通常趋于保守,一些能够冲藤的学生,最后可能只申请Top20如莱斯范德堡,一些能够到Top20的学生,最后能帮他们申到UCB、UCLA也足以令家长满意。
西南地区的升学,正面临着根源上的巨大矛盾。
从川渝地区的产业结构上看,成都偏服务业,重庆偏制造业,通过接触就能发现,两地的家长对于子女留学的心态多为务实的、追求回报的。
从经济形势上看,疫情后,国际教育也洗去了浮华,多了些实在。不仅是西南地区,全国的家庭都越来越看重投入产出比。
与北上广深不同,西南地区就读国际部的多是中产之家,他们看重学术、名校录取,更看重未来就业。这也是为什么西南地区现在在学术上越来越卷,很多学校在教学上有了进步,因为学术的确是升学的基石。
但对于西南地区的学生们来说,这样的美本申请成为了更加“如履薄冰”的体验。
按照学校的公式,一个从中考体制内走出来的孩子,校内GPA、托福、SAT、AP、竞赛样样不落已经实属不易,还要再卷什么顶尖夏校,或者参加科研发论文,甚至再做出自己独特个性的活动,基本没有可能。
图源pexels
按照中介机构的规划,以美国名校为目标的家庭仿佛就像在走钢丝,整个过程中不能有任何闪失,一次犯错就足以让结果偏离,宾大秒变纽大。如果因为产业配套问题,干脆换去外地甚至外国读书,牺牲了原本稳固的家庭关系,则更加得不偿失。
很多家长还有一个误区,就是美本申请一定要早规划,只有早规划才能进名校。其实如果方向是错的,出发得早反而只会让你越偏越远。
在听各大机构分享成功案例时,大家听到的是对方如何帮助学生规划,如何步步为营,最后取得梦校offer。但名校真正看中的热情、专注的学生,是无法被包装和规划出来的。
我们所能看到的这些学生做出的成就,只是因为他们拥有宝贵的品质,所以在机构规划的活动中,学生自己实践、反思,最终呈现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对于身经百战的美本招生官来说,中国学生也早已不是“校园里的大熊猫”了。他们不会再以种族稀缺性为理由录取一个中国学生,而是会用更严格、更慎重的眼光来审视每一个中国申请者,所有虚假的包装、拙劣的模仿、被逼出来的成绩,都会被招生官轻松识破。
公平地说,这不是学校或者机构的错,规划得再好,学生内心没有热情,申请大学终究会变成一次“配合的演出”。
这让我想起过去认识的一位录取了布朗大学的学生,休闲时间他喜欢研究哲学,参加辩论比赛他会引用哲学,哪怕是做饭他也会思考哲学,最后出版了一本关于美食与哲学的书,最后他选择的也是哲学专业。我想这样的学生,不论是机构规划他参加辩论比赛,还是他自己想放松一下去打个球,都不会让他停止对哲学的思考。
真正的早规划,指的是年纪越小,就越要注重内部心智的培养过程,比如如勇气、善良、担当、好奇心等品质培养。这些品质的培养,家庭作用更大,也比从上高中开始,外部以结果为导向的规划更重要。
正如上文提到的,北上广深的学生已经发现,海外名校的录取,尤其是美国大学,喜欢看到的终究是孩子的个性和多样性。
西南地区的学生,如果按照申请池划分,属于招生官眼里“欠发达”的地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孩子们如果能打破资源限制,实现自身突破,这样的形象和价值观,会更容易受到招生官的青睐,这也是一再被非一线城市的名校录取所证明的事情。
在国际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恰恰需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通过长期主义的培养弥补短板。既然在功利的跑道上,受客观条件影响注定无法跑过北上广深,那就让西南地区同样优秀的孩子们,不争朝夕、不负韶华,通过走出内卷,看到更广阔的天空。
关注、点赞、转发,为更多父母带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