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得好不如生得好?美遗传学专家支招:顺应“基因”,才能双赢!

教育   2024-08-19 07:41   上海  

来源: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


最近,击剑女神江旻憓狠狠刷屏,还被当作是“中产养育女儿的天花板”,希望能向江妈妈取经。


可是,成功的育儿方法真的可以复制吗?


长久以来,我们都被主流教育理念灌输着这样一个观点,即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学者正向这一传统观念发起挑战。


国际公认的遗传学及发展心理学权威、美国罗格斯大学心理学和人类分子遗传学终身教授,丹妮尔·迪克(Danielle Dick)就是其中一员。


她在今年6月刚出版的《为什么你的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样》一书中写道:基因的影响大于教养方式的影响。


丹妮尔·迪克(图片来自网络)

英文原作名为The Child Code


这句话可“杀伤力”不小。虽然丹妮尔本意是想减轻父母焦虑,让大家在育儿道路上不必那么小心翼翼,但听上去却好像在说,“鸡娃=做无用功”。


回到江旻憓这里,难道真的像是网友所说的,“基因盲盒要先抽对,父母的付出才能有根基”?


那么,后天教育VS先天基因的研究背后,到底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你以为自己在教育孩子,

其实是孩子在教你做事!


先天与后天之争素来已久,两者从来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不少研究早在五六年前就提出了相似结论。比如被誉为“美国科学史上最杰出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同时也是伦敦国王学院遗传行为学教授的罗伯特·普洛明(Robert Plomin),就曾总结近50年的研究指出:一旦遗传因素发挥作用,养育方式实际上不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结果。


也就是说,无论是虎妈式教育还是亲密育儿法,都和孩子能不能考上哈佛没啥关系。


虽然罗伯特的说法引起了一番争议,不过,的确有越来越多学者认为,“人们夸大了教养方式的作用,而轻视了遗传因素。



“父母在塑造孩子行为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儿童心理学领域的起源。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也是“白板说”的提出者,他认为,每个人最开始都是一块白板,后续发展完全取决于自身成长的经验。这一理论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研究者。


但是,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换句话说,这些研究只能说明教养方式和孩子的行为表现间存在关联,没法证明一定是前者导致了后者。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亲子追踪研究发现,孩子对教养方式的塑造作用,大于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塑造作用。


也就是说,你以为自己在教育孩子,其实是孩子在悄悄教你做事!


如一项对9个国家的近1300名儿童及其父母的跟踪调查,在孩子8岁、9岁、10岁、12岁和13岁时对他们的家庭进行了研究。

调查显示,在所有文化群体中,孩子都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越突出,在下一个年龄点时父母对孩子的热情就越少、控制就越多。而父母温和或严格的程度,对孩子将来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却并没有显著影响。

那么,这背后的关键问题,或者说同时影响孩子和父母的“第三变量”是什么?丹妮尔教授指出,恰恰是“基因”


大量收养研究和双生子研究证明,基因对孩子天生气质、性格情绪和行为发展的影响都远大于我们的想象。比如,被收养的孩子,和养父母相比,几乎所有行为结果都和亲生父母更加相似。



从好的一面看,做父母的至少可以松一口气,教养方式似乎没想象中那么重要,少看一点育儿资讯并不会让孩子的未来大打折扣;但另一方面我们还是会担心:父母的教导真的一点用都没有了吗?


后天教养,还重要吗?


虽然丹妮尔认同基因的力量更大,但同时她也强调,这并非意味着教养无用。


指出基因的重要性,目的是为了让父母正视基因对孩子行为发展的影响。只有顺势而为,才能让父母和孩子彼此双赢。


顺势而为的前提,是先了解基因如何对孩子的行为起作用。


首先,基因和行为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


基因与表现的关系,并非像电灯那样,一个开关控制一盏灯。孩子大多数复杂的表征(从身高、智力到个性)都会受到成百上千个基因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外向的父母有可能生出一个内向的孩子。


其次,基因也不直接编码行为。


而是先让每个人的大脑长得不一样,从而影响我们的行为倾向。比如,有些孩子大脑天生的连接方式,就会让他们更易冲动。



此外,基因塑造行为还有一个关键方式——通过与环境的互动,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研究者将这种遗传倾向和环境体验的交织关系称为基因-环境关联影响(gene-environment correlation)


丹妮尔举了一个安东尼小朋友的例子。

由于基因遗传,安东尼从小就是一个善于交际的孩子,他喜欢装扮成蝙蝠侠,向商场里的陌生人讲述自己的超能力。这个举动非常可爱,所以人们通常会笑着和他聊天。

这种互动给了安东尼与成年人交谈的信心,于是上幼儿园之后,他也喜欢在教室里和老师聊天,并积极帮忙擦黑板,因为这样他可以和老师一起待更长时间。老师觉得安东尼很可爱,就把安东尼调到了教室前面的座位。

安东尼和老师之间建立了积极的关系模式,于是他更专注于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安东尼的基因唤起了外部世界对他的反馈,而周围的环境也对安东尼的行为做出了反应。研究者将这种类型的基因-环境关联影响称为唤起型。


事实上,基因和环境交织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遗传倾向会驱使我们主动寻找不同的环境、影响我们对环境的体验,还会影响环境对我们的影响程度……


由此可见,基因和环境共同塑造了孩子的行为和性格。


美国心理学教授欧文·戈特斯曼(Irving Gottesman)就曾提出反应范围(reaction range)的概念。他认为我们一出生就具有某种遗传倾向,但环境会影响这种倾向的发展。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园丁能够改变一株植物的生长方向、茂盛程度,但西红柿的种子总种不出南瓜吧。



丹妮尔认同欧文的观点,由此她指出父母能做的是和孩子的遗传倾向进行”合作”,也就是帮助孩子发挥最好的基因倾向,并管理那些不太有利的基因倾向。


与基因合作,才能避免无效育儿


总结上述内容,可以整理出三条关键信息:


长久以来,我们夸大了教养方式的重要性,轻视了基因的力量。


基因使得每个孩子天生具有不同的自然倾向与行为,而环境能够影响这些倾向的发展。


通过了解孩子的遗传倾向,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建立优势,管理可能引起麻烦的自然倾向。


简单来说,顺应孩子的遗传天性进行教导,不仅最有效,还能让亲子双方更加轻松。


为此,丹妮尔总结出了三个受遗传因素影响的重要气质特征,分别是:外向性、情绪性和自控力。


这三大气质特征在童年早期和中期逐步稳定,可以预测青春期乃至成年期的行为。



同时,丹妮尔还设计了一款测试,有点像儿童版的“MBTI性格测试”,可以测试孩子到底属于高外向性or低外向性、高情绪性or低情绪性、高自控力or低自控力。


帮助父母能更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避免无效育儿,化解亲子间的误解、冲突和内耗。


(针对下列每条陈述,请试着回忆你的孩子通常会如何反应,并选择相应的选项。)


第一大气质特征

外向性


孩子喜欢冒险游戏或活动吗?

孩子喜欢探索新的地方吗?

孩子喜欢结识新朋友吗?

孩子精力充沛吗?

......


(这类问题的答案越肯定,意味着孩子的外向性越高)


如果你的孩子属于高外向性,你可能已经发现,在当下更看重外向者特征的学校与社会中,他通常如鱼得水。


高外向性孩子,也意味着他们需要从他人的回应中,获得更多的动力。对于这类孩子,丹妮尔建议父母多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如“今天你在学校做了这么多事啊!”“你和其他孩子相处得很棒!”。


相对应,低外向性孩子,当下则可能让父母拥有更多烦恼。他们可能不太会主动发言,不像同龄的高外向性孩子那样受到老师关注,不愿意参加一些活动或比赛……


特别是当低外向性娃,恰恰遇上了高外向性父母,亲子间的冲突会更加激烈。最经典的场景莫过于让孩子在亲戚好友面前表演节目,这对于低外向性孩子而言绝对是“童年噩梦”。



但事实上,气质类型并无优劣之分。


比如,低外向性孩子通常善于独处思考,不易受他人干扰,并且目标明确。

他们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明确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是,即便不是班级中最受欢迎的孩子、不处于舞台中心,父母也一样爱他们。


此外,父母可以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活动,如阅读、拼拼图、制作模型、参观博物馆……也有很多体育运动适合低外向性的孩子,如打网球、滑冰、骑自行车等更加个体化的运动。


如果孩子因为“太安静”而和同学格格不入,家长也要帮助孩子明白,每个人生来就有不同的气质,他的性格没有任何问题,并和孩子一起练习社交策略。

第二大气质特征

情绪性


当事情不如愿时,孩子会非常懊恼;
孩子在晚上会害怕怪物或声音;
如果孩子不高兴了,这种不高兴的情绪会持续很久,比如10分钟或更长时间;
......

(这类问题的答案越肯定,意味着孩子的低情绪性越高)

如果你的孩子属于低情绪性儿童,那么TA很大概率就是家长口中令人羡慕的“天使宝宝”。他们不轻易生气,不会因为计划的微笑变动而惊慌失措。


丹妮尔表示,这类孩子使用奖励和常规教养策略通常就会非常有效。



而那些容易大吵大闹、崩溃、发脾气的孩子,通常属于高情绪性。他们被视为顽皮、被宠坏了的熊孩子,其父母也常常被责怪疏于管教、纵容孩子……


然而现实是,高情绪性孩子往往已经受到了很多惩罚。父母在公共场合看似“不作为”的背后,很可能是知道此时采取强硬手段只会让孩子的行为升级。


相比低情绪性儿童,容易引起严厉和消极反馈的高情绪性孩子,更需要温暖、柔和的管教。


例如,当孩子情绪不受控制时,采用“计时隔离”的方法,也就是取消积极奖励,它通常包括面壁思过(暂时失去家长的关注)、拿走孩子喜欢的物品……


丹妮尔的经验是,孩子几岁就惩罚几分钟。类似这样温和、即时、简单的惩罚,通常更为有效。


另外,高情绪性孩子并非故意叛逆,他们的情绪发作也并非看上去那样“毫无来由”,而是一些小事触发了他们对挫折、痛苦和恐惧的天生倾向,可能只是改变计划(下雨了,没办法去公园)、事情没有如愿(画的画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表达情绪困难……



丹妮尔建议家长先找到这些触发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逐个击破。可以使用的方法有:奖励正确行为、即时温和的惩罚、与孩子一起制定计划、通过阅读书中角色遭遇坏情绪的故事,帮助孩子学会应对等等。


第三大气质特征

自控力


在被要求停下来时,孩子就可以停止行为;

孩子可以很好地遵守规则;

……


(这类问题的答案越肯定,意味着孩子的自控力越高)


自控力指的是个体调节行为、情绪和注意力的能力。


从脑科学角度看,孩子自控力的天生倾向,其实与两个关键脑区的相对活跃程度有关。那些能够等待更大奖励的孩子,负责计划和决策的前额叶皮层更活跃。而前额叶皮层有助于抑制冲动,追求长期目标。


在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中,那些选择立刻吃棉花糖的孩子,大脑的边缘系统更活跃。这个脑区是反射性和无意识的,它对个体生存其实至关重要,比如驱动我们进食、关注当下需求、在遇到危险时赶紧躲开……


只是,追求即时满足这个特性,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里,反而成为劣势。


要想提升孩子的自控力水平,丹妮尔提出了以下三个建议:


消除诱惑。通过安排外界环境,减少孩子的触发因素。如果不希望放学的孩子被游乐场诱惑,就选择一条不会经过游乐场的放学路线等。


鼓励自主性如当孩子问,能不能在做作业前玩游戏时,允许他们尝试一次。这也是在给孩子练习自控力的技巧,或许结果会让你惊喜。如果孩子未能通过考验,他也会知道自己这方面仍需努力。


提供自控力的范例。比如一起阅读有关自控力的图书,孩子可以通过观察与模仿来学习。


从统计学角度看,其实大部分孩子的自控力水平都落在中等水平。他们在某些情况下非常擅长调节自己的情绪,在另一些情况下也会失控,这很正常。


好在,孩子的大脑仍处于发育阶段,其中负责做出复杂决策的神经回路,要到20多岁才会发育完全,需要家长给予更多时间和耐心。


丹妮尔的研究提醒我们,在养育中要正视基因的影响。虽然这听上去有点残酷,毕竟谁不想调教出一个 “天使宝宝”,又或者培养出一个自律的学霸?


不过,正视基因,并不代表破罐破摔,它反而是在减少亲子间常见的误解、冲突和内耗——与其拿着成功父母的养育方法,生搬硬套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不如摸索一条适合孩子天性的发展之道。


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聚焦中国K12国际化教育。我们致力于专业、前沿、有高度、有温度的内容。帮助学校和家长实现融合、创新、有效、以人为本的教育。



关注、点赞、转发,为更多父母带去力量!



美国留学妈妈圈
跨越体制内外,突破认知边界,把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带到你身边。求学资讯、宝藏资源、理念干货、亲子奥义,助力你和你的孩子从容交流,自信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