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0万抽卡?中产孩子的社交消费,正在掏空父母钱包

教育   2024-09-02 07:41   上海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阅读第一(ID:Readfirst)


最近被一则社区防诈宣传给震惊了。

 

一位三年级的娃用她妈妈的手机刷视频,结果害得母亲被诈骗14万多元。而视频里的诱饵,竟是一种集换式卡片。


14万不是小数目,是什么让孩子信以为真呢?当搜索卡片名称时,我发现了另一个世界。


这个以卡通人物“小马宝莉”为IP的卡片,近两年在孩子圈里格外火。


一位小学班主任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班里60个娃,大约有十几人都在玩卡。他们不仅会比较谁收藏得多、谁收藏得全,有些孩子甚至上课时都忍不住拿出来玩。


发售这些卡片的公司更「厉害」,将产品做成了盲盒系列,抽到的稀有卡片在二手市场竟然能卖到六位数。几近疯魔的玩卡圈子也被法制新闻盯上了。


在弄懂这股风潮的来龙去脉后,作为母亲的我却发现隐藏在疯狂背后的教育隐痛。


 小马宝莉,一个「过气」IP的翻红?


说起小马宝莉,它是美国孩之宝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创造的玩具形象。有点类似芭比,小马玩具起初是给小女孩练习梳理各种发型的。算算它从诞生到现在,也已有40岁。


为了玩具销售,孩之宝在1986年制作了同名系列动画片。一经播出,反响热烈,小马宝莉随之也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大热IP。

 


动画片在四十年里断断续续出了好几季,剧情都是围绕一匹名叫Twilight Sparkle(紫悦/暮光闪闪)的小马展开,讲述了她和其他五位好友苹果嘉儿、珍奇、柔柔、云宝和碧琪的成长故事。


她们不仅一起学习有关友谊魔法的知识,还凭借自信、勇敢、坚强、独立,用友谊的力量化解各种危机,共同保护着Equestria(小马利亚)。



无论是剧情还是人物设定,小马宝莉都格外独树一帜。


它不像是前几年大火的《叶罗丽》那样,充斥大量炫富、攀比、身材焦虑等乱七八糟的情节,相反,几个好朋友边培养友谊,边相互帮助成长,看得人正能量满满。



既然这么正向,作为IP周边的卡牌,能吸引孩子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有意思的是,玩卡的这群小初学生,跟痴迷动画片的观众可能不是一群人。翻看豆瓣里的热评,多集中发表在2015-2017年之间。有网友在视频网站评论区表示,自己是大三学生,追番完全是为了回忆童年。



「小马驹」到底是怎么在小初孩子圈里火的呢?

2020年9月,浙江卡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公众号发文宣布,卡游动漫与孩之宝公司签约小马宝莉授权合作,推出系列主题卡牌。至此之后,这个40岁的经典IP才开始在孩子圈里走红。

不得不说,把IP变成卡牌的商业设计很「妙」。

一来,这些卡片成本虽低,但本身制作还算精良。我身边就有妈妈表示,卡片图案漂亮、镀膜很闪,还很厚实,冲着颜值也能理解为什么孩子会收藏。

从另一角度——价格来看,普通的小马宝莉卡一包并不贵,十块到几十块不等,每包大概5-6张牌。平常的零花钱攒攒,小学生也能消费得起

也就是说,卡片设计和定价就决定了其「群众基础」可以很广泛。



不过,卡片设计和定价还不足以让整件事变疯魔,关键点在另两个因素上——人为制造卡位等级,以及以盲盒形式售卖。


因为包装不透明,孩子们拆开后才知道是什么卡。人为制造的「小惊喜」,如同刮刮乐一般让人上瘾。


而发行公司又搞了一套卡片等级,让拆卡的刺激像加了杠杆般。一旦当孩子对高位卡很稀缺的玩法买账后,事情就很容易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为了得到想要的卡牌,孩子们之间互相交易,将重复或不喜欢的卡牌卖出,换来的钱又可以购买新的卡牌……



更为可怕的是,其中还有视频和直播的推波助澜


尤其是直播抽卡的商家,把整个抽卡拆卡过程渲染得跟「美女荷官在线发牌」一样,有自制力的成年人都难逃好奇心作祟,更不用说上小学的孩子了。


一位长期看某平台拆卡视频的网友发现,约有1/3的直播间都在抽小马宝莉的卡牌。


有些孩子本来并不知道小马宝莉,但视频刷着刷着就垂直入坑了。


尽管根据规定,未成年人不可独自购买这类卡牌盲盒,且一些二手交易平台上,也都标记了未成年人禁止购买的字样,但仍抵不住这些卡牌被炒出高价格。



 孩子圈的“社交货币”


总结来看,小马宝莉爆火并不是因为动画片,而是靠盲盒卡牌得以翻红。


追溯我们这代人的童年,小浣熊水浒卡、天龙八部卡,也曾风靡一时。同样的,这代05后、10后,也有属于自己的奥特曼卡、三国卡等风潮。


但发展至今,这股卡牌热却夹杂着一股奇奇怪怪的风向,让父母们不得不注意。


有媒体报道,在一些学校,不玩小马宝莉卡牌的同学会被认为是「落伍」了;在同学群里,有的孩子会显摆自己的小马宝莉卡牌;在一些孩子眼中,有了好的卡牌,就等于有了好的人缘。


一张小小卡片妥妥变成孩子圈里的「社交货币」,甚至变成了区分人缘好坏的尺子。


为了融入小团体,有些娃甚至从家里偷钱去拆卡。


有网友发现,自家妹妹刚开始还正常,把父母给的零花钱攒下来买卡。但到后来开始偷拿家里的钱,数额达到上千块。被发现后,妹妹仍然屡教不改,甚至还会带同学到家里来一起拆卡。


为了跟同学有话题、做朋友,偷钱也要买,这不就是毒友谊么?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75年的追踪研究表明,友情是人生幸福的一个秘诀。当孩子在校园里有了朋友,会比学习本身,更让他对上学充满期待


但小马宝莉爆火却让这代孩子的孤独暴露无遗。他们太渴望融入,甚至借助外物去维系关系。



这倒也符合小初年龄段的青少年心理。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儿童行为学专家Robert Selman曾根据对不同年龄儿童的系统访谈,发现7-15岁孩子的友情会经历这样两个阶段:


低龄段时,孩子们非常关心公平和互惠,而且尤为在意同辈间的规则和评价,比如会介意自己因为没有和朋友们留相似的发型而遭受嘲笑。


小团体也会在这一阶段发生,他们会精心制定的规则,还会讨论谁可以进小圈子,谁又不可以。


到了高年龄段,孩子们心智更为成熟,学会跟朋友们分享私密想法和感受,并开始真正关心对方的感受,逐步发展成熟和高质量的社交联系



不难发现,第一个阶段孩子的确需要借外物来为友情「升温」。那些外在规则,实际上就是孩子们进行自我确认的参照物。


往小了说,他们是在小圈子里学会如何跟小伙伴相处。往大了说,这一阶段建立的规则,会在潜意识里影响他们的三观,以及与外界互动的模式。


试想想如果孩子发现,原来友谊只有通过花钱玩卡才能拉近,又会吸引来怎样的朋友呢?即便父母不做设想也会察觉:用金钱确立自我,这个心理逻辑本身就脆弱。



没有底气,需要借外物支撑,也是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低的表现


这样的孩子在早期家庭关系上,也一定是缺乏被接纳、被尊重的安全感,他们就会在同伴相处中,极其渴望被接纳,价值观也很容易被同伴所影响,甚至被一些不良小团体带跑偏。


这样一来,如何教会和给予孩子对自我确认的安全感,才是父母从抽卡乱象中应该看到的内核。


金钱观,是一种人格教育


用花钱这个行为来确认自我,这背后还涉及到一个议题——青少年的财商教育。它甚至比情商、智商教育更为关键。


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来会有人代你去教他,而这个人很可能是债主、奸商甚至骗子。财商教育专家马春慧曾这样说道。


花高价买卡,而且频次多、数量大,其实已经暴露了很多小初孩子对金钱缺乏感知和思考。


以至于很多孩子对财富的认识都很片面:


比如5岁前根本不知道买东西要付钱;

到了小学初中,孩子们陆续接触到零花钱,享有一定消费自由,就容易走极端,比如“成千上万打赏主播”、“不给买限量款跑鞋跳楼威胁”;

更别提很多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深陷“月光啃老”、“借贷卖身”的泥沼。

现在的中产娃很幸福,一出生就在吃穿不缺的家庭,即便父母鸡娃,也是为了孩子能独立自主,而非出人头地。


父母在无形中也会娇惯孩子,养成孩子大手大脚的毛病,忽略了关于财富观、人生观、幸福观的教育。


一个从小就能学习如何处理钱、以及与钱相关的人际关系的孩子,从小就能体验到花钱的快乐、攒钱的不易的孩子,长大后肯定可以更自在地跟钱打交道,同时更擅长取舍和规划。


在金钱教育上父母该如何做呢?这里给出几点建议:

01

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行为展示如何理智消费、储蓄和投资。

02

开放讨论

鼓励孩子提出关于金钱的问题,并与他们进行开放而诚实的讨论。

03

分配家务

让孩子承担一些适当的家务,并给予一定的零花钱作为奖励,让他们了解劳动与收入的关系。

04

预算规划

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预算,让他们参与到家庭经济决策中,了解收支平衡的重要性。

05

消费计划

在购物时让孩子参与决策过程,教会他们比较价格、质量和价值。

06

阅读相关书籍

推荐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关于金钱和经济的书籍,增加他们的金融知识。


“阅读第一”,50万中国精英家庭成长聚集地。由崇尚“终身学习”,爱阅读爱分享的妈妈Bonnie创办,专注于英文学习、阅读以及思维素养。一家不端、不装、有趣、有料、有观点的教育新媒体。

关注、点赞、转发,为更多父母带去力量!



美国留学妈妈圈
跨越体制内外,突破认知边界,把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带到你身边。求学资讯、宝藏资源、理念干货、亲子奥义,助力你和你的孩子从容交流,自信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