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故事】小街上电线杆子||周玉林

文摘   文化   2024-10-04 00:01   四川  

作者:周玉林



桥南街是条老街,应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是街面通上路灯,却时间不长。

我是60年代头一年出生的。那时候,家里是点洋油灯,以及蜡烛,根本没有电灯。建国后,开始筹建电厂,也是在50年代里。当时建成的是1号机、炉,发电量6千伏。这些精贵的电力,只能用在全市的工业商业上。民用还顾不上。

第一批是供向城外的面粉厂和铁锅厂的输电线,过河是用铁塔架到对岸,地上再换用木头杆架;向城内的供电线都是木头杆子一路架过去,穿过西大街、东大街,一直架到大闸口。

清朝末年,电及电灯从西方传到中国,只局限于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的部分照明,电灯在老百姓眼里是可望不可及的西洋景。旧中国落后,电力也是落后。

清江浦最早的发电起于民国五年(1916),民营资本合资(泰州任佑之、淮阴县郭士魁)的利淮电灯厂。利淮电灯厂在里运河北岸八面佛(现淮海广场一带)以西。当年许多城里的人还有从乡里来的人,专程到清江浦城上观望这“西洋景”。

到了1966年,经过新中国办电人十多年的艰辛创业,刻苦钻研技术,1.2万扩建工程(5号机、6号炉),在8月份投产发电。这是淮阴地区全民办电的一次历史创举,不仅缓解了淮阴地区严重缺电的紧张局面,110千伏升压站的建起与投运,为跨地区远距离送电联网创造了条件。

到了这时候,大闸囗南岸东边的轮埠路,已经有了路灯。建国后城市的建设在红红火火发展,单就里运河堤堆的轮埠路上,就有多家工厂。从大闸囗起,第一家是轮船公司的航运局,第二家是搬运的码头工会,第三家是日用化工厂;第四家是淮阴肉联厂;第五家是市里的小船厂;第六家是酱醋厂;第七家是糖果厂;第八家是罐头厂;第九家是石油二级站;第十家是内衣厂;第十一家是东风造纸厂。

这一路下来有这么许多企业,可谓老淮阴工业的半壁江山。所以,轮埠路通路灯是比较早的。拉电线的电线杆,都是水泥石头子的砂浆浇注的,里头是细洋元扎成的网形圆柱,底头大梢头小的高高线杆子。

小时候的夏天,我穿着裤头小背心,拖着木板鞋,从小街心跑上河堆玩。炎热的天气早就把水泥线杆晒热得烫烫的,我却喜欢这种剌激,两手一抱就箍住了线杆。然后,双脚甩掉木板鞋,张抬起大腿,脚心朝水泥柱子贴上,使劲蹭起伸直腿弯。小膀子同时爬向上方。

这种爬,是靠下边的脚从两侧蹭住往上窜,作为发力源头。几乎是同一时刻,胸怀抱住的双手,就紧跟着松开箍住的力道,顺势朝上爬上一些。我喜欢这又被烫着玩又能逞强爬杆的玩法。

这样爬杆子,有些像癞蛤蟆。在地上跳向前一下,坐下来歇上一歇,然后又跳向前一下,再次坐下来。虽然是停停跳跳,但它总是在向前进。

我们河堆下的小街,也在主要的地点安装上了电线杆。它是从轮埠路的电线杆上拖拉下来的电线。秃子也跟月亮沾光了。

70年代前后,小街上开始有人家用上了电灯。我家左边的邻居,小姨爹家从前做生意的,生活比较富裕,他家早就翻建了红砖青瓦的半层楼房。是两边房间都带楼角子的假两层,客厅是中空的,很高很敞亮。后来装上电表,每间房间、客厅都吊起了电灯。那比蜡烛长了好几倍长的白色电棒管,开关线一拽,客厅里通亮,每一处角落都看得清清楚楚。

小姨爹家的小姨奶,跟我的奶奶听说是姐妹。不是亲姐妹,反正是沾亲的。我们两家是近邻又是远亲,所以处得很好。我家的电灯就是从她家的电表下拉线过来的。装了个分表,抄下每月电表的读数,计算出用电量,再算出这个月用电量所应交的费用。最后,必须再补加一度电的价钱,以弥补分表与总表之间电线上的占有电量。

我家以前是草房,有着简单的四梁八柱。其墙是木板片抹上的碎稻草的泥巴墙体,其屋面是麦秸杆子扎成的把。它是将扎成的把聚集起来挤成一排排的,先从檐囗排起,第二排要压住第一排根部,第三排要压住第二排根部。一排排的从檐囗排到屋梁顶,铺成整个屋面。

铺屋面要分成三层: 第一层是长芦柴扎成的柴把子。这扎芦柴把子是很长的,它要飞上梁顶,把柴把头留在檐囗,在大梁的顶上折弯,铺到了后檐囗。一般是计划好盖房子的宽度,计算出前屋面后屋面的总长度。这个总长度,就是芦柴把子的长度。先是一根根靠紧相依,最后铺成整齐完美的屋面。第二层是油泥加进碎麦秸梢子,用脚踩成稀泥,抹在芦柴把铺成的屋面上。第三层是把麦秸杆扎成的把子,摁在稀油泥上面。油泥干硬了,三个层面就变成了一体,成了屋面。

草房油灯,是老百姓住房上千年的标配。如今被改变了,我家草房的圆木梁上,拉上了两根黑黝黝的电线,隔一小段距离就有一瓷片夹子,把电线安全地固定在木梁上。在房间中点,是装上吊灯的瓷瓶子的,半圆的,底面用螺丝拧在木梁上,用软的花线穿过半圆瓷瓶中心的孔,接上底座上的左、右边里的铜线片头,旋转上半圆盖,再把软花线的另一头接上灯头,旋上个灯泡就成了吊灯。

在草房的南山头,爸爸接了一间一檐坡的小屋,给我们孩子住的,主要是铺上了一张床,其它是摆放杂乱的东西。这床也不能叫作床,充其量它具有能睡觉的功能,性能就无可比拟了。讲地道些,它是以前老爷柜改变下,拼凑成半米宽的板面当床。冬天里铺上棉花胎用一块布盖上,就成床单了。而被子我是专属使用的,别人用不了。它就是爸爸穿用的长棉大衣,朝这小床上一放,要理顺,把大衣领子囗朝脚头。我爬上去睡觉时,是要把腿脚伸进胳肢窝里的膀子长袖里,大衣的正身盖住我的上半身。然后,把自己穿的厚裤子压在脚头,上身穿的棉袄盖在脖子囗下,闭上眼睛就美美地睡着了。

有意思的是,在屋子的墙边,有着电线的开关。开关是那种圆圆扁盒子,它是塑料做成的硬壳。它还起到绝缘的作用,从而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我家墙边的开关是装在靠墙边的上面木头柱上的,开关的拉线拖下来很长。我爸把这拉线的下边头子也固定死了,蹦直直的。我用手从中捏住,拉一下就放开,就听见弹到墙上的声音。刚开始很是好奇,也能玩上一会,心想它要是单弦就好了,说不准上拉一下,下捏一下子,没准就能听出《东方红》的歌声。

在这开关线的上边,大约在挂纹帐的高度那儿,又扣上一根横绳子到对面的墙边。这样无论是哪一边,伸手都可以拽到开关线。开灯关灯在哪里都随手就办到了,很方便。

1984年这一年,爸爸妈妈终于把草房翻建成了红砖墙多孔板屋面的二层高楼。二层之上四周是女儿墙,其里间是搭起的凉棚。我们家跟凉棚是有特别深的情怀了,从前草房屋前的凉棚,变成了二层楼上的凉棚。这楼屋筹建时间长达10年之久,建成了,就像小鸟筑巢一样。

新楼房建成后,一些配套设施也在跟着找人申请办理。主要的就是水、电,两大块。那时燃气还没普及。经过一段时间的跑动,从小街心的地下水管上,引接出了细管子,通进了我家南院里的橱房间里,终于自来水直接通上了锅台。而煮饭炒菜的仍旧是经济煤炉,小街里燃气没有铺设来的管道。

楼房,每间房间都拉上了电灯,晚上满屋亮堂堂的,不过还是用的姨爹家的分表。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小街西头住慈云祠那块的电机厂同事刘连淮哥哥,喝酒时闲聊到用电的话题,他帮助我解决了装电表的这一难题。

真应了那句老话,得来全不费功夫。八十年代中,淮阴的发电供不应求,那时候单位里有一个很特别的部门,它的职责就是与供电局协调用电事宜。星期天休息,如果要想保证完成出囗产品的任务,计划安排加班时,必须提前跟供电局“要电”。只有确定要到电了,才能组织工人加班。夏天里遇到农忙时,工厂会错开安排工人休息,“让电”下乡支农。这个部门叫做“三电办”。

这电,是工厂的命脉;也是农业的命脉。当然家家户户也离不开电了,除了像当初的单纯照明,现在更是多处都要用电。煮饭的电饭锅;夏天时的电风扇;还有那直接连接在自来水龙头上的电热水器。这些简单的家电,就是一个特点,离不开电。

老百姓家装电表,是要打申请排队,等待供电局有关部门批准的。我喝酒聊天时,无意中就摸到了“捷经”。我的好友连淮哥,跟当时供电局管装电表的领导家儿子,是非常好的朋友。他帮我多个嘴,就免了排队,申请报告我也不用写了。过了几日,就有人来安装电表了。好在我家就住小街上,从就近的电线杆上拖下两根线绑到我家山头外墙的扁铁瓷瓶上。然后穿过墙体的孔洞,就安装上内墙的闸刀板以及电表箱里了。一切收档结束,也没用一小时。

小街西头的连淮哥,和我这个同住一条街上东头的小老弟,虽然曲曲弯弯隔着一条街距离,但是我俩是心心相交的哥弟。他后来调出了电机厂,我和他结拜七、八位兄弟,为他举办了酒席送行。2005年吧,十年没在一起的我们,再次相聚就是在我家的小街老房子里,把酒言欢,兄弟情依旧不减。



作者简介

 周玉林   退休准老头与文字为邻,闲时溜达下。
往期作品荐读:
上下滑动可读更多文章

我家二叔

市老年大学新开萨克斯班了

小河水满到大河

我见到了从珠海回淮的“家人”蒙老师

夏天的雨

又见陈师傅

五斤干面与十斤干面

老同学“九雁”上篇

我的结巴爸爸

 热敷眼睛不宜过热

 想起小街上的姨奶家

炉火熊熊几度春秋

话说糊骨子

60年代的机面条

岁岁香袭人

听谢局讲五哥的故事

从前年的味道

新年音乐会随想

蓝天 白云 凉棚

飞舞在冬天的落叶(下)

飞舞在冬天的落叶(上)

巷道口杀鱼拽出鱼花

飞过院墙的米袋

冬天里小街和小孩

水里旋下的蜡雕

小街街尾有座好玩的工厂

妈妈的大寿

街坊们喊嗯妈叫大鹅妈、 小鹅妈

熊大爷和儿子陈狗

南墙根晒太阳的癞蛤蟆

小街上空降来的最高行政长官

国禾的凉粉摊

小石磨 拐啊拐

石大爷和他家的毛厕

小街上的刘家

街东面飘过来吆喝声

卯 姑 的 小 街

老街巷里拜观音

梦中望乡街依旧

五月,请你听一听

春天里,响起《北国之春》

追“灯”才是切实的 

小草进入了青春期 

钢琴和我的半分缘 

小雨一点丁尼大 

去鼎泰公馆 

读《面絮》有感 

有一处令人神往的地方 

后知后觉 

幸福的模样 

我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五个女人 与“手袋” 

习作偏也有花絮 

水悠悠来 情亦悠 

【生活随记】弥足珍贵的画传 

【生活感悟】岸上柳 

【生活感悟】爸爸的小尾巴 

【生活感悟】感知落差 

【回忆】我的爸爸是木匠 

【生活】新年漫步楚秀园 

【过往】浴帐的前世今生

【过往】曾经的这条街有家明泉池

【身边人】疫情里的思念

同学家的堂妹 

面食里的乡味 

心中那扇对开的铁门

有女如斯,足也

春节“圆”舞曲

过去的年是用来忙的

我的婚姻三十年

少尉班主任走了

还没走远的小街

裱骨子小夜曲

丫头  你大胆地往前走

笑语欢歌滋滋乐

四十年后再相会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投稿邮箱
haqjprj@163.com 


友情提示:

1.散文、微小说1200字以上;诗歌成组,现代诗每组不少于五首,格律诗不少于十首。投稿时请附个人百字以内简介和照片1张。(简介字数太多请自行删减)
2.投稿请自己校对好,不要有错别字,小编不负责校对;
3.投稿务必原创未在其他公号发表过,二者缺一不可。

感谢关注清江浦人家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设置为星标




清江浦人家
闲煮时光,漫炖岁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