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乞讨人员常常因疾病、经济困难等陷入困境。流浪救助,即对这些无家可归、生活无着的人员提供救助、庇护和帮扶的社会行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工作经验,梳理了做好流浪救助服务的五步法。
一方面,社工可以在社区进行流浪救助政策宣传,增进社区居民对流浪救助知识的了解,明确遇到需要帮助的流浪人员可以提供哪些帮助,营造关爱困弱群体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社工可以一对一地向流浪乞讨人员宣传救助政策,提升服务对象对于政策的了解。比如,无偿提供符合食品卫生需求的食物、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对没有交通费返回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一是采取“社工+志愿者”模式,发动社区志愿者开展恒常街面巡查服务,及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二是识别服务对象的类型,如临时落难型、生存需要型、恶意乞讨型,以便提供精准救助。临时落难型是由于服务对象因外出打工、疾病、受骗等原因被迫流浪乞讨,经过提供服务可以回归社会与正常生活;生存需要型是指因为疾病、残疾等原因没有劳动能力,需要进行医疗、生存救助的流浪人员类型;恶意乞讨型是指以流浪乞讨为职业,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获取钱财的类型。社工需要精准识别,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根据笔者的经验,部分流浪乞讨人员开始会对工作人员有戒备心理,不愿透露过多个人的信息,甚至拒绝接受救助。这时,社工需要耐心和他们沟通,了解其需求和顾虑。同时,社工可以多次探访,科普救助政策,和他们聊家常,发现他们急需帮助的事情,从简单的帮扶入手,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帮助,逐渐消除其戒备心理。
笔者曾经服务了一位流浪长者康伯。康伯在外流浪多年,一直靠拾荒为生。初次见面,笔者提前准备好旧报纸、纸箱等,准备从其关注的拾荒问题开启话题,但是失败了。康伯很抗拒我们的到来,不愿与我们有过多的交流,情绪激动。我们及时调整策略,试着在日常关怀中去建立关系。比如,在暴雨天气,我们带着雨衣过去,提醒康伯做好防御,并关心其是否受到暴雨的影响、身体有没有不舒服的情况。通过几个月的接触,康伯逐渐不排斥了,开始和我们有了更多的话题,还能叫出我们的名字。可见,关系的建立需要时间,要有信心和掌握一定的策略。
通过与流浪乞讨人员的面谈、沟通以及观察其所在环境,收集信息,进一步识别和梳理其需求,如安全居住环境、健康状况、衣着整洁、饮食问题等。仍以康伯为例,笔者在与其建立良好关系后,观察到堆放在他临时住所的废品没有及时卖出去。原来康伯与之前收废品的人断了联系,卖不出废品,收入来源也中断了。了解到这些情况,我们和康伯梳理了他目前的需求是:卖废品,获得经济来源。
社工结合资料收集,以及根据流浪乞讨人员的特点、接受社工服务的意愿、服务需求等,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志愿者、爱心企业等多方力量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跟进服务,帮助其走出现实困境。比如,提供关爱帮扶、寻亲送返、就业技能提升、资源链接等服务,帮助受助人员抒解心结、重塑信心,回归社会和家庭。
在康伯的个案服务中,笔者经过几个月的关系建立和资料收集,精准识别了康伯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并设定了短期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是保障生活。笔者为康伯链接了收废品资源,定期上门为其收废品,获得经济来源。此外,联动街道、社区、物业、志愿者定期关心康伯身体情况,向康伯宣传救助政策等。长期目标是养老规划。在服务中,笔者肯定了康伯拾荒、卖废品这种独立生活的态度与能力,同时也引导其思考当前的收入能否保障其健康生活,引导其认识健康、干净的生活环境对其身体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养老安排等。在社工的协调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康伯回到了当地养老,晚年生活得到了照顾。
流浪救助工作充满挑战。社工需秉持专业价值理念,接纳、尊重流浪乞讨人员,精准识别需求,精确提供帮扶,传递人文关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END
责编:夏学娟
在这里,了解专业社会工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