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卷期
2024 Oct 28:deae241.
题目
不孕妇女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性
作者
Ruiqiong Zhou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目的
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EPs)是一种常见疾病,可能影响生育年龄妇女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维生素D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凋亡、血管生成、抗炎和免疫调节,除了其在平衡钙磷方面的功能。以往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浓度与生殖结果有关,低维生素D水平与结肠息肉和鼻息肉的发生率有关。关于子宫内膜息肉和血清维生素D水平之间的关系,目前很少有证据。
本研究目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EPs)的发生率是否相关。
研究设计
我们进行了一项横断面研究,使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的数据,纳入了3107名患者。
参与者/材料、环境、方法:本研究纳入了3107名接受宫腔镜检查的不孕症患者,其中642名患者患有子宫内膜息肉,2465名患者子宫腔正常。宫腔镜检查结果包括子宫内膜息肉的风险、息肉大小、多发息肉的比例和慢性子宫内膜炎(CE)的发生率。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总25(OH)D来评估血清维生素D水平。根据国际指南对维生素D缺乏的建议,将患者分为两组:<50 nmol/l组和≥50 nmol/l组。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层分析和平滑曲线拟合来研究血清25(OH)D水平与子宫内膜息肉风险之间的关系。
结果数据
所有患者中,23.8%(740/3107)患有维生素D缺乏症(<50 nmol/l)。25(OH)D < 50 nmol/l组的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显著高于≥50 nmol/l组(24.9% vs 19.3%;P = 0.001)。然而,两组之间在息肉大小、多发息肉比例和慢性子宫内膜炎(CE)的存在方面没有差异。在控制混杂因素后,25(OH)D ≥ 50 nmol/l(与<50 nmol/l相比)与子宫内膜息肉风险呈负相关(调整后 OR,0.733;95% CI,0.598-0.898)。对息肉发生率有影响的其他变量包括 BMI、不孕类型、CA125 和 CD138 阳性浆细胞。此外,年龄和血清25(OH)D水平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显示正线性关联。对不同年龄组进行亚组分析,25(OH)D < 50 nmol/l组的子宫内膜息肉风险显著高于≥50 nmol/l组,无论是在年轻亚组(23.8% vs 19.1%)还是在年长亚组(28.0% vs 19.9%)。平滑曲线拟合模型显示25(OH)D水平与子宫内膜息肉风险之间呈非线性相关(非线性 P 值 = 0.020),25(OH)D水平的最佳阈值为51.8 nmol/l。此外,亚组平滑曲线拟合模型显示25(OH)D水平与患者年龄<35岁的息肉风险呈非线性相关(非线性 P 值 = 0.010),而与年龄≥35岁的患者的息肉风险呈线性相关(非线性 P 值 = 0.682)。
(注:因为这是一项相关性研究,不能从我们的结果中推断因果关系。此外,由于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我们的结果可能不适用于未经选择的人群,包括绝经前妇女或其他种族的妇女。)
临床意义
本研究首次证明维生素D缺乏是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的独立风险因素。识别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如维生素D缺乏)可以帮助制定治疗息肉或预防息肉发生的新策略。进一步的临床干预试验和实验室研究需要评估维生素D对子宫内膜息肉发展的影响并阐明其机制。
个人简介
薛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审核:施文浩
编辑:刘小华
关于我们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成立于2001年,是西北地区技术最全、规模最大的辅助生殖技术中心,拥有西北首家、陕西省唯一一家人类精子库,2023年接待患者51万人次,全年新鲜取卵周期11729例、冷冻周期8283例,平均临床妊娠率60%,累计出生试管婴儿宝贝60000余名。
中心2009年开始开展胚胎种植前遗传学检测技术(第三代试管婴儿),可完成200多种单基因病孕前阻断(血友病、苯丙酮尿症等),目前已完成2000余周期,临床妊娠率70%以上;同时开展夫妇双方携带者筛查,可有效识别遗传风险、提前干预,避免生育遗传病患儿。开展男女生育力保存项目近20年,包括:精子、卵子及胚胎冷冻。西北地区首家实施卵巢组织冷冻技术,已完成18例(最小年龄1岁)。中心连续6年蝉联复旦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西北地区第一名,2023年医院互联网影响力全国第六名,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得到广大患者和同行的认可。
公众号(挂号):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公众号(科普):西北妇儿生殖中心 公众号(咨询):西北妇儿生殖小助手 视频号(直播):西北妇儿生殖中心 抖音: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 咨询电话:029-872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