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东亚大陆上大一统帝国的结局必然崩溃?

文摘   2024-11-02 00:02   广东  
在东亚大陆的历史上,自秦帝国建立第一个大一统帝国以后,依次经历了西汉、新、东汉、西晋、隋、唐、北宋,元,明,清等大一统帝国。可为什么这些大一统帝国都未能实现永久统治?本文试着分析大一统体制必然崩溃的内在原因。
在古书上经常会把王朝的轮回和大一统的崩溃归纠于皇帝昏庸、宦官专权,文官党争,吏治腐败,但在笔者看来以上原因只能算加速剂,而根本原因是大一统体制从建立一开始便必然崩溃
为什么说大一统是必然崩溃的呢?主要原因是大一统体制下把经济文化差异悬殊的不同地区硬生生捏在一起,而为了维系落后地区的官僚体系运转和维持稳定不得不加强中央集权,并从发达地区吸血上来补贴落后地区。以上的完整流程有一个更学术性的名字,叫转移支付。也就是说大一统的维系依赖于中央主导下落后地区对发达地区的吸血,对落后地区补贴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改善落后地方人民的生活,而是为了维系落后地方政府的运转和维稳。

看似转移支付体系是可以永久维持下去的,只要发达地区可以不断造血,落后地区可以如往常一样吸血,中央在其中继续发挥统筹和主导能力。但转移支付体系恰恰是无法永久维持下去的,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发达地区造血力下降,二是落后地区吸血力上升
首先看发达地区的吸血力为什么会下降呢?主要原因还是发达地区的发展同大一统中央集权本身是矛盾的。在唐以后东亚大陆的经济重心转移至东南沿海,此时世界历史上的大势是内亚商贸道路的没落(伴随着内亚的沙漠化和伊斯兰教在亚欧大陆腹地的扩张),海上商贸道路的兴起。

所以东南沿海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通过工商业贸易发展起来,东亚大陆内陆地区则相应衰落下去。所以沿海的发展是凭借工商贸易的,而工商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资产阶级的壮大,资产阶级的壮大不利于朝廷的统治,所以朝廷必然会采取措施抑商,抑商的结果是作为帝国奶牛的东南沿海衰落下去。相反,如果朝廷对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不加以限制,则资产阶级在壮大以后必然会索要政治权利,因为朝廷的抑商政策和大一统下对先进地区的吸血是不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的。资产阶级向朝廷索要政治权力的结果必然是革命,革命成功后带来大一统的崩溃和先进地区抛弃落后地区的独立。

其次我们看为什么落后地区的吸血能力在不断上升呢?主要原因是落后地区既得利益集团的不断壮大和维稳压力加剧造成的财政开支不断增多。首先落后地区对于帝国而言是只亏钱而不赚钱的地区,因为落后地区没有沿海发展经济的优势。但是大一统之下又不可能放弃落后地区,如果没有转移支付,则落后地区将会因为缺乏造血能力导致基层政府瘫痪(毕竟没有转移支付,落后地区的财政收入连公务员工资都难以发出),届时面临着两种情况:一种是基层政府以各种理由加大对人民的盘剥,比如乱收费、乱罚款,而盘剥的最后结果是底层出现零星的暴动,之后发展为大规模的起义,这个典型的例子是张献忠。

另一种是引发基层大下岗,而在大一统帝国中最优秀的人才其实都在体制之中,但是最优秀的人才不一定能逃过下岗的厄运,因为我们是人情和关系社会。这里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李自成了,其实历代后期都有李自成。其次是落后地区既得利益集团的壮大,这里指的是县城婆罗门的形成。到历代王朝后期,内陆地区很多地方会形成尾大不掉的地方势力,凭借家族或其他关系不仅垄断了地方经济,还垄断了地方官场,最后导致中央的改革落到地方就变了味。
比如裁撤李自成的改革,可能中央想的是把不干活的清理出去,但是真正清理出去的反倒是干活的人,不干活的关系户反倒稳得很。

其实我们如果把大一统帝国比成人的身体,则转移支付体系好比维持身体运转的血管,而血管自出生以后便在不断老化。每一个大一统帝国后期都面临着血管老化的问题,而朝廷所采取的措施极少能减轻血管的老化,反而无用的改革还会进一步加剧体系的崩溃。大一统帝国最后的结局是一样的,走向崩溃。
那么为什么东亚大陆相比于西欧会出现大一统帝国崩溃之后又重新建立的现象呢?比如欧洲在罗马帝国崩溃之后便再也无法建立起新的大一统帝国,而东亚大陆却不断经历大一统帝国崩溃又建立的轮回,这是为什么呢?读者可以关注我,下文为读者朋友分解。

未音g
地缘和国际政治,区域和城市发展,财经分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