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出行方式,还催生了两大万亿规模的蓝海市场。行业预测,到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超过2万亿元,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就有望突破5万亿元。总之,“蓝海”的水,开始沸腾了。1.制造:低空飞行器的研发、制造、信息系统开发等,其中eVTOL是技术突破的重点。核心公司有万丰奥威、亿航智能、中直股份等。2.运营:为低空飞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包括计划制定、调度、应急处理等,是应用场景扩散的助推器。典型的有中信海直、威海广泰等。从机会角度看,在低空产业爆发初期,人们更多会关注制造端,到中期会把重心放在应用层。然而,应用层的拓展才是全链条繁荣发展的关键。在低空经济应用层里,中信海直是国内规模最大、首家且唯一上市的通用航空企业,还深度绑定中海油、华为,极具爆发潜力。
公司之所以具备极强的爆发潜力,主要有两个强悍的逻辑:通航运输是公司的第一大主营业务,常年占营业总收入比重95%以上。在我国,参与通用航空这类传统业务的企业,大多都是大型国有企业,且有一定的行业壁垒,如技术壁垒、资质壁垒等。通过与南航通航的对比,就可以看到,中信海直拥有航线资源、人才资源等众多优势,头部效应明显。截至2023年末,公司共运营87架航空器、11架无人机,同时还运营了4个直升机场,且在全国多地设有基地、起降点。近年来,中海油一直稳居公司第一大客户的宝座,销售额占比始终保持在60%以上,2023年末,该占比甚至高达67.66%。2023年,公司与中海油总部完成三年战略合作协议的续签,助力国家海上油气能源增储上产,并保证在东海海域100%市场份额。总之,伴随着中海油对海洋油气产量和勘探力度的增大,公司海洋油气服务业务的确定性很强。正因如此,公司海油业务持续增长,带动了业绩稳健提升。2023年,公司营收为19.7亿元,同比提升9.6%;净利润为2.39亿元,同比增长23.11%。2022年净利润突然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影响。到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9.62亿元,同比增长6.1%,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2.11%,保持稳中求进。2018年以来,公司毛利率均在20%以上,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0.62%。这个水平已经远超了同期的万丰奥威(17.5%)、中直股份(13.10%)、宗申动力(14.39%)等低空领域龙头。同时,公司的净利率水平也在稳步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净利率提高到13.55%,说明公司的成本管控能力在不断向好,从而促进盈利能力增强。2023年,我国10个超大城市的通勤高峰交通拥堵指数平均值为1.8,地面交通拥堵问题十分严重,且逐年提升。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我国全空域飞行密度约为1.39小时/平方公里,约为美国的30%,欧洲的48%。这说明,我国空域资源尚存发掘空间,低空经济将有效缓解地面拥堵。中信海直瞄准这条赛道,致力于拓宽to C端市场,深耕与空中交通、物流配送、私人飞行器等多个下游应用场景。目前,公司已开通深圳湾城市海景空中飞行体验航线,实现深圳-珠海、舟山-东极岛航线常态化运营,业务增量可期。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入局,特斯拉的新款Roadster跑车就将加入飞行功能,预计明年亮相,国内的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公司,也在加速布局中。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将增长到280亿美元左右,eVTOL将达到5千架,涨势迅猛。当前,中信海直是亚洲最大的eVTOL无人机运营商,并与国内外多家eVTOL公司建立合作关系。2023年末,公司与推出全球首架eVTOL喷气式飞机的开发商Lilium签署了合作,开始在中国建立eVTOL运营网络;今年4月,公司与吉利沃飞长空签订协议,共同推进eVTOL商业化进程,及下游应用场景网络的搭建等。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中信海直除了飞行汽车外,还与华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设立联合创新实验室,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低空经济的加速渗透,不仅是飞行器技术的突破,更是我国通信、航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先进技术的综合性爆发。中信海直作为我国低空经济运营端的最强黑马,代表了整个低空市场的潜力;凭借着通航运输与低空运营两大业务的共同支撑,未来具备极大的想象空间和爆发潜力。给大家推荐个很牛的短线题材公众号「股通宝」,分享最前瞻的题材方向,最深度的题材分析。做短线,就看股通宝!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最后,别忘了点“在看”。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