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深入理解教材内涵,主动转变教学方式

文摘   2024-07-17 20:00   上海  

2024年度上海市中小学

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主题说明


小学道德与法治


2024年上海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以“深入理解教材内涵,主动转变教学方式”为主题。为了进一步明确此次比赛主题、流程和相关评价规则,现就相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比赛主题介绍

01

背景概述

本次比赛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教师紧扣“双新”教学导向,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道理”,善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打好“组合拳”,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进一步凸显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重大作用。

02

内涵要求

1.深入理解教材内涵

小学道德与法治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内涵对教师教学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的培育,而且是确保教学质量、有效传递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关键所在。

第一,深入理解教材内涵意味着教师要从整体出发,深入剖析教材的结构框架和内在逻辑,精确把握每一单元的核心内容和知识脉络,从而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精准定位教学重点,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为学生构建起系统的知识结构。

第二,深入理解教材内涵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和提炼。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生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的熏陶。因此,教师需要细致研读教材,从字里行间探寻深层意义,从案例中提炼教材主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格修养。

第三,深入理解教材内涵还需要教师注重教材的时代性与现实性。教师应紧密关注社会动态,将时事热点、典型案例等融入教学中,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动而鲜活。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现实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第四,深入理解教材内涵还强调教师要注重教材的育人作用。只有深入理解教材,教师才能准确把握其教育价值,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主动转变教学方式

面对学科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和新特点,教师应积极适应,主动转变教学方式,深入分析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明确教学目标,以真实生活情境为教学载体,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主动的转变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更是为了提升课程育人实效与教学质量。

第一,精准剖析学情,科学规划目标。教师应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精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质、认知基础和技能水平,并结合学科知识的独特性以及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实际限制,来科学设定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目标应体现素养导向,整体表述清晰,聚焦于学习结果,具体可测量。同时,确保教学方式与所设定的教学目标精确对应,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二,基于问题解决,丰富学习活动。教师应以问题为纽带,通过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活动化、活动序列化等路径,精心设计兼具启发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丰富的学习体验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强调学科思维方式和探究模式的渗透,凸显学科实践。通过这样的学习体验,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第三,立足真实场景,优化情境创设。教师应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选取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且具有现实意义的典型情境。典型情境不仅内含期望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更是有助于学生多维度观察、多途径探究的学习素材。在情境的设计上,教师应合理调控情境的难度,确保其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不会过于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同时,教师应不断优化情境的呈现形式,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四,数字助力教学,创新提升实效。本次比赛鼓励参赛教师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结合“研训一体平台”和“三个助手”等数字化教学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深刻转变。通过精准分析学生需求,实施个性化、精准化教学,以教学要素的协同效应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性,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二、比赛要点说明

比赛内容

比赛的主要内容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反思等关键环节,旨在全面评估参赛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应包含单元教学设计与本课时教学设计两个部分,占本次比赛总评的15%。教师需围绕比赛主题,紧密结合课程标准与统编教材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针对学情制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资源与技术应用、教学活动流程以及评价设计等。同时,需配以简明扼要的教学设计说明,突出单元整体设计思路,并重点展示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亮点。整体设计应系统完整、逻辑清晰,建议采用结构图示、表格等形式直观呈现教学活动安排。

2.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环节是参赛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素养,占总评的70%。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准确把握学习活动的深度与广度,确保教学活动与课程标准相契合。活动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升学科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比赛的重要内容,参赛教师应充分展现其教学理念、教学智慧以及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创新实践。

3.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占总评的15%,是参赛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的环节,要求不同于简单的课堂回顾,而应侧重于对教学理念、方法和效果的反思,特别是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刻剖析。教师应审视学科价值观念的贯彻情况、必备品格的培养成果,评估自身专业功底的发挥,并思考教学方法的适切性、教学节奏的把控以及师生互动的效果。作为教学比赛的重要一环,参赛教师应深入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操作要点

1.关于教学设计

参赛教师应准备完整的教学设计文字稿和教学课件等相关资料,确保内容充实、逻辑清晰。务必按照评选活动规定的时间、路径准时上传相关资料,以便评审人员及时审阅。此外,授课当日,参赛教师还需将相关教学资料提供给所有评委,以便评委们全面了解教学设计,并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2.关于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环节中,上课时间应严格控制在35分钟,确保教学节奏紧凑、内容充实。上课学生必须为本校本班所有学生,以确保教学环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听课过程中,应严格限制其他无关人员参加,以保持教学现场的秩序和授课教师、学生的专注度。

3.关于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环节将以面试答辩的形式进行,参赛教师须在课后进行15分钟的答辩。

注意事项

  (1)参赛教师必须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并遵循正常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符合教育部门的规定和要求。

  (2)各环节应严格审查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内容,确保不出现任何错误。特别关注涉及意识形态、法律法规、民族宗教、理论观点、师德师风的内容表述,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同时,关注教学中地图使用的规范性以及国旗、国徽等标识的规范性,以维护国家形象和尊严。

  (3)为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参赛教师等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比赛规则,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活动组织方、评审人员打招呼、打探消息。同时,应避免其他可能影响公平公正的行为,确保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杂志官微:聚焦杂志精彩内容,提供投稿和征订方式,培训活动报名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