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姚洁 上海市曹杨中学
高效的课堂有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理念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同、教学经验差异、教学技能强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效课堂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有所差异。上海市曹杨中学地理组借力新教研项目,引导教师聚焦主题、破解教学实践中的重难点,开展“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研究”系列教研活动。在系列化、深层次、持续性的教研活动中,凝练教研共识、提升教研品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助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活动背景与设计
(一)活动背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课标》)提出:“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地理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地理实践力则是联系理论与现实的桥梁,是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三大地理核心素养综合体现,即在以真实情境为线索的实践过程中,以实际问题为基点,感知区域认知,展开综合思维,践行人地协调观。在中学阶段,教师主要通过观察、实验、野外实践、社会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2022年3月,随着“在线教学2.0版”再次开启,更多地从教师的“如何教”,逐步转向师生之间“如何更好互动教学”等方面,同时也对在线教学的形式、内容、手段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地理实践力现状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持积极态度,同时对于借助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也是比较期待的,但同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专注度不足等问题。通过对本校地理教师开展访谈发现,网络教学作为一种非面对面的教学形式,存在师生和生生互动不畅、教学效果无法及时反馈的问题,教师对网络教学中如何培养地理实践力也缺乏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如何通过线上互动,提升课堂实效,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成为本次深度研修的核心问题。由此,曹杨中学地理组确立本学期的子主题:“以‘图’为媒,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研究”,即以沪教版“世界的地形”为课例,借助“图”这一媒介,从细化教学目标、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流程、开展多元评价等方面,探讨地理课堂中应如何强化课堂互动,提升在线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二)活动设计
本课例采取以大主题统领,子主题进阶的方式,借助不同场景下的教研工具,通过前测分析、单元分析课标解读、“世界的地形”研讨课、“世界的地形”公开展示和专家点评等环节,分阶段达成预期目标,形成关键成果(见表1和图1)。
二、活动实施
(一)活动主题与对策
本次活动为序列化研修中第三次主题研修,以全体地理组教师为活动对象,在基于前一次研修中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的基础上,就“如何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识图、析图能力?”开展教学策略的研讨。“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其具有真实性、直观性、综合性等优点。因此,通过读图、识图、析图等环节,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发现问题并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二)课例展示,明确环节
“世界的地形”是沪教版六年级第二册第二章“陆地与海洋”第二节的内容。《2022版课标》中对该章节学习要求为:识记陆地地形的五种类型;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归纳各大洲地形地势概貌。为了增强线上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和诊断性,任课教师对“世界的地形”第一课时设置了两个教学目标:①理解海拔、相对高度概念;②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区分五种地形类型并能归纳五大地形特点。在该教学目标下,创设“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情境,让学生在游历中国乃至世界的过程中,了解世界地形的特点和分布,并设计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1)环节一:温故知新。设置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问题,评价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
(2)环节二:通过Google Earth动态缩放功能,演示世界—中国—长江流域的遥感图,学生初步认识五种地形类型,并且借助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长江流域五大地形特征。
(3)环节三:通过世界分层设色地形图,归纳五种地形的一般特征。
(三)课例研讨,发现问题
本课例首先结合遥感影像图以及三维立体图,构筑对地形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图,判读长江流域中各地形区的海拔和相对高度,并对五大地形特点作比较;最终回归到世界地形图上,寻找共性特征、修正并完善五大地形的一般特征。观课后,就课例中涉及的遥感影像图、景观示意图、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各种“图”的使用所呈现的问题进行研讨。
就识图而言:“RS遥感影像图”具有真实、动态、覆盖范围广的特点,通过RS影像,学生可以从宏观尺度上把握某区域内各种地形的特征和分布。虽然该图能详细记录地面所有信息的缩小影像,但同地图比较,它既没有地图符号系统,也没有内容的取舍和概括,所以学生在识别具体地形分布时还存在一定难度,无法确定地形区的大致位置。
就析图而言: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地势高低是初中地理最常见的方法,而在平面的地形图上根据颜色的差异让学生建立起三维空间的高低之分,需要有较高的抽象思维,对于六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部分学生仅能根据颜色说出具体数值,而非高度范围。其次,“地形剖面图”帮助学生从垂直的视角观察地势高低起伏的状况。在阅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起伏状况的过程中,也存在析图错误:第一,将纵坐标中海拔与相对高度概念混淆或将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作对比。这两种情况,都得出青藏高原地势起伏大的结论。第二,无视纵坐标数值和单位,主观臆断青藏高原地势起伏小。
那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读图?教师如何及时获取学生的读图依据?学生读图、析图过程中的成果又如何展示?上述问题需教研组全体教师深度研讨,共商对策。
(四)深度研讨,共商对策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利用“课堂观察表”结合各自的观察点开展课堂观察;在课例研讨环节中,每位教师利用“课例研修记录单”结合观察点,提出修改建议。
在阅读遥感图初步认识五种地形类型时,首先呈现五大地形自然景观图,触发学生对地形的初步印象;接着,通过Google Earth动态缩放功能,演示世界—中国—长江流域的遥感图,在空间分布的地物属性信息可视化的过程中,学生初步形成对于地理事物之间的属性关系的空间概念。随后,调整倾斜视角(Shift+上、下方向键),旋转地图(Shift+左、右方向键),将需要观察的地物从二维平面转化到立体三维。通过不同类型“图”的多样化呈现方式,多数学生能正确识别从长江源头至入海口的地形类型。
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本课例中“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阅读涉及三个步骤:①剖面图延伸方向判读:沿32°N东西延伸的剖面图;②坐标系判读:横坐标用经度表示剖面线上的水平距离,纵坐标表示海拔;③高低起伏状况判读:剖面线上任意点的海拔以及各点之间的相对高度。经指导实践后,学生能顺利地从图像上获取正确的信息,从而为分析五大地形类型相对高度的差异提供依据。
本课例进行直播教学,分别于课前、课中、课后采用相应的在线技术开展读图指导,从而兼顾学生的互动参与度与互动耗时,强化读“图”反馈。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在线技术(见表2)。
三、活动评估与反思
(一)活动评估
本次研修全程依托线上平台开展,同时利用活动“三度”评估单从高度、广度、参与度来形成对教研活动的量化评估结果。从“主题与目标”的高度来说,该主题不仅和当前新课程新教材中提倡的地理核心素养一脉相承,更是与当前形势下,教师对线上教学的诉求相一致,因此受到教师的热烈欢迎。从“内容与环节”的广度上来说,本研修遵循“前测分析—确定子主题—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设计—指向目标教学的策略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相聚‘云端’”的活动实施路径,为后续开展深度教研提供了良好的范式。从“教师”参与度来说,组内分工明确,教师利用新教研系列工具来形成对教研活动的整体认识和思考,参与度为100%。从“学生”参与度来说,汇报人数约占班级总人数的59%;汇报时间约占课堂总时长的72%,基本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全员参与;课后在线投票反馈正答率较课前测提高了35%,有效提高了地理实践力。
基于课程标准,依托曹杨中学环境素养特色课程体系,地理组进一步将地理实践力划分为四个方面:地理观察能力、使用工具能力、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地理社会调查能力。本研修以“图”为媒,借助主题引领下的系列化研修活动,侧重关注地理观察能力以及使用工具的能力,开展问题诊断,形成教学策略。
相较线下课而言,线上教学目标需要更强的可操作性和诊断性,由此对线上教学目标进行细化显得尤为重要。依据《2022版课标》和
《上海市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将课例“世界的地形”的教学内容拆分成两个课时,继而对第一课时所涉及的教学目标做进一步细化,并增加了指向互动、自主学习等过程性目标设计。
基于真实情境,创设一系列具有思维挑战性的任务是维持学生兴趣的前提,亦是提高学生专注度的关键。在本课例“世界的地形”中创设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情境,让学生在游历中国乃至世界的过程中,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图”来了解世界地形的特点和分布。
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人力保证。本课例以教研组为单位,收集和整合与教学重难点相契合的教学资源,其中涉及的“图”形资源有遥感图、自然景观图、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有机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针对不同类型的“图”,强化读图要点指导,同时依托在线平台和相关学习工具等技术资源,提高在线学习效率,强化读“图”反馈。
(二)反思
地理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学校环境素养培育课程体系背景下,如何结合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学科特点、新型教学模式,梳理提升地理实践力具体实施方案和指导策略,并制定地理实践力测评标准、优化评价工具,是今后教研组亟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内容源自《上海课程教学研究》“指向核心素养培育/幼儿发展优先的新教研”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