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一把黄沙
握紧拳头
手指下溢出细粒
随风飘拂
渗落于地
与泥土为伍
混为一色
丢失了原本品质
打开手掌
掌上留有黄沙
沐浴阳光
粒粒晶莹剔透
耐得住寂寞
经得起锤炼
犹如灵动的音符
绽放物化的价值
年愈天命后,常喜欢思前瞻后,不时会想起逝去的生活片段,想往着未来的温馨和美好。倚着窗棂,迎着初升的晨曦,小时候的印象又在记忆中清晰起来。
小时候我像一只孤独的小牛,不喜欢与小伙伴合伍,只想一个人走在空旷的田野上,摆动姹紫嫣红的花朵,抚弄青翠嫩绿的叶片,站在芳草间,让思绪无拘无束地飞翔在大自然的空间。
在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润下,芳草无声无息地萌发,怀抱激扬的志向,摇曳浪漫的激情,毅然地钻出泥土,鲜嫩的幼芽带起星星点点的尘埃,用自己幼小的身子给大自然增添绿野葱葱。感悟芳草,一片叶子一朵花儿让我刻骨铭心,眷恋悠长。
古时候,药草就是神农氏感悟到的芳草灵魂,芳草没有语言,却给留人下美丽深刻的印象,就是成为中药店或片或块的药草,虽然失去了青莹鲜绿,然而依然有着宜人的幽香。回归自然成为时尚的主流,也鞭策我抒内心的感悟与现实的世界相融合,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走在生机勃勃的芳草间,眼清目明,心境平和,用倾情的文字,赞美芳草的情操,淡漠人生的得失,弥补性格的缺陷,收获励志的激情。
我的朋友不多,更寄情于芳草,心灵在与芳草沟通中,让芳草的神韵脱俗增添人生的美好。芳草的离去,不是大地的不挽留,而是为了萌发新的生命。感悟芳草,不为金钱,不为名利,只追求心灵的渲泄,理想的追求,生活的休闲。
我自喻为“叶子”,一片绿色的叶子, 融入在芳草间,接受春风春雨的洗礼,游移行云流水的浪漫,凝聚无穷的暇想,提升闪光的灵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往事如雨烟,追求来日情,蕴藏一颗芳草心,真诚地奉献自己,为着事业后继有人。
当杨生美应邀站在上海交大的讲台,为时代骄子讲“船模课”,讲自己历经艰难的“造船”梦想时,两眼湿润了。
他想起爷爷从很远的苏北划船运鸭子到上海卖,谁知途中鸭子全死了。此后,杨生美总跑到黄浦江边,梦想着有一天能乘上自己造的船,走向远方。
16岁那年,杨生美确实走到了远方,但不是大海,而是黑龙江。土里刨食的日子,杨生美脑海里的船不会消失,他在废纸上画出“心中的船”。之后,杨生美跟着捕鱼队的师傅学习造木船,他熟悉了船的“方方面面”。
这时,杨生美爱上了一位姑娘。陈锦英是“农场一枝花”,追求者众多,而杨生美的“船的故事”,让陈锦英着迷。
两人有着八年的爱情长跑。杨生美先回上海,而陈锦英刻骨铭心的是杨生美每次接送她辗转在上海到黑龙江之间。这样的“接送”,不是送出家门口,不是送到火车站,而是漫漫的数千公里。他们的恋爱,没有花前月下,只有长路相送——一路上,杨生美又讲着他的梦,他的船,陈锦英静静地听着,心中满是浓情蜜意。
杨生美用他的梦想和专一,赢得陈锦英的芳心暗许。
可杨生美回沪后没有几年,就下了岗。怎么办?干脆在家做船模吧?
杨生美认为自己造过真正的大船,制作按比例缩小的船模,应该顺理成章。于是,他在妻子的支持下,打造了四艘“漂亮的”船模。当他兴致勃勃地把船模拿给行家“鉴赏”时,却兜头迎来一盆冷水:你的作品,比例不对,款式不对。他投入的3万元,竟然报废了。
为此,杨生美很沮丧,妻子心疼他,试探性地问他:咱们要么做别的事?听了老婆的话,杨生美一度放弃了船模的制作,可此后,他干什么都“没劲”。
知夫莫如妻,陈锦英下决心让丈夫“重出江湖”,这回,她竟然将积蓄至今、用于日后买房的150万元全部交给杨生美,让他去买造船的器材。这样的夫妻同心,哪有过不去的坎儿?
有爱妻支持,自然勇往直前。杨生美仔细研读了国外的文献,又虚心地向业内朋友请教。
越学,杨生美越感到船模制作的水很深。制作精品,必须苦练基本功,而其中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有船体制作、风帆制作、附件制作、油漆制作等, 使用铜作、细木作、漆工、雕工及缝纫、绘画等多种技艺。一艘名船模型由上万个零件组成,工序繁杂超出想象。
打磨精品,杨生美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游标卡尺他精确到了“丝”。1毫米等于100丝,这精度要求谈何容易?
一丝不苟,用巧思与匠心,杨生美制作的船模,被上海世博会、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等处收藏。李嘉诚也购买了他制作的三艘沙船船模。
如今,杨生美已经造了400多艘船模,而梅陇镇杨生美船模工作室,是小学生的“游学点”,杨生美更多的是向小学生讲述自己的“梦想与快乐”。他说,我要把造船文化的种子深埋在孩子们心中,将来让他们为祖国造大船。
杨生美已经70多岁,但“初心与梦想”一直没变——这个梦想,使他的日子每天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