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医脉通
作者 | 米子
如果你有百万安家费和三甲副高待遇,会为了自己的一份追求而选择放弃吗?
近日,据曾经来自某三甲医院的刘医生自述,他在迈过而立之年后选择了一条“偏锋之途”。
在他临床工作的几年时间里,每天从早到晚加班做手术,口碑越来越好,手术也越来越多,甚至拥有了副高级医师待遇。
但,一个病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
那天晚上,急诊室来了一个30岁的心梗患者,被送到的时候已经心跳停止,刘医生所在急救团队马上给予心肺复苏、电击、按压,各种药物全上了,即使试图拼尽全力将患者拉回来,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当他走出手术室,面对的是一位年纪轻轻的妻子,瘫坐在地上,泪流满面,还有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睁大眼睛正看着母亲,或许他还不知道,父亲已经永远离开了。
妻子哽咽地问:医生,他之前只是说胸口有点闷,怎么会这样?
当被问到这个问题,刘医生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这么年轻的生命,为什么会倒下?作为医生,他无力回答。
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他本人也陷入了自责与迷茫之中。他认为手术救不了所有人,很多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手术台上能解决的范围,觉得自己不应该只满足于做一个“手术匠”。
他在视频里这样说:“为什么我们国家十年间冠心病人翻了一倍又一倍?为什么我们一年要放200万个心脏支架?我觉得我们错了,我们的医学错了。一个真正的好医生,一定不是一个手术匠,而是能搞清楚病从哪里来,能从根本上把病挡住。”
于是,刘医生毅然决然地退回了全国知名三甲医院给的200万安家费和人才公寓,放弃了副高级职称,重新回到了北大校园,开始从事博士后研究。他希望有一天,能够研究清楚心脏病的本质,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改变老百姓健康状况的医生。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他都活在大家的质疑声中……就在近日他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分享到网络上后,仍然引来了很多网友的抨击。
有人质疑他是在哗众取宠,身处互联网时代,创造话题,吸引眼球,很容易获得巨大的流量,尤其是他还有“北大医学博士后”和“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的光环加持。
还有人认为,医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心梗越来越年轻化,和饮食习惯、生活规律、心理健康、遗传代谢、社会环境等众多因素也有关系,觉得他选择科研只是在逃避临床工作,更加不认可“一个真正的好医生,一定不是一个手术匠”这个观点。
不管怎样,不可否认的是,刘医生在离职前已经拥有了三甲医院副高待遇,获得了百万安家费,并且如今在北大从事博士后研究,这足以证明,他已经具备了超越大多数医生的能力和实力。
并且在中国,仍存在一个残酷的事实——目前中国医生大部分还实现不了“科研自由”。
何为“科研自由”?知名医生@唱不完的情歌 将其解释为:一个医生,无论拥有什么样的学历和能力,在搞科研这件事上都可以受自己的自由意志支配,并且在此基础上不会受到各种政策的限制,也不会影响到正常的临床工作和患者的健康。
“科研自由”不是靠热爱就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建立在几个条件之上:
1.有钱。政府通常会为科研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这些资金可能来自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等机构的拨款;还有一些大医院会设立科研基金,用于支持本院医生的科研项目。不管任何一项,不是所有医生都可以轻易获得的。
2.有时间。从接诊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到制定治疗方案,再到后续的病情跟踪和康复指导,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临床医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几乎所有医生的常态都大同小异,除了上完白班再上夜班外,还要面对专业培训、职称晋升、医患沟通等各种繁琐工作,时间对于医生来说,就是一个“奢侈品”。
3.有能力。扎实的临床实践能力是基础,如果想做科研还要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比如能够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临床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并给出科学的推断和结论;能够熟悉使用相关的统计软件,SPSS、SAS、MATLAB、Python等;当然也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科研思维,来提高临床判断力和治疗策略。
4.有平台。如果临床医生想要参与或者发起临床试验,则需要依托专业的临床试验平台或机构,进行试验注册、审批和审核;同时,与临床试验相关的伦理审查、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也需要借助专业的平台,这是医生凭一己之力很难完成的。目前,在我国,只在各大顶尖医院设有研究中心、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大多数普通医院还尚未具备此条件。
如果真的想实现“科研自由”,实现自己的追求,放弃临床工作很可能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
在该形势之下,对于刘医生选择的这条路,也不乏有很多支持者。他们认为从现实角度看不值得,但从理想信念看值得,如果真能提前预防解决了“未病”问题,那将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做医生,是把一条条搁浅的鱼扔回大海;而刘医生想的是如何让大海涨潮,然后让鱼自己游回去。
每个人的追求和志向不一样,我们不能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批判别人的选择,其实无需太多的说法,世界需要务实的现实主义者,当然也需要富有的理想主义者。反之,社会需要有人去做科研,同样也需要有人坚持做手术匠。
临床和科研,在很多医生眼中就是压在自己身上的两座大山。一位从荷兰学习归来的医生,认为他们的医疗体制比国内有很多优越之处,值得一提的是,在他们国家临床和科研是两条完全分开的线,搞临床的医生完全没有科研压力,做科研的也能全身心地做科研。
但对于一名临床医生而言,临床和科研是否需要并驾齐驱,我们和几位来自不同地区的一线医生聊了聊,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崔医生称,“临床和科研本身的内在逻辑思维不同,临床工作需要医生时刻保持对患者的关注和责任心,而科研工作则需要医生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文献查阅、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如果我们临床医生同时承担过多的临床研究任务,可能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影响我们的临床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我觉得当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各自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时,才能达到更深的造诣,但有一个前提,科研人员必须有一定的临床实践基础,否则脱离了临床,科研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杭州某三甲医院的陈医生称,“从我们临床医生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临床和科研不应该完全分开,两者之间的融合在某些情况下还是比较重要的,比如虽然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临床问题或挑战,这些问题可以传递给科研人员,或者我们亲自参与了解相关科研项目,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掌握最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从而提高我们的临床技能。另外,我们临床医生经常参加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和前沿技术,也是一种很好的融合方式。”
河北某县医院的张医生称,“从理论上来讲,临床与科研分开可能会让各自更加专注,但结合我们的医疗体系、文化背景和职业发展需求来说,可能将两者适当地结合更适合我们的医疗发展。但有一点,我觉得如果将科研强行地与临床医生的职称晋升制度相绑定,还是不太可取的,比如我们县医院,比不上一些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根本没有科研的条件,所以导致很多医务人员为了晋升职称不得不铤而走险,选择编造数据、购买论文,这就与我们临床和科研的初衷都相悖而行了。不过好在我们国家在慢慢改善,但在落实方面还是需要加快点步伐,争取让我们每位医生都能真正获益,更加心无旁骛地投入自己的临床工作之中。”
的确,近几年我国多个地区或医院针对医务人员的职称制度正在不断进行改革,比如北京提出对于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临床为主和科研为主进行分类评价;协和医院通过设立纯临床型、临床教学型(D+E)和临床科研型(D+R)三种考核体系,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职业发展路径等。
综合来看,临床和科研之间应该保持一种适度的平衡,我国也正在积极探索一条与中国医生实际情况相契合的科研与临床结合之路,力求多元化与个性化,为中国医生开辟更多的选择。
而面对刘医生这样的稀缺人才,我们无需多言,即是尊重。
责编|米子 亦一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戳这里,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