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发视频回应:“我给浙江大学丢人了!对不起!”看得人一阵心酸。靠双手劳动吃饭,天经地义,孟伟无须为自己的职业向任何人道歉;从未来往回看,人生每个当下的选择,都是集结了那时那刻的全部资源所出的决定。然而确有一大批年轻人,在学历与现实生存面前,纠结了。最近在他们中间火了这样的金句:“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或许就能接受自己的平庸。”
2022年,对于1000多万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很多人普遍感受到了“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迷茫与压力。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动荡,群体数量的迅猛增长,就业市场相对饱和,头部位置竞争激烈等一系列的现实因素,联合横亘在年轻人的就业问题面前,同时也加剧了选择上的内心冲突。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大家不约而同表示被这样一些无奈戳中:“如果我没上大学就好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去当服务员,可是我上了大学拉不下脸。”“如果我没上大学,就可以找一位没有学历门槛的工作,不用现在这样进退两难。”“我真的很想当美甲师,可我都读到硕士了,家里人肯定接受不了。”读了大学或学历高,不仅没有拓宽择业的范围,反而抹杀了个人兴趣,成为一种束缚和限定。长久以来被奉为“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如今变成了命运路上的绊脚石,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今年的国考公布数据显示,计划招录3.12万人,而报名过审人数高达212.3万人。“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的理想职业地位始终坚如磐石,但最后能真正端上铁饭碗感叹真香的人究竟有多少,可想而知。有很多父母辈的人,吃过没有学历的亏,又很认同稳定系统给予的保障。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孩子能够上个好大学,得到一份“好”工作,便是几代人都体面的事情。在父母心中,美甲师和服务员都不算正经工作;在亲戚眼里,你做这些,大学不是白上了吗?更何况那些早早就帮孩子立下志向,十几年披星戴月,搭上大把金钱和精力把孩子送进“双一流”,最后却告诉他们,毕业后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每当有硕士毕业去做外卖员等类似的报道出来,评论区都会有浪费国家资源、不务正业的声音出现。但是一个人的价值如果被绑定在非常狭窄的选择范围内,而又面临明显的供需失衡的现实状况,产生挫败和冲突的体验是必然的。年轻人宁愿自己没有上过大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首先是面对挫败时的一种反应。就好像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样,当剧中的人在感情上受了伤无法面对时,TA会歇斯底里喊道:“多希望老天没有安排我们相识,我情愿自己从未爱过你!”当一个人的人格成熟度或者说自我功能,还不足以应对当下的环境压力时,就可能启动一种“现实退行”的防御机制。意思是,我回到早年生命里的时光,就不必面对此刻的痛苦。它是一套道德价值观和自我约束的态度,主要是由每个人所内化的父母形象所组织起来的。主流认可的是,你的职业和收入,要配得上你上过的大学;这早已成为绝大多数年轻人内在的超我。当超我过于严厉,外界条件又不允许,年轻人就会假设,掀翻学历这层桎梏,可能是条出路。从关系的角度来说,这来源于婴幼儿时期的策略:我发现眼前有一个战胜不了的敌人,我就想象让对方凭空消失。“我儿子都30多了,不谈对象也不出去找工作,整天在家打游戏,还不敢说,一说就叽歪”,另一位阿姨仿佛遇到了知己:“我闺女也这样,可咋整啊?”吃、睡、玩,这是婴儿期的主要任务,而且没有大人会去指责婴儿为什么不去工作。成年人象征性地退回到婴儿阶段,虽然在现实上不合时宜,至少在潜意识里守住了安全。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说:孩子必须确认,自己可以随时回家,才能安心向前发展。在有些孩子心中,家是需要披上一身荣耀才回得去的地方。找不到令父母满意的工作,或者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职业,都会让他们产生背叛父母的内疚与恐惧。于是,待在原地什么都不做,比起攻击父母,痛苦代价要小得多。曾经遇到过某位高中生的妈妈,她对女儿能否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感到非常焦虑。母女俩表面上一派客气祥和,但作为旁观者,总有种下一秒不知道谁先爆发的窒息。话说得很得体,她讲:“其实我对孩子能不能上985并不在意,我只是想她有机会能和很多优秀的同学在一起,长长见识而已”。我说:“听得出来,你是位开明的母亲。不妨假设一下,现在女儿已经985毕业了,但她选择做了不知名公司的普通职员,你怎么看?”对方一下愣住了。显然这并不是她预期的结果。看着她不知所措的双眼,我继续问:“那样,你还爱女儿吗?”她回答很快,只是底气不足:“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但是...”我紧跟着:“既然已经长了见识,为什么爱一个普通的孩子需要犹豫?”很多时候,父母本身没有作为普通人被爱过,就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普通。他们需要培养一个带有光环的孩子来弥合自己的心灵创伤。只有优秀才配得到爱,反衬出一个人从未被完整的爱过;他们无法面对平凡和普通,也就变得可以理解。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要么回避一切可能对优秀和完美有损的事情,停在原地保持对完美的想象;要么在在择业上表现出进退两难。年轻人无论“废”在家里,还是向往自己是神一般的存在,都不可能获得真实的成长。真实的成长恰恰是耐受得了整个人生中接二连三的平庸;而后,才是所谓的跃迁。年轻人宁愿自己没上过大学,无论从社会还是心理层面,都可以总结为“被别人的看法困住了”。一个人如果对自己要做的事情非常确定的话,就一定会集中精力排除万难。比如,当你确定如果再不吃点东西的话,马上就会昏倒。这时不管谁评价你吃了什么、吃相如何,根本都不重要,尽快找到东西塞进嘴巴是第一要务。从增强自体感的角度来说,上大学的好处就是,可以一次性大面积接触不同的新客体,这样就有更多机会去修复早年关系中的创伤和遗憾。正像一位朋友告诉我,上了大学以后第一次相信,这世界上有人爱着他。其实我相信年轻人并不是真的懊悔自己上过大学,只是惯性的思维方式告诉他们,要保住一个东西,必须要去除另一个。越往后走越会知道,假如没有父母和社会期待的枷锁,成为普通劳动者也好,把兴趣发展成职业也好,要面对的人际命题,一样也不会少——从心理意义上来说,工作不分高低贵贱的真正含义,就在于此。最终的体面,也不是只有成为精英这一个选项,而是能在别人的眼光以及不确定中,活下来,走下去。作者: 徐亚辉,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做人性的观察员与理解者。
编辑 | 花花
上架一周即满员的释梦训练营
终于出第二期了
10月10日开课
带领者:吴小进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26日晚,吴小进做客直播间,超长解梦直播,点击下方预约
一键预约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