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人格的松动和修通需要多长时间?

情感   2022-10-09 10:20  
UM心理咨询能力训练中心 
本文禁止转载(包含已开白账号、已授权的其他平台)




提问:第一,什么样的人格特质适合做精神分析师?


这个问题问得我想要做广告了。在我的一个课程里,叫做《精神分析取向长程咨询实务系统课》,课程里面就是我专门讲过欧洲精神分析联盟所提到的26个精神分析师的特质。


比如说对潜意识的敏感、要有足够的反省能力等等,大家有空可以去听一下那个课程,那个上面应该说的就足够详细了。



第二个,人格的松动和修通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下面的回答可能有人会认为我在花言巧语,但是我用120分的正经,正而八经地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说是从一秒到一辈子。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在生活中间还包括我们自己的体验,都可以证明我刚才这个说法并不是在随便糊弄大家,有时候人格松动只要一秒钟真的就可以,包括你建立的非常强大的防御,真的可以在一秒钟之内就坍塌。


嗯,举个例子,就是大概20多年前,我去德国一个朋友家里住了一段时间,这对夫妻是中国女孩儿再加上一个德国的男性。


我和那个男的聊得不错嘛,他说要带我去一个地方,就是德国的市中心的一个裸体浴场,然后这种长见识的事情,我肯定是要去的,去了之后真的是觉得非常正经。


就是成群结队的男孩儿女孩儿到那儿去,然后就在我面前,离我可能只有一米远的地方,他们没有丝毫羞涩地把衣服脱光,是脱光了,而不是穿比基尼。


然后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在过去20多年里面建立的人格体系受到多么强大的打击,然后一瞬间,我不知道几秒钟,这个肯定超过一秒,但是不会超过五分钟,我自己也把自己脱光了,然后走到湖里面去游泳。那个时候如果穿衣服反而是有病的那种感觉。


这是一个例子,还有,有的人在听了精神分析的解释之后,也会瞬间有人格松动的感觉。有的人可能一杯酒下去之后,就觉得人格就松动了一点点,当然喝酒抽烟不是什么好事情,好,这是快的例子。


慢的例子,叫人真的欲哭无泪的例子,我们可以想一下,我们的亲人,或者我们的铁哥们儿、姐们儿、我们周围身边的人,你可能跟他打交道了40年,你还是觉得他僵化的部分仍然在僵化着,而且没有丝毫改变的可能性。


如果说的残忍和悲伤一点,那个僵化硬度可能只能够等到在火葬场里面被烧化了,烧的松动一点。不知道,也许这个人死了,被烧了,可能他的僵化还会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僵化会传递到他的子孙后代里面,所以我们从很多孩子身上看到的僵化,实际上是有那种传家宝的僵化的味道,这个也会让人觉得悲从中来。


第三个,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客体,是否成长的机会不大?


我回答,是的。


我们唯一的让自己成长的可能性,来自于新的客体关系。如果你没有新的客体关系,你就还会是老样子,你的人格还是那么僵化。


但是这里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因为其中也有一个因果倒置,不是因为没有好的客体,所以你没有成长,而是你不想成长,所以你拒绝了无数次上帝给你安排的能够接触到好的客体的机会。




提问:投射和移情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分?


投射是一次性的,就是我把我的想法投射给你,我的情感投射给你,投射完了就完了。所以投射是一个非常小的防御的概念。


在101种防御机制里面,它是排名第一的概率。也就是在婴儿一出生之后就可能使用投射,但是移情不一样。


移情,它是把整个关系(我们在说到关系的时候,几乎就在说全部),就是把早年我跟爸爸妈妈的关系原封不动地转移到跟你的关系中间,所以,它的内容不一样。


我打个比方,投射就是相当于我身上有水,然后我把这个水拧出来之后撒在你身上,这叫投射。


然后转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跟别人有一个水管链接着,现在我把这个水管不跟别人链接了,然后把这个水管转移到你那里,然后我们两个就变成了水管相连,我湿到什么程度你也会湿到什么程度,这是两个不一样的地方


但是它们也有重叠的,你也可以用这样表达,就是把你早年的关系投射到了跟我的关系中间,这就直接等于移情了,这个大家还是到时候从具体的案例里面体会一下这两个有什么不一样。




提问: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学习精神分析的过程中,不做笔记反而学习质量更高,这是不是说明学习精神分析更重要的是感受性,更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什么,而不是技术?


这是一个关于学习的很经典的问题,就是我们把感受跟记忆对立起来了。


好像要么就是有很深的感受,没有记忆;要么就是把所有老师的金句都记下来了,但是没有感受。


实际情况其实不是这样子的,我们也同样需要预设态度。


就是我们坚信一个人同时可以做八件事情,可以一边感受一边有情绪的卷入,一边有缜密的逻辑思考,还能够关注到旁边的帅哥美女,这些事情我们都一次就可以搞定。


我怀疑,我们认为要么有丰富的感受就不能够有逻辑的记忆,或者要么能够有逻辑的记忆就不能感受,这是由于我们早年的经历。


我们早年就是被父母指责说,你怎么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做作业?说你刚才干了什么跟作业没关系的事情,说你分散了注意力。


还有,只要你去上厕所,虽然实际上你脑子里一边上厕所,一边还在想那个几何题怎么解,但是父母可能会指责你,说你这是第八次出来了。


他们难道真的不知道,有时候一边上厕所一边想问题,脑袋更加清楚吗?他们知道,但是他们不愿意我们集中注意力,就是因为他们害怕被抛弃。


所以我们想象一个人理想的状态,就是他一边听曾老师讲课,全身心地投入,但是丝毫不影响他把我每一句话都记下来。我真的碰到过这种牛人。


那么这种人他就没有被催眠,没有被暗示说你在同一个时间只能干同一件事情。


但是同样的,在我学生中间也有这样的人,他直接盘腿坐在椅子上面,手上空无一物,然后他在分享经验的时候,他说我只有让我自己完全地沉浸在课堂中间,不分心去做笔记,我才能够全身心地感受到精神分析的智慧和美丽。


当然,我不认为这是个问题,但我总觉得这里面好像有一点移情的味道,就是当年可能他在听某一个人说话的时候,需要全神贯注,然后这种状态转移到了跟我的关系中间。


我甚至会觉得这里面会有部分的表演性。


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如果他一边记笔记的话,头一低下去,他可能会觉得我没有看他,就真的会很不高兴。


所以我最好是一天六个小时课就盯着,眨眼的次数控制在三次之内,但这个就已经不是一个常态了。


然后也会有完全相反的的例子,就是有的人他可能会不做笔记就听不进去课,我也碰到过这样的人。


他说我手上如果不拿个本子、拿个笔的话,我就觉得好像我没有学习,好像有一个指责的声音就来了,在说你肯定不认真。


我们可以看到金正恩同志在发言的时候,他周围的那些将军们,每个人都拿一个笔记本在做记录,我估计如果哪一个将军如果不做记录的话,可能过几个小时就被枪毙了。


当然这个场景在我和某些人之间可能会发生的后果没有这么严重,但是会有一些灾难性的方向。


然后同样这也是一个连续谱,你可以考虑一下,你大概在这个连续谱中间的哪个位置。


答疑老师:曾奇峰  文字整理:花花

付丽娟老师会在自己的视频号持续更新好内容,欢迎关注


“阅读原文”即刻报名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精神分析10年深耕,助你少点内心的冲突,多点精神的自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