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需要偶像?

情感   2022-10-01 06:56  



我们都曾经或正在拥有属于自己的偶像。


你的偶像是演艺界的明星还是某个领域的顶尖人物?是推动历史时代进程的伟人,甚至是身边的一位普通长者?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


相同的是,在那些无助、迷茫的日子里,我们或多或少都从偶像身上汲取过力量,在心理意义上,他们承担了重要客体的角色。



不理性的追星,到底在追什么?


有人把偶像的光辉默默转化为前行的动力,让自己越来越好;也有人疯狂追星,过度耗费金钱和时间,忘了发展自己。


本质上,偶像是我们心向往之的一个客体;但在靠近偶像的方式及程度上,体现的是每个人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


2018年,有4位中国年轻人的举动,被媒体评论为“你追星的样子真丑”。


这4位粉丝购买了和偶像同班的机票,在达成与偶像近距离接触的心愿后,突然提出下飞机并全额退票。他们的行为导致机上所有乘客被迫下机重新安检,造成航班严重延误的后果。


旁观者会觉得惊讶、不解以及愤怒,因为很难明白他们这种不顾一切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明星本身的光彩加上被打造出来的人设,会激活我们对强大有力的客体的需求,这个客体通常是父母。


孩子渴望从父母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然后整个人被点亮。


从深层去看,追星者其实处在一种极力想要与偶像(客体)“融合”的心理状态。这种寻求融合的强烈需求,出现在生命的早期。


孩子需要将养育者体验为自己的一部分,而养育者也甘愿充当孩子身心的延伸,全力以赴满足融合需求。


比如提供安抚、亲密与陪伴、对身体和情绪的敏感应答等等。


如果大多数时候能够保持跟孩子同调,儿童的内在将形成对自己身份的记忆:我是被记得、被注意、被重视的。


这些来自养育者积极认可的部分,即一个人被镜映的需要;这对于健康自尊的形成,至关重要。


当然,在养育的过程中,孩子难免会对养育者感觉到挫折和失望,这同样是一个程度的问题。


如果外在环境总是和孩子的内在期待差距过大,就意味着养育者无法提供足够的融合,那么很有可能孩子就固着在此。


融合越好,分化就越好。


认知层面上,人们更习惯于把追星划分成理性和不理性,那就可以说,理性追星的人,是曾经被认可过、分化得更好的那一拨。


所以,对于过度追星这个现象,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是早年融合不足导致的创伤;二是寻回原本该有的自尊。



今天我以你为偶像,未来成为你的模样


撒贝宁说:“追星其实你是在追自己,你是在为自己设计着一个你理想中的生活的人设状态,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其实最终追来追去,追的是自己的影子。”


很多年轻人已经意识到,不管追的是哪个领域的偶像,到头来更多追的是理想中的自己。


“我将成为偶像的样子”,表明一个人在心理上的自我理想形成。


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把某个客体进行理想化,通过与这个强大完美的客体建立联系,而感到自己更有力量更重要。


孩子最初将父母理想化,来访者对咨询师的理想化,都是在把对面这个客体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帮助自己发挥一些重要的心理功能;这在心理学中称作“自体客体”。


比如有位女性跟我说,她的偶像是杨绛先生。


理由是她想和先生一样,既能做好学者作家,又能经营好婚姻关系,成为“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最终孑然一身,还是能心无旁骛整理丈夫钱钟书的书稿,从容坚定走完所有的岁月。

每当她陷入工作和家庭一团乱的时候,就翻翻那本《我们仨》,去回顾先生一家在战乱年代如何潜下心来各自完成写作和翻译的工作;也会想象,在自己感觉撑不下去的时候,杨绛先生可能会怎样鼓励开导她。


经过这一番,她又能回到生活中来再次出发。这就是一个人有能力把偶像变成自体客体来应对现实困境的过程,也是偶像对于我们最重要的心理意义所在。


正常情况下,孩子是把父母作为自体客体来使用的。


反过来理解,一个人的追星举动越不可思议,越代表早年TA的养育者提供理想化的自体客体这一功能失职。


而日常生活中,又很常见父母把孩子当成自体客体来使用的倒置关系。拼尽全力把孩子养成学霸,出门时脸上洋溢的喜气如同自己是学霸一般。


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父母关注而不是打断,难过的时候得到抚慰,同时父母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相当于为孩子奉献了好的自体客体的养料——对于这个孩子来讲,就是被好好爱过的证明。


一个被好好爱过的人,自然会理性追星,也懂得借助偶像的力量,自我发展。



让追星成为关系修复的契机


行为背后隐含的是关系模式。追星的过程中,能让我们看到自己内在的一些未完结片段。


当代年轻人的追星和以往大不同。他们每天醒来的第一件是在偶像的动态下面点赞,随时刷新动态,习惯为偶像进行打榜、控评这些我不太懂的操作。如果赶上偶像发新专辑,一天可能要在上面花费7、8个小时的时间。


粉丝们把自己的偶像“照顾”地如此周全,很可能是在做另一件事情:


通过极大满足别人的需求来实现自我满足。所谓未被好好爱过的孩子,更容易忽略自己,成全他人。


他们成立的追星团体叫做“饭圈”。在这个圈子里大家认可的一句话是:可以不见灵魂伴侣,但一定要见追星伴侣。


见面后彼此的狂喜,共同谈论喜欢的偶像,相互接纳,这对年轻人来说,也算是偶像本人之外的一种“周边”治愈吧,毕竟圈子之外鲜有人理解他们的不理性。


我只是想让过度追星的人知道,星可以追,但是早晚要学会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局外人的眼光来看待和理解自己的行为,总会获得成长。


追星这件事有时跟年龄无关,却与普遍的潜意识冲突有关。


记得身边不止5个人提起过,他们喜欢一个偶像的最重要原因,是这些偶像能够做到在不同的角色身份之间切换自如,干净利落。


有位女孩很喜欢画画,小时候的梦想是当画家。但母亲经常告诫她,对于他们家庭来说,画画就是不务正业。于是女孩不敢声张,一直偷偷画到研究生毕业。


可是当她看见自己的偶像在舞台上光芒四射,转身台下回归淡淡人生的时候,给了她莫大的勇气。


原来她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努力表现,以前太唯唯诺诺、与世无争了。


我们不敢在某个领域成绩突出,可能是原始的自恋在作怪,怕自己出手太重把别人伤得太惨;多个方面都做得很好,幻想是对别人更大的攻击,所以要压抑自己显得与世无争。


但是偶像竟然可以做到,下台后安然无恙过小日子,这也太让人羡慕了。


偶像的存在,可以鼓励我们突破自己,往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去。


最后想说,有偶像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只要不太过偏离生活轨道,正确使用,偶像可以是我们的终生需要。


作者: 徐亚辉,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做人性的观察员与理解者。


编辑 | 花花


上架一周即满员的释梦训练营
终于出第二期了
10月10日开课
带领者:吴小进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一键预约心理咨询


曾奇峰:过度的爱,通常都是恨

2022-09-30

传说中的65集视频:精神分析初级学习营

2022-09-30

曾奇峰:人为什么都会好奇别人眼中的自己?

2022-09-29

为什么会梦到前男友,梦到飞翔、坠落和鬼?

2022-09-29

你可以优秀,但不能比我优秀

2022-09-27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精神分析10年深耕,助你少点内心的冲突,多点精神的自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