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微友文章,我向她报喜。她非常兴奋,说:“老师,你知道吗?我这是借助ai写出来的。现在ai写作很热,会使用和不会使用完全两个级别。最近我在××报上也发了一篇,也是借助ai写的。”
然后她就跟我说了ai写作的一些情况,建议我一定要用。“你正在写的长篇小说《班史记》(可点击跳转查看)也可以用ai创作,只要把前面内容输进去,让ai自动生成,它就可以接着写后面内容。”
ai写作我并不陌生,2023年夏天暑假培训,我同事写的培训作业就是用ai完成。他当时建议我也用ai写一篇。当我准备使用时,电脑上怎么也找不到ai了。
我教9年级,去年九月开学,我要求学生所有作文必须课堂完成。这样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作文速度,应付即将到来的中考,另一方面也可以杜绝学生作文抄袭。可是在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中,我连续两次发现有个小女孩的作文怎么看都像是抄的,因为根据我对她的了解,那个作文所写的内容绝不可能是她真实经历的生活。那个作文完全切题,虽然说不上多么优秀,也绝不是多么差。可是,课堂完成的哪有时间抄袭?现在我终于明白了,那个肯定是ai写的。因为我不止一次在课堂上看到那个孩子偷偷摆弄手机。
想到这些,我忽然来了兴致,想亲眼看看ai到底有多厉害。
恰好那几天网络上有个热门事件,江苏徐州有位妈妈因为女儿不写寒假作业,气得割腕自杀。我正准备写一篇评论,巧的是那天家里有点事情,我要出门去,天黑才能回来。我就跟她说,请她帮我用ai写一篇评论,晚上我回来看看什么效果。
她一口答应,很快就做成。傍晚天黑我回到家,在电脑上打开一看,她给我发了3篇文章,她觉得后两篇比第一篇好。我看完几篇文章,虽然也还行,但不是我想要的效果,跟我心目中自己构思准备写的大相迳庭;如果修改成我心中要的样子,还不如自己写简单。
我把我的意见反馈给她,然后告诉她,我准备自己写一篇。
第二天上午,我坐到电脑前,大约两个小时,连写带修改,最后编发在我的公众号上。(参看本号前文《时评:娃不写作业娘割腕,写作业是天大事吗?》可点击跳转查看)随后,我就把这篇文章发给她看,她说:“还是你写的好,你比ai写的好。”
我跟她说,我还是要感谢她,因为从她发给我的三篇文章中,我获得了一个启示:我怎么才能战胜ai,怎样才能比ai写得好。
我们公众号每周推送的《班史记》(可点击跳转查看)已经有了约40万字内容,那是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真实生活记录加工,我要写哪些内容,表达什么主旨,采用什么形式,如何讲述这些故事……都在我头脑中反复酝酿,反复修正,反复完善。不少精彩情节完全是福至心灵,连我自己都诧异,这是ai能生成的吗?换句话说,ai能写出《红楼梦》这样的作品吗?
经常读时评、写时评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生活中发生的新闻事件,每个人都会有看法,但是那些写时评高手,他们的看法一定非常独特,写出来的时评让你不得不佩服,不得不承认他的观点。这一点我相信一定也是ai无法做到的。
Ai无论多么厉害,也是一种工具。历史已经多次证明,每一次技术变革,根本目的都是解放人而非取代人,我相信ai也不例外。ai可以帮人们完成部分重复性、标准化的工作,但在面对复杂情况或需要创意时,“老师傅”依然不可代替。
这就是我思考的,我该如何挑战ai。
当然,我也不得不承认,ai的功能的确很强大,作为个人,想战胜它几乎不可能。但是,就写文章这一块来说,我相信文如其人,我还是不愿让ai代替我的思考、我的语言、我的风格。
扩展阅读:
纪实:婚礼·六一是个好日子
语文教学30年,读书思考,勤于笔耕;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全国教师文学表彰奖一等奖;全国多家学生读写报刊作者,指导学生作文发表获奖数百篇次。
欢迎交流,约稿,转载。 作者微信号:
声明: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公众号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