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彝文化
感受彝之美
嵩明大地幼儿园
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了让幼儿感受多彩的彝族文化,嵩明大地幼儿园开展了“遇见彝文化,感受彝之美”的主题升旗仪式,让孩子们感受彝族文化的绚丽多彩,学会尊重少数民族民风民俗。
01
升旗仪式
是一个崭新的早晨,是一个激情洋溢的时刻,迎着初升的晨曦,庄严而又隆重的升旗仪式开始了。小一班的小朋友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手举国旗缓缓向我们走来。
在嘹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伴随着阳光迎风飘扬。
02
国旗下演讲
小一班赵老师进行国旗下讲话,在我们生活的土地上,彝族文化如绚丽的画卷,展开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独特画作,独特的节庆,多彩的服饰,传统的音乐舞蹈,都映射出彝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彝族的美,是文化的盛宴,赵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世界最美民族之一,一起感受这个古老民族的千年神韵。
03
手势舞表演
白衣白帽阿里里,银项链啰阿里里,彝家娃娃阿里里,真美丽啰阿里里,又唱歌啰阿里里,又跳舞啰阿里里,彝家娃娃阿里里,真幸福啰阿里里。小一班小朋友带来的《彝家娃娃真幸福》手势舞表演,是对喜悦心情的表达,是对全园老师和小朋友的美好祝福。
04
彝族 · 族称
彝族起源于古羌人,是我国人口数量排名第六的少数民族。鼎彝是中国古代青铜重器的共名,“彝”字中有“夕”、有“米”、有“系”,寓意这个民族有吃有穿、能歌善舞,彝字寄托着对这个民族富裕兴旺的美好期望,因此“彝族”被正式定为各支系的统一族称。
05
彝族 · 文字
06
十月太阳历
“十月太阳历”是彝族传统历法,不按月亮盈亏为周期,而是彝族十月太阳历广场以地球绕太阳为周期,故称“太阳历”。
有两种观测方法,一种是以观测太阳运动来确定冬夏,另一种是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来确定寒暑。它是以一年为10个月,一个月为36天,用十二属相轮回纪日。由于每月日数相等,不分大月小月,便于使用和记忆。同时,由于彝历是根据太阳、北斗来定冬夏、明寒暑,便可把一年内季节分得十分准确。因此,民俗研究者把“十月太阳历”称赞为“文明的十月太阳历”。
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对中华民族文明所做的重大贡献。
07
彝族 · 服饰
彝族服饰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图案设计而著称。红色、黄色、黑色和白色是彝族服饰中最常见的颜色。红色象征着热情、勇敢和吉祥,黄色则代表着高贵和神圣,黑色寓意着神秘和庄重,而白色则象征着纯洁和神圣。这些色彩不仅丰富了彝族服饰的视觉效果,也传达了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彝族人民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他们深信自然是神灵的化身,因此在色彩运用上多选择与自然景物相近的颜色。这些色彩不仅是对自然的模仿,更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08
彝族 · 习俗
彝族年
彝族年,彝语称“库史","库”即年、"史”即新,意思是新年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从古到今,彝族对过年十分重视,也很热闹,各地过年时间不一,一般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选吉日过年。
当彝历新年来临,家家户户开始杀年猪,做腊肉、灌腊肠,穿上最隆重的衣服,围坐在火塘旁,举起酒杯、尽享美食、放声歌唱,祈福新的一年吉祥安康、孜莫格尼。
火把节
火把节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为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等,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早上,人们要杀牲祭祖;晚上,举着火把在庄稼地中转游,意为烧死害虫,祈求庄稼丰收。
09
彝族 · 漆器
喜德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北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的发源地,被誉为彝族漆器之乡。
从制造远古简陋的木质生活用具,到以黑漆髹饰生活用品,再到使用生漆、银朱和石黄等天然原料,制作精美的彩绘漆器,这其中凝聚了彝族人民的无数智慧
在漫长的历史中,彝族漆器,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发展,现如今,彝族漆器不仅是彝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还成为了人们争相收藏的艺术品。
经典的彝族漆器,均以黑、红、黄三色搭配,以黑漆为底色,加绘红色和黄色的花纹组成图案,三色的巧妙搭配,间隔使用,色彩明快艳丽,粗放简略,色调反差强烈,整个画面看上去古朴庄重且典雅,极具民族风情。
大山深处,古老而华丽的彝族漆器,浅吟低唱着流传了千年的彝器古韵,在彝族文化的宝库中,漆器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流淌在器皿上的漆髹是彝族人世代相传的指尖绝技,也是民族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