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
对于成人而言,
感受数学的有用、有趣,
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但对于儿童来说,
数学从兴趣开始,从生活起步,
渗透于儿童的生活,
融于儿童的游戏。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帮助教师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师在数学活动中的组织策略,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教学实践为依托,逐步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生活中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
2024年9月,由姜园长主持,带领全体教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数学大教研活动,旨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为教师们搭建一个展示自我,共同进步的平台。
01
『专业引领,明晰方向』
数学是什么?
数学将具体的问题普遍化、抽象化,为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而对这个抽象的问题的解决又具有实际的意义,有助于解决实际的问题。
02
『百想齐思,思附践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有属于这个文化的数学。曾经数学存在着脱离社会文化的孤立主义倾向,多名数学家力图把数学从单纯的逻辑推理圈子中解救出来,分析数学思维的文化意义、内涵和肯定数学作为文化存在的意义。
曹老师从数学的起源、文学价值、生活应用、语言艺术、美学等多个方面和老师们进行分享交流。
在诗人陈子昂看来,时间是两头无限的,天是平面,地是平面,人类生活在悠远而空旷的时空里,不禁感慨万千,数学正是把这种人生感受精确化、形式化。当数字入诗,我们走入古人的世界,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
黄金比例不仅是一个有着很强数学涵意的常数,它也频繁隐现在我们生活中,贝壳、花瓣、银河系、飓风、摄影、巴特农神庙、金字塔、广州塔等等,数学无处不在,越了解它,就越能欣赏数学的美丽。
一个贫穷数学家和瑞典美丽公主的邂逅,书写出世界上最伟大的情书——笛卡心形函数,这是来自数学家的浪漫,
曹老师带领着老师们制作的心连心,一起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
03
『温故知新,理念回顾』
姜园长带领大家梳理了幼儿园数学教学核心内容,通过互动交流、理论回顾,老师们对于《指南》中数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以及日常教学中幼儿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形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04
『以数启思,以学赋能』
数
数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开始接触并认识数字,学习它们的名称、顺序、大小关系、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于数的知识经验需求在不断改变,针对幼儿学习生活中数的教学,姜园长分别从大班、中班、小班三个年龄段讲解了非常详细的教学重点及教育方法。
量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量的概念及其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幼儿数学认知发展的基础,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大小、长短、高矮、轻重、多少等,老师们在一次次实践操作中不断探索,追求更高效、更扎实的集中教学。
图形与空间
孩子对于空间关系的理解从一出生就开始了,婴儿抓握悬挂在眼前的物体;对物体进行定位,决定最佳移动路线等等,对图形的大小、位置、方向等空间特性的认知和理解,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能力,老师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逻辑与关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还有一项能力至关重要,那就是逻辑思维。如何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思维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和内容,引导孩子逐步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单一到多元地进行思考,这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思考。
时间与事件
“时间”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很难通过解释说明的方法,让孩子了解到它的意义,如何区分白天和黑夜,在游戏中用序数辨别事件发生顺序,对时钟、日历的认知。将时间与事件概念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入到日常活动中,让数学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发生。
05
『源于生活,回归本真』
如果想让学到的数学是一种充满活力的科学,就不能单纯的把数学当成一个学习的载体。曹老师针对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策略、教学建议、教育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享,并指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理应让数学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
06
『以研促教,共同成长』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通过9月的数学大教研,相信老师们对于幼儿数学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也更加清楚如何有效运用各种材料和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姜园长带领着老师们向更高、更强、更好的方向扬鞭奋蹄,砥砺前行。学无止境,期待老师们在教学探索之路越走越宽广!
每一个苦思的问题,
都是成长的契机。
每一次思维的碰撞,
都是教育力生命的迸发。
每一场教研的分享,
都是集体智慧的融合。
『END』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