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演”筑防
安全“童”行
为进一步加强完善幼儿园午休安全工作,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增强教职工对幼儿发生高热惊厥时的应急处理能力,我园开展午休时突发幼儿高热惊厥的应急演练活动。
01
高热惊厥
Law
一、什么是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是指儿童(多见于6月龄~5岁)在一次热程中(肛温≥38.5℃,腋温≥38℃)出现的惊厥发作。确切的发病机制未明,主要是脑发育不成熟、发热、遗传易感性三方面交互作用所致,而引起发热的常见病因为各系统感染。可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和复杂性高热惊厥两种。单纯性高热惊厥多见(70%)且预后良好,复杂性高热惊厥预后则较差。
二、症状
症状主要表现为:
1. 体温迅速升高,大多在38.5度以上;
2. 惊厥多发生于体温急性上升期;
3. 孩子突然意识丧失(呼喊孩子没有反应);
4. 呼吸暂停、嘴唇发青、牙关紧咬、双眼上翻、口吐白沫;
5. 身体僵硬、四肢和面部口角抽动(大多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直抽动)。
孩子出现热性惊厥之后,会不会再出现热性惊厥?
一般来说,在一次发热的过程中,惊厥多发生在发热的24小时之内。首次发生热性惊厥的小朋友再发的几率比较高,大概会有40%~50%的孩子之后可能还会再次发生热性惊厥。
其中,如果是单纯性热性惊厥,再发的风险相对要低。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孩子起病年龄比较小,在3岁以内,发热24小时之内出现热性惊厥,并且首次惊厥只发生了一次。
但是如果小朋友24小时之内发作了两次或者两次以上惊厥,再发的风险就要高很多。
三、孩子突发惊厥,怎么做
孩子一旦出现抽搐,家长要保持镇静,切勿过分紧张。
1.立即移走周围易发生危险的物品,如锐器、玻璃、石头等。
2.保持呼吸通畅解开孩子的衣服,将孩子置侧卧位,利于口中唾液、呕吐物顺着口角流出,防止误吸,还可以防止舌后坠,堵住气道,引起窒息,并且要保持环境安静、安全。
3.不要强行制止孩子发作,有的家长在孩子突发抽搐时会强制按压孩子的胳膊、腿部,想利用外部力量制止孩子抽搐。其实这种按压不能终止发作,反而还容易导致孩子骨折。
4.不要进行穴位的按压刺激在孩子抽搐时。这些按压刺激并不能终止抽搐的发作,有时还可能会因为强烈的疼痛刺激,使发作时间延长。
5.不要试图喂水、喂药、喂食物,可能会导致水、食物或药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
6.不要急于心肺复苏,大部分抽搐的孩子心跳是存在的,对于正在抽搐的患儿来说,心肺复苏可能会造成意外的肋骨骨折、肺水肿、肺出血等情况。
急诊处置措施原则:
迅速控制抽搐、降低体温、防止抽搐性脑损伤,减少后遗症。
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幼儿,班级教师要特别关注幼儿的精神状态,摸一摸体温,一旦有发烧情况要及时降温并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带幼儿就医。
01
高热惊厥演练
Law
场 景 模 拟:
午睡时一名幼儿精神状态不佳,面色潮红,突然抽搐有疑似高热惊厥。
老师第一时间给保健医生和值班领导打电话,汇报患儿的情况。
保健医立携带急救箱迅速赶到现场,检查幼儿的生命体征,并进行急救处理。待患儿停止抽搐,给患儿测量体温。
老师立即通知幼儿家长。为避免第二次高热惊厥的发生,由保健医生和班级教师将幼儿立即送医就诊。
本次的培训和演练,增强了我园教职工对幼儿发生高热惊厥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希望家长们能学习到对高热惊厥病症的救护常识和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且及时的救护措施。家园携手,为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