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露
传
统
节
气
寒露·由来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深秋的节令,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
古时候,人们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信号。与白露相比,寒露时气温更低,地上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北方是一派深秋的景象,满山红叶,而南方则秋意渐浓。因此,人们把这个时节称作“寒露”。
升旗仪式
伴随着音乐的奏起,小小护旗手们雄赳赳、气昂昂,迈着整齐的步伐,护送五星红旗走来。稚嫩而严肃的目光时刻彰显着他们的骄傲与自豪,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
《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全体师生肃立起敬,行注目礼,精神饱满,齐唱国歌,他们凝望着缓缓升起的国旗,目光坚定,眼神里充满了自豪与骄傲!
国旗下演讲
亲爱的小朋友们、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胡老师。今天我们站在国旗下,一起来了解一个很有趣的节气一一寒露。
小朋友们,寒露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当寒露到来的时候,天气就变得更凉了。早上我们出门的时候,会发现小草上、树叶上有一颗颗小小的水珠,这些水珠就像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这就是寒露这个名字的由来。
寒露过后,大自然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会看到树叶变得更加多彩了,有红色的、黄色的、橙色的,就像一幅美丽的画。花朵们呢,有的慢慢凋谢了,但是还有一些坚强的小花在寒露的季节里开放,它们特别勇敢。而且呀,这个时候小动物们也在为过冬做准备了,小蚂蚁们在忙碌地搬运食物,小松鼠们也找松果储存起来。
小朋友们,寒露是个充满变化和趣味的节气,让我们好好感受这个节气的独特之处吧!
寒露·律动
寒露深秋夜长天,
水结珠儿百草间。
荷花虽破叶千面,
明日清晨采藕莲。
丹桂飘香,菊花黄;秋风渐冷,寒露来。大四班的小朋友们为大家带来了手势舞《寒露》。
寒露·分享会
在深秋的寒露节气,我们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在“寒露”主题活动中,星星老师分享了关于寒露节气的习俗和气候特征,和老师们一起感受寒露的魅力所在。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鸿雁是古代物候观测史上重要的生物标识,寒露时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且是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雀,小鸟也;大水,海也。深秋天寒,雀鸟都销声匿迹,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想象飞物化为潜物,是古人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三候菊有黄华
“寒露百花凋”,但菊花偏偏在寒露时盛开。“满城尽带黄金甲”,写的便是寒露时节的菊花之盛。
寒露·习俗
登高
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寿”。
寒露,是登高赏红叶的好时节。“霜叶红于二月花”,登高而望,极目远眺,层林尽染,秋风飒飒,黄护叶红。金秋满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
在我国南方,寒露节气,炎热已退,阳光和煦,正是出游的好时节。人们纷纷外出赏花、钓鱼,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寒露前后,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等到农历十月以后,便是吃公蟹的最好时候了。
吃花糕
寒露节气一般与重阳节在时间上相近,因而九九登高之后,有吃花糕的习俗。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民俗。
寒露·养生
一、起居
1、睡眠
寒露之后,天气渐凉,孩子的睡眠环境需要适当调整。夜晚应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不宜过热或过冷。为保证睡眠质量。建议室内温度保持在 20 - 22℃左右。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充足,早睡早起。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睡眠时间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新生儿每天需要睡眠 16 ~ 20 小时,1 ~ 3 岁的孩子每天需要睡眠 12 ~ 14 小时,3 - 6 岁的孩子每天需要睡眠 10 ~ 12 小时。
2、衣着
寒露过后,气温下降明显,孩子的衣着要及时增添。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度保暖,因为孩子好动,新陈代谢旺盛,穿得过多容易出汗,一旦吹风则更容易感冒。一般遵循 “比成人多一件” 的原则。衣物的材质应选择柔软、透气的棉质材料,这样既能保暖又能让皮肤呼吸。
1、饮食三原则:
(1)滋阴润燥:寒露节气是热冷交替秋季的开始,燥气当令,爸爸妈妈和宝贝都要注意防“秋燥”!在饮食中可适当增加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梨性凉,味甘,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百合味甘,性寒,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银耳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这些食物可以煮汤或煮粥给孩子食用。
(2)健脾和胃:孩子脾胃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寒露之后天气转凉,脾胃更易受到影响。可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等。山药味甘,性平,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薏米和芡实也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可将它们一起煮粥,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脾胃功能。
(3)温热适度:孩子的饮食温度要适宜,不宜过冷或过热。过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等,容易损伤孩子脾胃;过热的食物则可能烫伤孩子口腔和食管黏膜。一般食物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
秋季美食推荐:
百合银耳粥:取百合 10 克、银耳 5 克、大米 50 克。先将百合、银耳泡发,然后与大米一起煮粥。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合寒露时节孩子食用。
山药薏米芡实粥:山药 15 克、薏米 10 克、芡实 10 克、大米 50 克。将上述食材洗净后一起煮粥,可起到健脾和胃、祛湿的作用,对寒露后孩子脾胃的养护有好处。
寒露之后,天气较凉,但仍要保证孩子有适度的运动。运动可以促进孩子的气血运行,增强体质。适合孩子的运动有散步、慢跑、拍球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
孩子运动时要注意保暖,在运动前可适当增减衣物。运动后如果出汗,应及时擦干,避免吹风着凉。
寒露之后,天气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多与孩子互动、玩耍。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保持愉悦的心情,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寒露之后的日常养护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起居安排、饮食调理、适度运动和情绪调解,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其对疾病的抵抗力,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家长们要密切关注孩子在这个季节的变化,科学地进行养护。
-END-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