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每一粒
共享好“食”光
嵩 明 大 地 幼 儿 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小小餐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勤俭美德。2024年10月21日,嵩明大地幼儿园开展了以“珍惜每一粒 共享好“食”光”为主题的升旗仪式。主持本周升旗仪式的是中二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
升旗仪式
出旗
升国旗、
奏唱国歌
国旗下演讲
中二班李老师以“珍惜每一粒米”为主题进行了国旗下讲话,告诉小朋友们一定要懂得珍惜粮食,每一粒米那是用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的,珍惜粮食就是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也是责任。让节约光荣,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继续传承。
律动表演
春种千棵籽,秋收万石粮;
春生复夏长,寒暖伴农忙;
躬背烈日下,风雨鬓上霜;
不忘来之艰,一粥一饭香。
小朋友们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大家,勤俭节约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幸福,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拒绝浪费。
国士无双·永念伟人
说到粮食,我们很难不想起他——袁隆平!当风吹过稻田,当满园都是稻花香,当碗里有热腾腾的米饭,当山河无恙,饥荒远离,我们总是会想起他,想起这个让全中国人民能够吃饱饭吃好饭的人。
袁隆平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聆听袁隆平爷爷的故事,重温袁爷爷的珍贵影像,孩子们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及“节约粮食”的深刻含义。
保护粮食·从小事做起
袁爷爷说:“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
爱惜粮食,尊重每一位劳动者,传承每一份关爱。孩子们在植物角进行种植、浇水、松土等劳动体验,体会劳动的辛苦,感受粮食来之不易。
制止浪费·光盘行动
“光盘行动”不仅仅是口号,更是一种节约的精神。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光盘”计划。鼓励孩子们在用餐时做到不剩饭、不浪费,做到碗里、桌面、地面“三净”,真正做到爱惜粮食,做“光盘小达人”。
看!我的碗会发“光”!
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节约粮食倡议书
向老师倡议
争做勤俭美德的倡导者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在日常生活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爱粮节粮的新风尚。
争做制止浪费的示范者
一菜一饭来之不易,爱粮节粮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我们要树立节约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日三餐做起,不浪费每一粒米,以“光盘”为荣,争做爱惜粮食、厉行节约的表率和楷模。
争做爱粮节粮的践行者
节约粮食既是我们的责任,更是应尽的义务。我们要珍惜粮食,吃多少盛多少,避免剩餐;不偏食,不挑食;点饭点菜要适量,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争做厉行节约的宣传者
对粮食的浪费是对资源的最大浪费。全球每年食物总产量中的三分之一,约13亿吨粮食被浪费。我们要积极宣传“爱粮节粮”知识,增强节约意识,引领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共同营造氛围,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
向家长倡议
合理点餐 剩菜打包
家长带孩子外出就餐,点菜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度适量,吃多少点多少,饭后若有剩余的食物要打包带回家,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
在幼儿园或在家用餐时,老师和家长要让孩子们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吃饭时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吃多少盛多少,践行光盘行动,不倒剩饭剩菜。
面对浪费 及时劝导
争做光盘行动的践行者和宣传员,看到亲朋好友有浪费粮食的行为,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劝导,大声对浪费现象说不!
向宝贝们倡议
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
绘本推荐
《一粒米的故事》
适合年龄:5~6岁+
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它们都历经漫长的生长,接受季节的洗礼,终结成果,为人类贡献自己的“一生”。
《盘中餐》
适合年龄:5~6岁+
这本绘本袁隆平爷爷参与了审校哦!它不是简单地说食物的来源,而是通过中国的农耕文化和节气,向孩子们科学地解说盘中餐的来历。
《谢谢你,好吃的面包》
适合年龄:4~5岁+
绘本采用手绘和拼贴的绘画方式,用简洁有趣的语言,生动完整地展现了麦子的生长过程和面包的制作过程。
爱惜粮食不仅是一种习惯,
更是一种观念。
节约粮食,不仅是一种美德,
更是一种责任。
让我们携手,
共同引导孩子养成爱粮节粮好习惯,
让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