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非常大,本文只能非常简易的带大家了解一下。周代的时候其实无所谓选拔,因为那时候是贵族政治,士农工商,士是代代相传的世袭制,当官从政与普通老百姓没有关系,因此这里不做讨论。
到了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之后,废除了封建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整个天下除了秦始皇一家,旧贵族没了,旧政治制度土崩瓦解,所有官员由中央任命而不是贵族世袭。但由于秦朝时间太短,人才选拔的制度还没摸索出名堂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真正形成制度是在汉代,这个制度叫“察举制”。
很多人没能区别汉代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首先执行人不同,察举制的执行人是帝国的各级官员,从宰相到地方官员,都有义务替帝国发现人才。而“荐举制”则是有专门的官员来负责,这位官员被称为“中正官”,担任此官职的基本都是当时的豪门贵族。其次选拔的内容不同,察举制是按特长进行分类,那些学识卓越的人叫“秀才”,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叫“孝廉”。而荐举制则更加细致的把人才分为九类,中正官有一个专门的表格,把人才分为九个品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主持这项工作就叫做“九品中正”,而这项制度就叫做“九品中正制”。这是曹操任命的人事部主管,一个叫陈群的人所创造的,曹丕把这项制度继承下来,与当时的豪门贵族达成了交换协议,最终篡夺了大汉的江山。
无论是察举制还是荐举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只考察、不考试,类似于今天的研究生面试和公招中的简易程序,好处当时是能够多渠道的选拔人才,坏处也很明显那就是容易被权力钻空子。我在以前文章中也说过观点,高考制度这种唯分数论的制度,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它一定是最公平的,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豪门贵族,只要没有到达那个分数线,都不能被录取。而面试和推荐,一旦缺乏有力的监督就很难说了。
汉代后期,察举制所举荐的那些人“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的事层出不穷,到了东汉末年更是直接卖官鬻爵。你看三国时代那些风云人物,曹操的父亲官居太尉,刘备自称皇叔,袁绍、袁术家里“四世三公”,四辈人都官居三公,哪个是平民百姓?“九品中正制”的副作用同样明显,各级官员都争相讨好中正官,弄虚作假袭取社会名誉,而把本职工作丢到一边,因为升迁之路由中正官说了算,而不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因此面对沽名钓誉、尸位素餐的官员,上司也无可奈何。这样的阶层固化和作假作秀不改革能行吗?
隋唐时期定格的科举制其目的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开放政权,为帝国的官员代理制度获得更多的新鲜血液,而不是让各级官员永远都被豪门贵族所垄断。同样,隋朝的历史很短,科举制主要成型于唐代。
唐代的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即常年按制度举行的科目,包括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和明算。秀才主要考方略策,不仅要评论时事政治,而且还要引经据典,相当于通晓古今、以古论今,其灵活度和难度都非常大。明经科主要考的是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时事政治,前者需要死记硬背,而后者则需要真才实学,但进士科显然比秀才科更好考,因为只需要论今而不需要引经据典的通古。这两科都是隋炀帝所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士族垄断经学的限制,向庶族开放大门。因此,学术界一般把隋炀帝设立进士科作为科举制度的开始。
制科则往往是皇帝临时下制诏来举行,专门为特殊人才而设定,科目非常繁多,总体来说分为文学之科、儒学之科、韬略之科、超拔之科和理人之科。由皇帝亲自考试,凡有一技之长又能获得皇帝赏识者均可被录取。
到了宋代,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皇权而创立了殿试。是在州府和礼部考核之后由皇帝亲自参与的复试并排出名次,因此这些考生以后都是天子门生,是皇帝的学生,有利于加强皇权对这些新鲜血液的控制力。
到后来,秀才科由于太难而被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科日渐衰落,只剩下进士科一枝独秀。因为进士科的时事政治比秀才科好考,又不是死记硬背那么没有技术含量,录取率低、挑战性高,因此进士科对考生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宋代时,凡是参加进士科考试的考生都被称为进士。皇帝的殿试后,亲自点出成绩名次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三个等级。到了明清两代又将殿试的合格者细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而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其实榜眼的原来是2个人,意思就是金榜的两只眼睛。探花一开始也是两个人,进士及第最开心的事情是杏园探花,在唐代杏花是科举的吉祥物,朝廷会派出进士及第中最英俊少年的两个人为探花郎,骑马巡街、探访名花,而长安城的那些花街柳巷也趁此时机为这些新贵们大开方便之门,美色和美景统统揽入怀中。正如此才有了那句千古名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到了明代,科举制度又有了新的改革。唐宋两代的考试都是由地方呈报给中央,因此主要的考试只有一次。而到了明代可能由于人数众多,因此将考试分为好几场,这才是我们今天最为熟悉的科举。
首先是童试,由州县组织,所有的考生无论多大岁数,一律称为“童生”,考试合格后一律称“秀才”。所以有朋友问我秀才在古代是不是很牛掰?如果是在唐宋时代,考过秀才科当然牛掰,比进士科还难。但如果在明清时代,秀才只是初等人才,连当官的机会都没有,并不是什么出类拔萃的人。
其次是乡试,虽说叫乡,其实是由省政府组织的考试,考试地点也是在省会,每三年的8月举行,又称“秋闱”。考试合格者均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是有政治待遇的。这样你才能理解为何《儒林外史》中的故事“范进中举”他为何成为举人之后高兴得疯了,一介平民有政治待遇太不容易了!
第三场叫会试,在京城举行,由国家礼部组织。时间是在乡试第二年的春天,又叫“春闱”。各省的举人都会到京城参加考试,合格者被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第四场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所有参加殿试的考生均成为进士,均为天子门生。第一甲即进士及第的这帮人都会被皇帝留在京城继续深造,相当于读研究生,成绩好的人会被安排进入翰林院做翰林。这是明清时代与唐宋两代的最大不同,唐宋两代无论殿试成绩如何,哪怕高中状元也需要从基层的小官做起、逐级升迁,而明清时代更加看重进士和翰林的身份,科举成绩直接开始分层,秀才和举人出身者终身无法进入高层为官,而进士和翰林基本没有到基层做小官的。
至此,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和隋唐的“科举制”共同成为中华帝国史的三大选拔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