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我们一起找回故乡的味道
1989 年发生了一件震惊村子的大事,三两家就装一个木箱喇叭,讲什么事没人注意,唱老戏大家都很欣喜。发生一件小事是从城里派来个叫王顺洪的语文老师,也是学校唯一会讲普通话的老师。使得膘孩终生难忘的是,他押对了升学考试作文的题目。应该和一件大事有关,学生应该认真学习本职,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文章,膘孩也不懂这到底是啥情况,发生了怎样的事件,想到升学最重要,只是一字一词一句的把王老师铁笔书写,油墨滚印的几篇样板作文背肚里了。
膘孩的小学一共只读了三年,原因是村里老师不够学生却不少,一、三年级一个班,二、四年级一个班,五年级一个班。他吃的多,天生就肥,看上去“老”,老师也分不清他该在那个班,一、三?二、四年级?稀里糊涂的就升到了五年级。由于脑子很灵光,两个年级的题都会做。经常找到一些老师们无法回答的问题,认死理和老师争吵,老师又喜欢又不喜欢,对他管也像没管。除了王顺洪老师,而膘孩也不喜欢老师,老师们回答他的问题总有很多漏洞,没有奶奶讲的合理。
膘孩和同学之间也有些距离,有些东西同学们根本理解不了,让他倍感孤独。人生应该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去发现,而这些人麻木于简单形式,小满足大快乐。膘孩理解不了这种执念。有次听戏老一老二老三之类的东西以后,他觉得一群人中应该有个“权威”,每个人都可以证明和挑战的东西,武斗文斗都可以,应对挑战才可以互相提高,可惜没有人在乎他,更不用说他本来又肥又壮又精。他把他的想法只能告诉奶奶,奶奶开导他虽然周瑜有鲁肃,秦琼有罗成,岳飞有牛皋,刘备有关张等等,但是别人就是别人,有没有朋友没有那么重要,完善扩展自己才是根本。日子长的很,谁也不知道谁以后会怎样,只有提高自己才是基础。膘孩看看同学们,寻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物也真难,不过再也没有那么孤独,迟早会遇到挑战自己的对手,做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当时老师们挣得很少,家长都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学生们的考试成绩从来没人过问过。膘孩在奶奶指导下,却知道学习是学生的根本,这点极其可贵的,能够很小就领悟奶奶的开导,有些东西真是天生的。所在的学校五年级好几个村加起来也有五十多人,那年夏天去乡里参加升学考试的也就几个人,多数同学还要在村里读初中,还有一部分小学没毕业也就不念了,膘孩虽然觉得这些人没有个性,但也不是没有情谊,内心深处暗暗发誓,要成就一番事业,带领发小们走出小村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至今还清晰的记得,去乡里参加升学考试的那天早上,是王顺洪老师一大早到家叫他起床的,奶奶给他包了两个芝麻大烧饼,还给了他两个果丹皮,告他跟上老师好好学习,特意嘱咐见了老师也给老师一个果丹皮,看看能不能给考官留个好印象。前一天下了一点小雨,早上的村里到外白雾朦朦,东方露出了些许鱼肚白,他跟着老师在汽路边扒上一辆两吨半拉煤车,坐在煤堆上,一声也不想吭,心里沉甸甸的,外面有怎样的世界还需要去考试。去乡里见到更多的考生,但同学很稀疏,势单力薄,心里还是有些发怵。考试第一门就是语文,毋鼎革先翻看后面的作文,作文题目还真就是《给某某战士的一封信》,膘孩拿起笔来想都没想就先把作文给写完了。
初中是考上了,县里最好的初中——东方红中学。
可奶奶和膘孩在村里相依为命,很多年也没进过城也不屑于进城,先是爷爷创业很早去了城里,接着膘孩父母都又去城里打拼,临到膘孩又要到城里读书了,大山像怎么丢了魂,人们是怎么了?村里有什么不好,你们这些人都背叛了土地背叛了山神背叛了先人。倔强的老人就是舍不得离开山沟沟,家里人全都回来和她商量,才知道老太太实在舍不得大山舍不得村里最舍不得二亩田,想来想去还是用膘孩的牌最靠谱,为了膘孩为了膘孩的发展为了血统的荣光,就是膘孩娶上媳妇也必须跟着。这下老太太眼睛亮了,她认定膘孩必成大器,要当一品奶奶……
这让刚调回二轻局当一把手的爷爷终于松了一只气,早年曾经发誓不离开村子一步的女强人,居然担心孙子吃不好睡不暖而产生妥协,罢罢罢,一切都不重要,只要老太太有想法,找个房子暂时住住也不是什么大事。当然开始还得挤在爷爷用来休息的一间宿舍,膘孩还可以晚上在单位办公室写作业。爷爷很严厉但是有层次有逻辑有深度等等,炼就了膘孩一脑袋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最幸运的是,当时改革一个月只要掏上几块钱,就可以每天在招待所大灶上吃饭。伙食那叫一个好,一日三餐,顿顿都是好东西,米汤炒菜花卷,大米烩菜拉面炉面,蛋汤油馍鸡蛋……看的膘孩一眼睛哈喇子。奶奶舍不得吃,大部分给膘孩倒上,膘孩本来就胖,这下不是锦上添花,不到一个月就“吃”到医院里了。这下把奶奶吓坏了,非要让爷爷马上租房子,好在又将就半年后,爷爷单位在老工业局大院分了两间房,上学的日子算是稳定下来了。
长按识别关注
扫描二维码
排版:顽石
图片:网络
文字凝固时间 乡土永连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