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村薅羊毛不要太爽!25块一节网球,嫌贵…

教育   2024-08-12 17:01   新西兰  
外国爹妈为什么热衷鸡娃体育?
是因为起步价太便宜了啊!

上个星期我攻略新西兰课外班,亲身体验了一把薅羊毛的快乐——
比如说,羽毛球一学期只要80块纽币!一个学期两个月,平摊到每节课还不到10块钱…
虽然上的是大班课,在姐姐校内运动馆上乌拉拉二十几个小孩,但师资那是真牛逼啊,一个社区福利兴趣班,启蒙教练都是来自新西兰羽毛球协会的专业选手…
但,就这10块钱在纽村都算贵的。
朋友把娃送进了一个叫leisure centre的地方,按我的理解类似国内的少年宫,它提供各类运动课程,篮球排球乒乓球,还有各年龄段的综合体能训练,从12个月开始…
篮球、排球一节课只要7块5毛钱,报得多了还有折扣,10节一个课时包,每节只要6块7毛多…
我掐指一算,人民币不到三十块,价格便宜到令人发指,还是一水的外教,各个精神奕奕。
这样的羊毛我也得薅一薅吧!于是带娃奔赴了纽村的少年宫。
leisure centre的活动大多项目按年龄分,比如篮球有四个组别:8岁、11岁、14岁,以及15岁+。
一问前台,人家说11岁以下的没位置了:你懂的,价格太便宜。
真想报名就waitinglist,但目前已经有10来个人在等,或者考虑去抢下一期。
万万没想到,在纽村还能有这么卷的地方?
我说按学期报课,那下一期9月才开课吧?她说是,现在只有11-14岁组还有少量位置,我可以试着把姐姐放进去,需要吗?
注:新西兰课外班大部分都是学期开始前报名,按学期报课。有些课程中途可以插班,但有些紧俏的社团就只能waiting list。
我看了一眼姐姐,问她要不要参加?她指着球场里人高马大的男孩问前台阿姨,那是几年级哒?
前台说那就都是11-14岁,听了姑娘拼命摇头,身高一米五的她有自知之明,站在那群男孩中间就像云杉中的一棵矮灌木…
前台建议我们可以看看柔术和跆拳道,机构在centre有租用场地。当然,费用没有中心的课程那么便宜。
我心想这得多贵?
不过,在国内就一直想让小孩学巴西柔术防身,苦于就近的资源难找而且巴西教练超贵,一小时至少2、300块…
大家知道纽村多少钱吗?35块一周三次,一节起报,超过3次课更便宜。纯纯的巴西教练如假包换。

场地里乌压压站了十几个娃,大部分都是华裔,等娃的中国爹妈们在场外小板凳上一坐,国内报班的感觉立刻起来了…
新西兰贵族项目我总结有三:马术、网球、高尔夫。一个小时至少25起,高级别的教练一对一更贵,我给姐弟俩报的网球俱乐部,从欧洲比赛归来的教练marcle一小时收费80块。
旺柴听得目瞪口呆,然后问我有没有折扣?
我说,哥。
你换算一下人民币看看,本地顶尖俱乐部,获奖的队旗挂满一墙,一对四的配比,一小时才收你100块钱,你还好意思问人家打不打折吗?
他沉吟片刻,说我也不是存心搞价,只是想知道这个项目极限能有多低?
在中国,就算不打职业网球,专业一点儿的网球训练也是非常贵的。
随便一个3.5的教练就收你200一小时,而3.5连专业网球的门槛都还没摸到。
那些真的能把小孩带出成绩的教练,大多收费都在500以上,甚至还有2000一小时的天价教练。
而网球需要时间堆起来。
我们问过不少从小学网球的体育特招生,家里为了他们学球,基本都花费超过七位数,这还是只在国内学球的钱。
@ 雷斯林
在国内网球运动是贵族中的贵族,2000万砸一个奥运选手,但在纽村你能实现网球自由。

同样自由的还有高尔夫。国内5000块的场地费起,每次都是大几百块的教练费。
看起来也不算太贵,但加上通勤就上不封顶了。北京的四季,春天飞絮,冬冷夏热,秋天爱刮风,一年能打球的时间加吧加吧不超过30天。
但就这30天能打的日子还得搞通勤,球场一般都是在京郊。每天一次往返穿梭北京半个城,路上3、4个小时稀松平常。
大半年的日子还搞不了户外,不是雾霾就是吃沙,之前认识的顺义妈妈为了让小孩爬藤搞女子高尔夫,想打进世界排名只能跑到海南苦练…
后来觉得还是一劳永逸,转到加州读美高,学校没什么排名就是有个超级大的高尔夫练习场。
很多搞运动的爹妈都知道,想出成绩没有捷径,就是泡训练时长。
不然,奥运选手各个天赋异禀,为什么最后郑钦文拿下了金牌?一方面是因为对奥运金牌强烈渴望,另一方面是她更刻苦好强,光训练就耗费2000多万,这要换算成纽村的课时费…
简直不可想象。
比较让我意外的是,纽村乒乓球居然也跻身贵族运动,纽村的leisure centre一小时要20块…
可能是华人家庭卷的比较多?
到了新西兰我确认了一个现实:就算佛系如纽村,只要是华人扎堆的地方,都可以卷出高度,卷到寸草不生——
比如学术。
奥克兰东区号称鸡血的公立高中麦克林思,大把大把的华裔学生;
小学群里,就有家长发这所高中名校的升学+备考报班信息,一堆人如痴如醉地鸡娃学术,课外班纯学术,目标牛津、剑桥、哈耶普斯麻;
比如运动。
从学校体育馆到网球俱乐部,柔术跆拳道,甚至到纽村少年宫,坐等娃上课的,最多还是中国爹妈…
她们跑到新西兰这么佛系的国度,已经不忘“鸡娃先自己”。
网球场遇到了一个妈妈,小孩今年15岁,正式练球之前,她为选球场和教练跑遍奥克兰东区,对每块场地的优劣如数家珍…
而且当妈的还先打出了一个中年组业余冠军。
中国爹妈的努力,后来都怎么样了?确实有人培养出世界冠军,网球、滑雪和滑冰,但大多数娃都只是普通…
运动比考试更讲天赋,想要拿到奥运金牌,全世界最顶尖的玩家,有天赋和努力都不足够,还需要命和运的加持。
所以新西兰本地娃,大多数只是普通随意地爱运动——
房东太太家的儿子,从小到大篮球、网球、帆船、骑马、高尔夫玩过一遍,三十多岁又开始学羽毛球,没什么成绩但很愉快。
这是真正纽村素鸡的常态,也是我觉得玩运动最好的心态。
不过,国内保持这种心态不容易。学个跳绳都要200块,爹妈不要求结果怎么可能?看小孩在球场上散漫地捡球,都恨不得要冲过去替他们捡,以便让教练多教两个动作…
想治愈这种心态,不如趁小孩有时间来新西兰薅羊毛,就算鸡不进奥运拿不到奖项,锻炼身体也好划算。
-END-

加小助手微信mikizhou777,入 #新西兰插班# 群



Miki粥
媒体人,写有《顺义妈妈不配有梦想》一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