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家长群里聊鸡娃,现在都在讨论降薪失业。

教育   2024-09-13 08:15   新西兰  

过去家长群里聊鸡娃,现在都在讨论降薪和失业。

昨天看有人说继美国外企大幅收缩后,德国外企也开始关闭各地分公司,人事关系收拢到一起,节约成本,甚至为了省租金建议员工在家办公…

还有生产型企业每周改成上四休三。理论上恨不得7*24小时开工的企业,为了降薪20%也不择手段。

话音未落,有人就跳出来,数自己降薪20%但工作量完全没有调整,取消年终奖、绩效比例调整还要打折发…

有人说,不下岗就行。

现在经济通缩,不少人失业坐吃山空,有收入的就是赢家。也许日子过得不像以前肆无忌惮,但口袋里有钱心里不慌,无非就是收紧消费,降本增效。

经济通缩带来时间通胀,不管有钱又没钱,我们都会陷入一种新的困境,那就是:时间不那么值钱了。

什么意思呢?

过去多做一个项目可以多赚一笔利润,现在内需疲软,做多赔多;

过去老板会用996的福报PUA社畜加班,现在千方百计阻击加班,甚至6点就锁公司大门。长短假期佛系营业,不是良心发现,而是付不起2、3倍的加班费…

生产资料转化不了利润,大把的时间就只能还给了个人。一周上四休三,没有外国工会各种罢工折腾,在市场调节下提前实现。

中年失业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危机,还有一种隐形的精神危机:过去被KPI和OKR驱使的生活突然断更,手里大把的时间和自由,却不知何去何从…

非常焦虑。

大家一起聚会聊工作聊生活,都是更多的在说,经济形势不好,项目少,订单少,看到的机会少;公司在裁员,这季度裁了多少,听说下季度还有,也不知道能活多久;

还有孩子的成绩,升学的压力,亲子关系等等。很难听到很轻松愉悦的话题,似乎所有人都在比惨。

但细想,虽有失业危机,但住着自己的房子,账户上有存款,全家和睦健康。或许消费不起高级餐厅但也有饭吃,或许小孩读不起私立还可以读免费公立…

可我们还是焦虑。这是为什么?

最近在新西兰认识了一个朋友,国内公立做了十几年老师,为了小孩放弃工作选择了陪读。和其他读妈妈出国容易抑郁不一样她说喜欢出国后的自由

我问她什么叫自由?

她说一天下午,处理完所有的事情还没到接娃的时间,一个人无所事事走到了沙滩边上,看到有个年轻人躺在沙滩上晒太阳,脸上盖着一本书,旁若无人。

这是一种自由,不必在意别人如何看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我说,你适合国外的生活但我不行。

某天我也走到了沙滩上,带着俩娃跑到海边看落日喂海鸥,旁边有人慢跑晒着一身腱子肉,有人坐在沙滩边的木栅栏上闲聊…

可我一点儿都没有自由的感觉,只觉得这一天送走了落日就要结束,自己却一事无成…

可以学英文,可以码字,但是我却被困在沙滩上,被海风吹得瑟瑟发抖,看着两个娃挖沙坑。

理性告诉我陪伴小孩是全部意义,但却无法停止焦虑。焦虑自己因为今天不够努力,这个月就会银行存款倒流,房子怎么供,小孩靠什么养…

但你很难从外国人身上感受到这些情绪,他们似乎从不担心未来如何,无论18还是80岁都过着脚踩西瓜皮的生活,两周一次现金流,今朝有酒今朝醉。

因为小孩18岁成年,爹妈不会支付学费,哪怕我有钱,也麻烦请你自己出去独立。

而国外很多华人父母,供小孩读到大学毕业,还要等着他找工作,找到工作小孩立刻闹独立,但还要从爹妈这里拿走买房的首付。

这是东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异。

所以,兜里没钱的外国人可以松弛地享受自由,但勤奋的我们却会因自由而无比失落。

除了海淀家长凭强大的意志力可以打败一切虚无:海外陪读可从零开始学语言,1年通读英文版世界史;带娃参加全球记忆竞赛,自己先拿下裁判证;

她们跑到湾区一样卷出奇迹,批量生出一批能文能武的名校奥运冠军。

此外其他人就容易抑郁,不管美国加拿大还是别的什么地方。

之前我一直都不理解为什么,后来发现国人和外国人最大的不同,是永远有一种紧绷感。紧绷感来自于从小到大被人推着走——

小时候被父母Push,要好好学习;读书被老师push,追求成绩和排名,100分的卷子考了98,你对得起老师的教育,对得起父母的殷殷期望

工作了被老板push,一周的业绩完成了多少,项目进展到了什么程度,有没有为公司赚到钱。没赚到钱,对得起你的薪水吗?

以至于成年很容易焦虑,一天没学点什么,没有取得结果就是虚度了光阴,就对不起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栽培、老板付的薪水…

当然,也不是说有目标是坏事,我们今天的财富获益于过去20年的奋斗。但有目标会有天花板,沿着轨道前进一条路,很容易被卡死。

因为我们、及我们的下一代,面临的未来将是一片野,没有标准化工作,也没有标准化的企业,甚至没有了目标——

在有的人眼里,脚下都是路;在有的人眼里,无路可走。

国外的教育,比较容易培养前一种心态。

在新西兰很多学生上完高中就不上了,有的人去学一门手艺,有的人去继承家业,有的人就去做普通蓝领比如电工。过了许多年以后,他们或许会为兴趣、工作重回课堂,所以在国外上大学,经常会遇到五六十岁的人和你做同学。

而国内的教育,则很难脱离焦虑的心态。

每个人都被卷着、按部就班地活着,读书、升学,大学、工作、结婚、生子;每个阶段的目标推着人往前走,一旦失去目标,哪怕口袋里不差钱也会觉得举步维艰…

小时候可以试错,可以再来一遍,但越大越难,越不敢挑战和改变,因为上有老下有小,试错成本太高。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国内物质丰富,但我们依然要送小孩出国吃苦,不是慕强贪图享乐,而是为了迎接未来的虚无和放空,提前脱轨做准备…

-END-

加小助手微信mikizhou777,入 #新西兰插班# 群聊一聊



Miki粥
媒体人,写有《顺义妈妈不配有梦想》一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