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0月28日,邓小平冒雨参观了松下大阪茨木工厂。
当他询问陪同的松下幸之助:“松下老先生,你能否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帮点忙?”。
松下幸之助毫不迟疑:“无论什么,我们都将全力相助。”
¶1
第二年,松下幸之助应邀访问中国,并向上海灯泡厂提供了一套黑白显像管成套设备,邓小平专门见了他,并对怎么帮忙提了具体想法:
希望松下能从自己擅长的电子工业出发,帮中国做一些努力。
松下幸之助痛快地答应了,还提出一个联合日本电子工业来支持中国的宏伟计划
回到日本后,已经80多岁的松下幸之助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活动。他约见其他大企业负责人,安排媒体报道,积极动员相关企业一起到中国投资。
但一番忙碌下来,没有一家企业愿意投资中国,甚至都不愿和他一起到中国看看。一些朋友因此劝松下:没人会有兴趣的,算了吧。
松下幸之助说,答应了的事情,不能做到,也要当面说清楚。于是,1980年他再次到中国专门拜会了邓小平,说清楚情况之余,也坚定承诺:即使其他人不来,松下也要自己来。
此后不久,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投产了,日本企业前往中国投资,也由此掀开新的序章。
2018年,中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为10位国际友人颁发了中国改革友谊奖章,其中一位就是,已北京松下投产的第三年去世的:
松下幸之助。
¶2
据公开信息,目前,日本已累积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近5.6万家家,实际在华投资超1300亿美元,是世界投资中国的第二大国。
2023年,中国大陆对日本出口商品贸易额约1.1万亿人民币,从日本进口商品贸易额1.13万亿人民币。
日本是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对象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与最大进口来源国。
数据之下,是两国产业经济的相互依赖。
中国制造业离不开日本的一些关键零部件与材料,日本也离不开中国的一些资源、制造力优势,尤其是市场。
比如,日本在芯片领域的一些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几乎可以卡主整个世界芯片产业的脖子;再比如,中国制造业对日本数控机床、以及一些精密关键设备也是高度依赖,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些机床和精密设备,一些中国工厂就要停摆或者生产大降级。
日本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就像中国芯片对日本一些关键材料一样。包括日本汽车,对中国零部件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高,如今也有约37%来自中国,而日本几乎所有行业都把中国视为重要市场。
这种相互依赖与成就,让中日经贸发展迅速,但最近几年,两国经贸合作,尤其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发展开始面临较大考验。其中除了中国成本上升的影响,很有一个关键就是:
挖墙拆台的越来越多。
¶3
对日本企业,尤其日本制造业在中国的投资发展,挖墙拆台最猛的当属美国,以及一些日本政客了。
近年来,铁了心且不择手段打压中国的美国,不断推动所谓的供应链去中国化,并在多个区域布局,试国中国之外再造制造业中心。
说白了,就是让制造业领域的一些关键企业搬离中国,然后落户到诸如东南亚各国、印度、墨西哥等地区,与中国制造竞争。
让日本制造业从中国迁移,就是美国人打主意最多的计划之一。
因为,日本制造业,无论是核心技术、工业管理能力,都依然在全球供应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从中国制造的墙角,还是在中国制造之外再建供应链,日本企业都是不可或缺。
美国的一些政策,事实上已经给一些日本企业在华发展造成很大的麻烦,并且动摇着一些日本企业的信心。
比如,2019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就让至少20%日本在华生产企业受到影响,因为这些企业产品大多都是出口美国的。关税一加,这些企业就可能失去竞争优势,甚至直接搬到美国人圈出的地方去。
再比如,美国的芯片禁令,也对一些日本在华企业供应链造成现实冲击。这些企业需要美国的芯片才能生产,但美国一禁,他们就无法在中国得到芯片了,因而也只能要么调整转型,要么外迁。
在美国的影响下,日本政府近年来对本国企业投资中国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个典型举措就是,推动所谓的“中国+1”投资战略,鼓励相关企业从中国迁出一些产能到诸如东南亚国家,或者回流本国。
比如,2020年4月安倍政府出台的经济刺激方案中,就包括数十亿美元的补贴:协助日企将在华生产基地迁回国内或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这几年,在华日本企业外迁的例子,也的确多了起来。
公开的标志性案例就包括,佳能关闭珠海工厂、东芝彻底关闭中国工厂、欧姆龙解散东莞工厂、理光将复合机生产从中国迁往泰国、索尼将部分相机生产线转移到泰国、旭化成将汽车零部件迁回日本等等。
包括松下,也正在进行类似计划。比如,将中国的家用空调压缩机产能转移到日本国内,并且关闭了已在沈阳运营快30年的一家电池厂。
¶4
不只是日本企业,事实上,所有外资在华制造业,现在也都面临着相似的情形。至于越南、印度、墨西哥等正在强化本国制造业发展的国家,自然也是对美国和日本政府这些举措乐见其成,巴不得更多企业从中国淡出,进而给他们更多机会。
我国政府显然也是看到这些挑战,因而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优化外资投资环境,增进外资企业的中国信心。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进一步加大对外商制造业的引入与优化。
在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就明确规定,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并尤其鼓励高端制造业到中国投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努力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优化外商发展环境的另一边,一些社会言论和行为却在背道而驰,让影响外资企业信心的事件和因素不断增加。
其中一个典型就是,越来越多人喜欢以爱国名义制造一些针对外籍人士,在华外企的不友好事件和舆论,而且越来越经由互联网的传播,放大成全国甚至全球舆论事件。
无论这些事件本身如何,最终都会被一些外媒煽风点火,演变成对中国投资发展环境的攻击和抹黑,久而久之,自然会影响中国的对外开放形象,也影响到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的地位,是有赖于外资企业共同成就的。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2.61万亿元,占整个出口30.2%,换句话说,我们制造业大国之下的1/3是外资制造。
所以结论是,理性爱国,别帮倒忙,别挖国家的对外开放和投资发展环境的墙脚。很多以爱国名义排外的人,现在都最恨美国政府,现在最想看到中国人排外情绪高涨的,恐怕也就是美国政府了。
美国对我们搞“脱钩断链”这么多年,都没啥效果,如果能有一些中国人跳出来主动排外,主动脱、主动断,那它真是做梦都要笑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