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一当上了领导,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呢?

文摘   2025-01-30 09:04   山东  

昨天,有一位网友问道:为何人一当上了领导就变了呢?


事情是这样的,原来这位网友有一位科室主任,以前过年给他发拜年微信,主任都会及时回复,请他出来喝个酒、吃个饭什么的,主任也会爽快答应。


可去年,网友这位主任被调整到县里当了县纪委书记。朋友过年给他再发拜年微信,这位主任就不回信息了。再请他吃饭,也爱搭不理了,没了以往的热情。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不只这位网友,很多人都会发现,原本还客客气气,见谁都毕恭毕敬,主动打招呼,没有任何官架子的一个人,可一旦提拔了,走上领导岗位,立马就换了一副面孔:见面不主动打招呼了,约请吃饭不出来了,发微信不怎么回了,找帮忙办事不怎么助人为乐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这里给大家提供“四方面”原因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


01.圈层不同了,没必要了


在未担任领导职务时,人们处于相对宽泛的社交圈子,为了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拓展人脉资源,往往会主动与他人交往,对谁都笑脸相迎。


可一旦成为领导,他们所处的社交圈层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职位赋予了他们新的身份和职责,他们需要融入更高层次的社交圈,以满足工作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曾经的圈子渐渐变得不再重要,以往刻意维系的人情往来也就随之淡化。


就像那位县纪委书记,身处新的岗位,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工作局面和社交环境,昔日与普通科员的往来,对他而言已不再是必要的社交活动。


02.你们关系一般般


以前,你们关系一般般,属于不好也不坏的那种,不是“死党”型好友。人家发达了,你想攀附,为时已晚,自然人家不搭理你。


在领导的眼中,这种突如其来的热情,难免会被视为功利性的举动。


在人际关系中,“死党”般的挚友,无论身份如何变化,情谊可能依旧深厚;但普通关系的人,在对方身份地位改变后,很难再保持以往的热度。


03.你没有交换价值


价值的交换,是人际交往中不可忽视的现实因素。


在体制内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多时候是基于彼此的价值交换。


当一个人成为领导后,他们对社交对象的价值需求也会发生改变。曾经那些能在小事上提供帮助、有一定利用价值的人,在新的职位面前,可能变得微不足道。


比如,曾经在科室里,普通科员可能在投票、文字工作等方面对主任有一定作用;但成为县纪委书记后,这些帮助对于领导来说已无足轻重。


若无法在其职业发展、工作推进等关键方面提供价值,领导自然不会再花费时间和精力来维持这段关系。


04.领导岗位的特殊要求


这也是导致其行为变化的原因之一。像县纪委书记这样的重要职位,工作繁忙程度超乎想象,他们可能确实没有时间去回应每一条信息、接受每一次邀约。


而且,作为领导干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言行举止都需要格外谨慎。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误解或不良影响。


所以,他们不得不收敛以往的随意,保持更为庄重、严肃的形象。

 

然而,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所有领导升职后都会“变脸”。真正有涵养、重情义的领导,即便身份地位改变,依然会珍视昔日的情谊,不会因圈层、价值等因素而忘却初心。我们在看待这一现象时,既要理解领导职位带来的变化,也应反思人际关系的本质,不要将所有的变化都简单归结为领导的“变质”。

领导专用讲话稿
领导讲话稿不会写,关注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