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法雨】静波法师: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一百八十二)

文化   2025-02-03 08:40   黑龙江  

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 182

因为我们的心与身口意三者之间,绵绵密密、绝不逃跑、念头不断,所以称为次第。就是能够绵绵密密地保任那种相应和默契,这就是定。


“第一到第四初禅次第定至四禅次第定为四定,此四为色界四禅天之根本定。”


因为四禅是色界四禅天的定力境界,所以有四禅八定。


“第五,空无边处定;第六,识无边处定;第七,无所有处定;第八,非想非非想处定。”


这都是次第定,都是绵绵不绝的定力。


“此四为无色界的根本定。”


色界有四定,无色界有四定,共计八定,即四禅八定。至于第九呢?佛教还说有九定。


“第九,灭受想次第定。”


这应该是最高级的定了。对于佛陀而言,应该说这九种定已经究竟圆满。他是从这里开始的究竟圆满,众生则往往是刚刚开始,尚属浮浅和有漏。只要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就会难免不同。


我们所说的智慧法身,是因为定力加上智慧了。就像我们所说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度,如果不加上波罗蜜,那么就不是度,只能单纯称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如《大智度论》所说:“五度如盲,六度如导。”虽然九次定之中,作为一般的禅天之人,无论坐禅的人、外道,都是可以践行的,但是并不究竟,毕竟没有智慧引导。作为佛教徒,即使是九次第定了,也要加上智慧导引。因为解脱、成佛需要福慧双修的资粮,所以五度如盲、六度如导。可见,智慧法身是不一样的。虽然佛陀可以坐禅,但是坐禅应该是践行究竟解脱的“外不住相,内不住心”。

文章中所有图片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分享文章也是一种功德。



哈尔滨极乐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黑[2022]0000001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