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法雨】静波法师: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一百七十七)

文化   2025-01-29 07:58   黑龙江  

“舍虚空而缘内识为心识无边。”
识应该是修行的下手处,学佛需要面对分别的这个心,我们不应该心外求法,而是需要内观。刚才那个是外观,现在我们需要内省。我们心里开始反省,省察自己的这个心,是什么呢?也是空性的,从来没有实在性的。
“心与识无边相应。”
当我们内观的时候,我们的分别心,也就是了别、积聚的意义是什么呢?应该是一个缘起的过程。缘起的过程就是空性,只有悟入空性,才是与佛法相应。心是空性,识是空性,空空相应,净业现前,那应该就是一种定力。识无边处解脱,也就是从识、分别下手的内观,就是我们内观自己的心而不执着。因为识是由缘组成的,所以我们这个心同这个缘相应了。原来缘起的就是没有自性的,没有自性的我们的心就不分别了。我们不分别了会怎么样呢?我们就悟入了空性,就进入了定力。就像我们所说的这个八解脱,其实告诉大家,我们坐禅能够用得上,一定会用得上。因为我们坐禅的过程中,完全会出现这些个问题,所以内、外等一切的境界完全会现前。当我们消化不良的时候,就会随境所转,跑得越来越远。
“6)无所有处解脱,行人更厌其心识,观心识无所有想,心与无所有相应。”
其实这应该是佛陀的境界了。如果我们向佛陀看齐的话,这是佛陀的智慧法身,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呢?厌其心识。为什么要厌其心识呢?我们的分别心和我们的了别意识,完全是因为缘而现前的。因为因缘而现前,所以有各种各样的条件具足而现前,怎么样呢?没有自性,没有主宰,于是乎我们的心面对而不再执着了。

文章中所有图片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分享文章也是一种功德。

哈尔滨极乐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黑[2022]0000001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