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因地被歌利王活活肢解。
佛陀因地的时候,曾经是忍辱仙人,同歌利王的妃子们在讲说佛法之时,歌利王看见后,嗔恨心由此生起,活活地把忍辱仙人用刀一块一块地肢解了。
忍辱仙人不起嗔恨,所以称为“忍辱仙人”。
佛陀当年示现的忍辱仙人,没有因为被割截身体生起嗔恨心,大家可以看《金刚经》中有说。佛陀因地的时候,还有割肉喂鹰、施身喂虎,原因是什么?因为他没有我执,所以能够做到把自己施舍出来。佛陀因地只有没有我执,才能够被歌利王活活肢解——用刀去割的时候,而没有任何嗔恨。现在夸夸其谈的佛教徒可能做到吗?所谓的学佛,我执、法执不但没有改变,甚至于比一般人还要强烈……学佛修行的标准:只有当我们的我执和法执都淡化了,或者完全改变了,乃至升华了,才会无怨无悔地愿意把这个身体作为结缘,作为修道的资本奉献出来,那才是有真正说服力的修行。
在《涅槃经》第三十卷和《大智度论》第十四卷,还有《金刚经》之中,确实有这样的记载。
大家可以翻开《金刚经》、《涅槃经》、《大智度论》,查询这样的内容。可见,佛教徒应当向谁学习呢?《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八告诉我们:“常随佛学”。如果是这样的标准,那么所谓的信仰定位,应当明确而清晰。如此,现实中有的佛教徒,为什么还会盲修瞎炼呢?为什么还会喧宾夺主呢?为什么还要学习附佛外道呢?为什么把传统文化当成皈依佛门的信仰内容?请不要把方便当成随便和任性。请问:你的根本又在哪里呢?
有人问我学佛功课如何订立?应该因人而异,从来法无定法:要么你去读《金刚经》,要么你去读《心经》,要么你去读《普贤行愿品》……只要用心,都能从中受益。如果佛教徒都能如《普贤行愿品》中的那种发大菩提心,那么我们就会从中感悟: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是实在的事情吗?生死涅槃尚且如空花水月,怎么可能再去计较呢?
文章中所有图片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分享文章也是一种功德。